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逐梦,志愿上合

近日,第十三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圆满落幕,会议通过《第十三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联合声明》,为青岛上合峰会召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受到了中外有关方面的高度肯定和普遍称赞,在国际上树立了中国司法的良好形象。

青春逐梦,志愿上合

在大会上,有这样一群的志愿者,她们既精通法律、熟悉审判,又精通外语,善于交流。她们用专业、敬业传播中国司法文化,传递中国司法声音,让我们一睹会上通州法院青年志愿者的风采,倾听她们的收获与心声。

漷县人民法庭 曹森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穿上制服成为一名基层人民法院的司法工作者,从象牙塔走出来就步入法院,在法官助理的岗位上一晃而过五个春秋。当每次头顶着国徽,坐在庄严而又肃穆的法庭,听到法官敲响手中的法槌,那充满正义的清脆之音总会填满内心深处,久久不能平息,而此刻的我总会告诫自己“勿忘初心”。

非常荣幸能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参与到此次会议中,让我有此机会代表北京法院司法工作者服务外宾。通过此次志愿服务,我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司法的文明和进步。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中国法院的“朋友圈”越来越大,随着对外司法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一代又一代法律人的梦想在此刻扬帆起航。对于我自身来说不仅仅收获了宝贵的外事活动的经验,还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收获了友情,最重要的,我坚定了自己的初心。“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初心里不仅有诗和远方,更有奋斗和使命。“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扎根于基层,奋向阳开,抱朴如初,自强不息,以实际行动为法院添砖加瓦,砥砺前行。

马驹桥法庭 何娇

和合共生,彰显司法自信

我有幸作为英语联络员加入第十三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接待工作中,这成为我职业生涯终身难忘的经历。会议期间,我主要负责与蒙古、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共和国四国的联络员对接,解答或上报联络员遇到的问题、发送活动通知、陪同参观等。会议前期的准备工作千丝万缕,一版又一版的工作方案便是最好的见证。接机工作最是考验联络员体力的时候,我负责的四个国家中就有三个国家的代表团飞机均是夜间抵达,需要熬夜在酒店等候凌晨两三点抵达的外宾。虽然辛苦,但却收获满满。通过听取各国最高法院院长以及法官们的专题发言,让我了解到了各国法律制度的差异,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活动期间,让我感触最深就是中国司法自信满满。

外宾在参观最高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时对我国智慧法院建设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和钦佩,此时,作为一名北京法院的普通干警,我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2018年5月25日7点,四辆金龙大巴从北京饭店准时出发,我们在一旁挥手告别,第十三届上合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完美落幕。感谢最高院、市高院的精心组织、安排,感谢各位领导对每一位联络员的关心和爱护,感谢每一位同事的辛勤付出,使得会议的每一个环节都完美衔接。我会铭记此次活动带给我的感动和收获,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审判工作中,为中国司法添光添彩。

民一庭 柳爱花

精益求精,只为完美呈现

2018年5月25日,第十三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作为会议联络员,从三月份参加培训至会议圆满落幕,我受益匪浅。其中,感触最深的就是“精益求精”,这四个字贯穿于会议各个阶段。在会议筹备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各个国家参会人员的职级、人数、性别、喜好、风俗与禁忌、饮食习惯、外交注意事项、到达时间、离境时间、参观项目、陪同人员等细节进行事无巨细的落实,制作各个环节的分方案,并进行数十次修改,只为会议完美呈现。

让我印象深刻是,会议期间正值阿富汗的斋月,他们在此期间要在晚上7点10分以后进晚餐,所以,酒店以及酒店驻点人员将晚餐安排在7点10分以后,以避免产生尴尬场面。此外,让我最为感动的就是北京法院同事们的拼搏和干劲。为做好会务筹备工作,我们常常加班至深夜一两点,相互鼓励、相互学习,没有抱怨。我为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员感到无比的荣幸与自豪,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发挥刻苦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将每一件事做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