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启示:企业在海外大豆产业投资路在何方?

01

背景事件

4月份以来,由于美国的反复无常,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相关市场在经过大幅震荡后逐步趋于理性。6月15日,美国再次宣布对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贸易战战火再起。端午节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国宣布将对包括玉米、大豆、高粱、大麦等在内的美国多种农产品开征25%关税。

6月26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实施〈亚洲-太平洋贸易协定〉第二修正案协定税率的通知》,决定对原产于孟加拉国、印度、老挝、韩国、斯里兰卡的进口货物适用协定税率,即7月份开始,我国将对原产于以上述国家为代表的亚太贸易协定国家进口大豆关税税率从3%调降至零。同时,绝大多数协定税率在调整后,较最惠国税率也有不同程度下调。

02

降低自亚太贸易协定国家大豆进口关税政治意义更大

以上孟加拉国、印度、老挝、韩国、斯里兰卡都不是大豆的主要生产国及出口国,一些国家甚至还要依靠进口大豆来满足其国内需求。降低关税对中国大豆来源并无实质影响,主要是从政治层面上体现中国的责任感,以及我们在国际贸易关系中的积极正向的态度,进一步巩固我国稳定和平的政治经济环境。

因此,要应对中美贸易战中大豆的供应缺口,我们需要多方面、多渠道来补充蛋白粕的供应。

03

中美贸易摩擦启示:企业在大豆产业的可能投资机会

为了促进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多元化,我国需要加大与巴西和俄罗斯等国的合作。但根据其不同特点,我们合作的方向和重心也各有不同:

中国-巴西合作重在贸易环节的合作。巴西大豆产业链发展相对完善,但巴西交通运输及港口低效运转是限制其粮食贸易的历史问题。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相比中国企业去巴西种大豆的投资方式,我们更看好在包括仓储、物流、运输及码头的建设及运营等贸易环节的投资,以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货源掌控力,保证大豆供应的稳定性。

中国-俄罗斯在大豆产业的合作存在天然优势,且在未来具有较大合作潜力。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俄罗斯大豆产业发展落后,基础建设严重缺失,虽然资源丰富,但生产力总体落后严重限制了产业的发展。相比巴西,俄罗斯的大豆供应潜力要在多年后才能体现出来,可谓路途慢慢。但这也给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如果在双方政府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可参与到俄罗斯大豆产业中,在全产业链中合理布局投资,不但可振兴俄罗斯大豆产业,也为中国开发出另一个大豆来源地。

艾格农业:投资、投智、融商

艾格农业、艾格资本拥有20年农业食品业咨询、战略规划、股权投资、财务顾问等服务经验,是国内农业食品业综合服务提供商。如果您对大农业泛食品领域有相关需求,欢迎致电010-64402118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