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儀休的爲官之道:拔菜園子,燒織布機,趕老婆走,竟是爲了……

大家好,我就是上不知天文,下不曉地理的么么龍。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依舊是那位清廉守度的公儀休。

這一次,我們來講一講他的另一種為官的思想——官不與民爭利。

公儀休的為官之道:拔菜園子,燒織布機,趕老婆走,竟是為了……

"拔去園中菜,燒燬織布機"——話說,公儀休自從擔任魯國宰相一職後,日日勤勤懇懇,幫助魯國國君處理國家大事。不過,有一次他吃到了自己菜園裡面所種的冬葵菜,覺得口感很好,於是就下令將菜園中的所有冬葵草都給拔掉!(這個似乎有些浪費)公儀休的妻子很是賢惠,身體力行,辛辛苦苦織了幾匹布。熟料,那些布被公儀休看到之後,不禁是勃然大怒,竟然是直接將她趕回了孃家,而且還把織布機給燒了!

故事到這,我們會覺得公儀休是一個不知憐香惜玉、喜怒無常等性格的人。不過做完這些事之後,他還說了一句話。

他說,"難道要讓農民和織婦無處賣掉他們生產的貨物嗎?"

公儀休的為官之道:拔菜園子,燒織布機,趕老婆走,竟是為了……

拋開他的這些不恰當的做法(畢竟浪費了菜和布,還傷害了自己妻子的心),單從這句話來分析,我們不難理解他這麼做,純粹是為了那些農民和婦女的生活,寧肯自己多花些錢,也要讓那些底層百姓有錢可賺。

簡單的做法,簡單的話語,卻是包含著一個有名的官道思想——官不與民爭利!

在公儀休看來,作為官員,拿著朝廷的俸祿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官員拿著俸祿屬於大利。俸祿來自於底層百姓的稅收,而稅收來自於底層百姓的勞動成果,也就是糧食、蔬菜、布匹等。而底層百姓的勞動成果屬於小利。官員已經是獲得了大利,就不能再去貪圖小利。

公儀休的為官之道:拔菜園子,燒織布機,趕老婆走,竟是為了……

這話或許有些繞口,簡單而且深化一下,即為官員不得經營產業。

這一思想在古代廣為盛行,尤其是在漢朝的董仲舒那裡得到了昇華。漢武帝曾問策董仲舒,官員經營產業的危害。董仲舒回答的中心思想,正是源於公儀休的"官不與民爭利,而利益均分,方使太平"的思想。

不過,儘管古代有些朝代明令禁止官員不得從事產業活動,但是不可否認商業的巨大利潤足以讓他們鋌而走險。

唉,世間一切禍亂的根源,都離不開一個"貪"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