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在抗日战争中因抗日不力被枪毙的黄埔籍将领

盘点那些在抗日战争中因抗日不力被枪毙的黄埔籍将领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处决了一批贪生怕死、卖国求荣的高级将领。其中军级以上将领一共有五位:李服膺、韩复渠、檀自新、石友三、张德能,都是杂牌军将领。而在中央军的嫡系部队中,国民政府同样处决了一大批黄埔籍军官。下面,小编就和大家盘点一下抗日战争期间被枪毙的少将以上黄埔籍将领。

1、龙慕韩(黄埔一期,少将)

1938年5月,龙慕韩任国民革命军第27军88师少将师长。在守卫兰封时,他擅自撤离阵地,致使兰封失守 ,经军事法庭审判,被判处死刑。他是在抗战中第一个被处死的中央军将领。第27军军长桂永清作为龙慕韩的上级,被革职查办。

盘点那些在抗日战争中因抗日不力被枪毙的黄埔籍将领

2、薛蔚英(黄埔一期,少将)

1938年,薛蔚英任第167师少将师长,参加武汉会战,负责守卫马当要塞。在救援友军时,薛蔚英保存实力,并没有认真执行上级的命令,延误战机,致使马当沦陷。军事法庭审判后,判处薛蔚英死刑,被执行枪决。

盘点那些在抗日战争中因抗日不力被枪毙的黄埔籍将领

3、酆悌(黄埔一期,少将)

酆悌死得有点冤枉。1938年9月,刚和黄埔同学唐生明调换位置,任长沙警备司令。国民政府有令,如长沙城失守,则烧毁一切房屋仓库,不留给日本人,即所谓的“焦土抗战”。却没有想到长沙城外野战医院失火,士兵以为是长沙城被日军攻破,随即在城内四处放火。还在睡梦中的酆悌被叫醒时,火势已经不可控制。放火事件发生后,国民政府高度重视,起初只是将湖南省主席张治中革职留任,将警备司令酆悌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但是1938年12月17日,最高当局突然将酆悌及警备二团团长徐昆和长沙警察局长文重孚一同枪决,这三位都是黄埔毕业的高材生,殊为可惜。

4、段朗如(黄埔二期,中将)

1939年反攻南昌时,时任79师中将师长的段朗如,在进攻受挫后,竟然私自改变上级的作战计划,致使整个反攻南昌的计划失败。事后蒋委员长追就责任,段朗如又谎报军情,企图蒙骗上级。此事被查实后,经蒋介石亲自下令“段朗如谎报军情,贻误战机,着即军前正法。”

盘点那些在抗日战争中因抗日不力被枪毙的黄埔籍将领

5、陈牧农(黄埔二期,少将)

1944年,日军疯狂进攻广西。豫湘桂战役中,刚刚升任93军少将军长的陈牧农被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要去,驻守全州。93军在和日军激战时,陈牧农接到张发奎的电话,让他把全州的军火库炸毁后向西南撤退。陈牧农不知是计,依照张发奎的意思炸了军火库,率部撤出全州。陈牧农率部撤退至兴安大溶江,被张发奎派军官接去柳州开会。陈牧农没有想到,行至桂林,便被送到桂林守备司令部交给韦云淞执行枪决。陈牧农此时才明白自己中了圈套!遗言曰:“张长官害了我!”。为什么堂堂四战区司令官张发奎要算计一个小小的军长呢?原来张发奎的亲弟弟在与日军作战时,丢弃城池,被时任中央军师长的陈牧农报告给上级。张发奎正想方设法营救,陈牧农却在军事会议上极力要求蒋介石严明军纪,导致其被枪毙。张发奎将这笔账记在了陈牧农的账上,公报私仇就把陈牧农给枪毙了。事后陈牧农的部下向国防部鸣冤,终因证据不足被驳回,陈牧农也成为军阀斗争的牺牲品。

盘点那些在抗日战争中因抗日不力被枪毙的黄埔籍将领

6、廖龄奇(黄埔四期,少将)

1941年9月,第二此长沙会战期间,时任国民革命军第74军58师师长的廖龄奇向上级请假回家结婚(湖南省祁阳县人,顺路)。结果刚好日军来犯,副师长张灵甫率部同日军作战失利,致使58师陷入日军包围圈。廖龄奇闻讯由祁阳驱车于途中赶上部队,遵令退守醴陵待命,而原驻防新墙河一线的部队,则按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部署早已向长沙东南撤退,日军乘虚直入,占领长沙。薛岳等人为推卸其弃城逃跑的责任,掩盖长沙又一度失陷之事实,把廖龄奇请假离开部队去吉安结婚,说成是临阵脱逃。蒋介石经不住各方的压力,只能将廖龄奇枪毙以平息众怒。事后,当蒋得知真相后,跌足曰:“错杀好人也”,指示按抗日阵亡将官给予抚恤,并指示将廖龄奇遗体厚葬于当时国民党最大的“烈士陵园”南岳忠烈祠,国民党最高军事当局给廖龄奇家属颁发了“荣哀状”证书。廖龄奇死后,张灵甫接任58师师长一职。

另外还有一些高级将领,则因贪腐、走私而被杀。如时任第18军中将参谋长的梅春华(黄埔四期),因贩卖私盐被处决。可见,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还是处决了一大批黄埔出身的高级军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