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后,我发现我成为了个“怪物”

过年后,我发现我成为了个“怪物”


刷Facebook的时候,看到朋友发布一条动态:

如果你在一个小地方。

三十岁不结婚,你就是怪物。

结了婚不生孩子,你就是怪物。

女喜欢女,男喜欢男,你就是怪物。

好好的事业单位不干,你就是怪物。

你大学毕业后不考研,你也是怪物。

你夏天穿个超短裙,你个不要脸怪物。

你花两个月工资纹个花臂,真他妈怪物。

你有钱竟然不买房,你是个傻逼怪物。

说实话,小地方怪物真不多,为什么?

因为小地方不允许怪物存在啊,

你若是个怪物,你就完蛋了,

人人都要挽救你,教育你,随时随地,

为了你好,他们要你变成跟他们一样的人。

一个人教育你还好,说不定你还能对坑一下,过过招儿,

但10个人100个人都要教育你时,孤立无援的你,会彻底崩掉,

每次被教育后你可能都要经历一个漫长得像一生一世的难眠之夜。

嘿,如果你是怪物,去大城市吧。

去看世界吧。

那里的人都很忙,没时间拯救你,

你唯一需要对抗的就是你自己。

别让任何人,糟蹋了你的人生,

你的人生,要毁也要毁在自己手里。

尽管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加的好友,我还是下面评论了一句:“这就是时代的代沟呀。看开点,别极端。”

成长到二十多岁这个年纪,我也曾遇到上面朋友所遇到过的问题。刚毕业那会,工作没有稳定,工资不高,人生还没有来得及长远的规划,我妈就急忙忙得对我说,儿呀,我们要盖房呀。当时,我手上没几个钱,心里对自己的未来模糊不清,一下子和我说盖房这事情,当然是一时接受不了,反而是极力反对。那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靠自己的双手去获取想要的东西,而不是靠着父母,花父母的钱。于是,我就成了母亲当时眼中的“怪物”。再到如今,谈了女朋友,敲定了下来,说到孩子的问题,我说不想生养不起。这时的我,也是母亲眼中的“怪物”。记得当时她是这样说我的,“我看你就是个神经病”。

过年后,我发现我成为了个“怪物”


我觉得我们必须承认这么一个事实:我们这一代人与上一辈的人存在或多或少的代沟。这样的代沟冲突在我们漂泊他乡与父母分隔两地生活中,隐藏在生活的影子里,待到过年时日渐相聚间,一刹那变成暴露阳光下的灰尘,虽小却异常刺眼。

在那个小地方生活的人,他们总习惯如此,觉得年龄到了某一个阶段,就得干什么,达到某种效果。如果你不去这样做,他们便要教育你,劝导你。假如你依旧如此,那么你便是异类。

在我那里的村子里,很多女孩子如果20岁还没有嫁出去,那里的人就认为这个女孩子没有人要,老了。如果一对新人结完了婚,一年内两年内不生个小孩出来,那里的人就认为这对新人肯定一方有问题,生不了孩子,再过不久,什么流言蜚语都冒出来。

而在他乡漂泊孤独奋斗的我们,早习惯时不时遇到30岁依然没有结婚的女强人,赞同在经济基础不稳定时暂不要孩子的时代观点,过着即使一个人也能很好的生活。

我们自个认为现在的生活方式是符合自身发展的,但上一辈人却不是这样认为。上一辈的人很焦虑,他们认为处于这个年纪的你再不去找个人来结婚,不早点生孩子,不早点买个房,生活就无法安稳下来,人生也就无法保证。

在最近一期《我家那闺女》里,焦俊艳邀请到了《家有儿女》饰演杨紫爸爸的高亚麟老师做客。焦俊艳向高老师诉说自己的想法,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要结婚?高老师直言告诉她,“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什么意思啊?焦俊艳和我们的反应是一样的,一开始完全没听懂。

但是,他一解释,瞬间泪目:

父母在,比如说你今年30,你不会做(结婚),哪怕你60,也不会想,因为有一堵墙挡在那,你看不到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神,你开始能清晰看到你人生的尽头。为什么老人会喜欢催你,唠唠叨叨的,因为他们看到了死神,所以他们想完成那些没完成的。

这便是为什么上一辈的人那么焦虑的原因。

可是,我们90后这一代人也有焦虑。网上都说90后是最苦逼的一代人,要房没有房,要车没车,要钱没有钱,不如有房的80后,不如有钱的00后。在这个竞争压力巨大的时代,我们都希望自己在追求生活质量的道路上能有多远走多远。长大后,我们才更加真切地理解“阶层”是怎么样的一个概念。这种压力迫使我们对其他事情无暇分身。

我们双方总是希望对方能理解各自的想法。但很多时候越交流,越发现这焦虑慢慢演变成了对抗,我们渐渐成了上一辈人眼中的怪物,上一辈人口中的相亲结婚生孩子成了我们心里的一道悬崖,感觉一踏上便万劫不复。

但是呀,我们必须承认和接受这样的事实。不理解是存在,对抗也是存在的,但是不能往极端的方向去想。人的心智成熟是越来越宽容,正因为如此,在面对上一辈的人,在沟通不顺时,我们才更要坦然接受这样的结果,去寻找合理的方式让双方都接受。或者求同存异,又或者求全责备。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强求着你一要按什么方式来活着。你要记住,做决定的那个人是你自己。

过年后,我发现我成为了个“怪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