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出苗弱、慢、不齊,原因何在?

馬鈴薯苗期管理是奠定豐產基礎的關鍵,它直接關係著馬鈴薯後期的生長。馬鈴薯苗期管理的重點是在保證全苗的基礎上,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苗,達到苗齊、苗壯。但近些年,馬鈴薯種植戶們發現馬鈴薯存在出苗弱、慢、不齊的現象,原因何在?能解決嗎?

馬鈴薯出苗弱、慢、不齊,原因何在?

一、種薯質量差

種植戶盲目選擇種薯,未將帶病害的種薯挑出,種薯帶環腐病、晚疫病、黑脛病等,導致種薯不出苗、苗爛在土裡、出病苗弱苗。另外,種薯切塊時不均勻,未進行消毒,導致薯塊腐爛,種植後薯塊不能正常出苗。

解決方法: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質量經過嚴格檢測的優質脫毒種薯;選種時,剔除帶病種薯;在切種時,切刀要進行消毒,防止種薯帶菌相互傳染。

馬鈴薯出苗弱、慢、不齊,原因何在?

二、低溫凍害

當土溫過低,不能提供良好的生長條件,薯芽不能正常生長,會導致缺苗、苗弱現象。馬鈴薯出苗後,當氣溫降到-2℃時幼苗受凍害,降到-3℃時,幼苗莖葉會被全部凍死。

解決方法:要加強溫室大棚管理,可加蓋內膜或防寒布,做好棚內保溫增溫工作。

三、播種過深

種薯播種深度宜在10~12cm,如果地溫高,還可以稍淺1~2cm,這樣有利於出苗齊整、健壯。等苗齊後再培土一兩次即可。但如果播種過深,就會導致後期缺苗或苗弱小現象,甚至是種芽出不了土。

四、地下害蟲為害

前茬未進行地下害蟲的滅殺,導致馬鈴薯出苗後受到地下害蟲的危害,金針蟲、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咬食薯芽、咬壞薯肉導致土壤中的雜菌感染,馬鈴薯出苗不齊。

解決方法:在整地時,施入適量的辛硫磷顆粒劑可以有效地防治地下害蟲。出苗後,及時檢查田間情況,若發現地下害蟲,可使用毒死蜱進行灌根,也可使用氯氰菊酯噴施土壤,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蟲。

馬鈴薯出苗弱、慢、不齊,原因何在?

五、土壤溼度過大

播種後大量灌水,田間土壤的含水量高,導致馬鈴薯部分莖塊腐爛,出現馬鈴薯出苗慢、不齊的現象。

解決方法:需合理澆水,保持適宜的墒情即可。

六、施肥不當

在施肥過程中撒施不均勻,局部地塊的肥料濃度過高,當肥料與薯塊直接接觸後,會導致馬鈴薯的芽塊、幼根被灼燒,導致馬鈴薯出苗慢、出苗不齊。

解決方法:合理施肥,在施肥時,掌握好施肥的濃度,避免肥料與薯塊直接接觸。另外在施肥時,要撒施均勻,避免局部地塊肥料濃度過高,影響馬鈴薯出苗。

想要獲取更多相關的農技知識,歡迎點擊關注“南皇陽農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