放水不進房地產

7月31日,月末故事多。

今天白天看了下回購利率,出奇的低。月底和季末銀行都有考核,通常資金都非常緊張,去槓桿的一年多,每逢月末,回購利率都很高,但這個月不一樣了。

我又去看了看shibor的走勢,短中長期的利率都第三輪跳水了,說明放水是真的,外面真的不差錢。

放水不進房地產

這當然不算新聞了,今天的新聞主要是兩個。

第一則新聞是ZYZZJ會議部署了下半年的經濟工作,這個是最高規格的經濟會議,其中第五條:

第五,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言簡意賅,簡潔明瞭。

第二個新聞是深圳再次加碼了樓市調控新政:

1. 暫停企事業單位、 社會組織等法人單位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即暫停公司買房2. 新購買商務公寓, 自取得不動產權登記證書之日起5年內禁止轉讓3. 居民家庭新購買商品住房,自取得不動產權利證書之日起3 年內禁止轉讓4. 對購房人離婚2年
內申請住房商業貸款或公積金貸款的,各商業銀行、市公積金中心按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於 70%執行。

簡而言之,深圳的新政,基本堵上了所有的漏洞,破限購變得極為困難。極度壓縮需求的同時,鎖定樓市的流動性。

雖然已經有其他的幾個二線城市加強了調控,比如重慶兩年限售,瀋陽5年限售,但綜合來看,都沒有深圳的新政嚴格。而且深圳的政策歷來都有風向標的意義。自從1980年深圳誕生了中國第一個商品房小區,深圳在樓市的各種改革和政策上也一直是先鋒。

深圳的新政很可能會帶動北京上海等等一二線城市的政策跟進。

當然,深圳有底氣祭出最嚴格樓市新政,是有其經濟基礎的。深圳上半年GDP增速為8%,超過了上海和北京。很多二線城市的GDP嚴重依賴於房地產,預計雖然會跟進加碼調控政策,但不會這麼嚴格。

這兩則新聞說明了什麼?

曹山石在文章中引用敦和投資徐小慶的話說:

“我們是不是回到一個通過刺激房地產和基建的這樣一個老的模式來帶動經濟回升的這麼一個套路。上一次這樣做的是日本,日本在80年代面對貿易戰的時候就採取了這樣的做法,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我們已經有了前車之鑑,我們要再這麼做的可能性,我認為是微乎其微的。”

閱讀今天的兩大新聞,我們認為已經很明確了,本輪放水不進房地產

只要不松地產就不算嚴格意義的放水。央行在糾偏而非轉向。

對於北京下半年的樓市,我們的觀點不變,盤整為主甚至局部有小幅小跌。當然這個是短期的判斷,明年的情況,明年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