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海怪物最后为何下马了?考虑到其多方面的不实用,最终下马

里海怪物最后为何下马了?考虑到其多方面的不实用,最终下马

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类就发现了地面效应,当飞行器贴近水面或地面时,升力会上升,同时飞行器的载重能力也能有效提高,而苏联人在上世纪也正是由于这个目的而打造出了里海怪物,这种代号KM-1的地效飞行器,首次亮相是被西方国家在间谍卫星上观测到的,他们看到一架飞机在里海海面上高速掠过,在震惊之余,给这种飞机起名叫里海怪物。这种飞机既然能给人们带来如此大的震撼,为何在最后苏联不继续发展下去而选择将这一计划下马呢?

里海怪物最后为何下马了?考虑到其多方面的不实用,最终下马

考虑到其多方面不实用的因素,最终下马。KM-1(下文都用这一代号称呼里海怪物)在后期改进型上,加装了3座双联装超音速反舰导弹,使其不但能运输战斗人员以及坦克进行登陆作战,还拥有了攻击北约舰船的能力,一般的驱逐舰航母吃一发基本就完蛋,这种安装了反舰导弹的KM-1被称为花尾鸽,而花尾鸽也是唯一一款装备了反舰导弹的地效飞行器,尽管KM-1拥有如此强大的战力,最终还是下马了,究其原因,还是不实用。这东西虽然看起来很吓人,其实很鸡肋。

里海怪物最后为何下马了?考虑到其多方面的不实用,最终下马

虽然这款飞行器速度相比舰船有一定优势,但是成本比船高太多了,并且由于无法造的太大,无法跟军舰一样形成自己的火力防护网,所以作为作战单位来使用也不行,只能以提供进攻火力为目的成为一个火力单元,但是问题又来了,这东西速度也没有飞机快,毕竟是利用地面效应飘起来的,不是飞起来的,突防能力也比不过飞机。而拿这东西来当做运输机或者登陆战的时候用,问题又来了,吨位的限制导致它运力不如船,不如直升机速度快。高不成,低不就,最终导致这个里海中的怪物下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