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歷史上旬陽水銀礦的開採

呈液體狀態的金屬一一水銀,最遲在戰國末期即被人們發現和使用。《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始皇在建其陵墓時“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就是將水銀置入相互作用的機械中,讓其循環往復,以表現百川江河大海的水勢流動狀。可見當時的水銀生產已有相當規模。

安康歷史上旬陽水銀礦的開採

最早記載安康地區生產水銀的典籍是宋代《太平御覽》和《太平寰宇記》,有“硃砂、水銀出金州”條目。《大明一統志》記得較詳細:“金州水銀山,在旬陽縣東北一百四十里,南臨蜀河,北連秦嶺,有水銀硃砂洞三處。”我國最早的礦物學著作《古礦錄》雲:“興安州旬陽縣東北有水銀硃砂”,《陳承志說》亦云:“金州、商州出一種砂,色微黃,作土氣,陝西併入作藥,長安研以代銀硃,作漆器”。《敕修陝西通志》有“興安貢丹砂”的記載,《讀史方輿紀要》也有“興安旬陽水銀山,在縣東北一百四十里,山有洞,產硃砂水銀”的記載。

安康歷史上旬陽水銀礦的開採

水銀又叫汞礦,漢代已經有人從丹砂中提煉汞。東漢著名煉丹家魏伯陽所撰《周易參同契》便有“汞白為流珠”的記錄,並掌握了汞的揮發性能,“得火則飛,不見塵埃”。古代大興厚葬之風,帝王墓中陪葬奇珍異寶不盡其數,為了防止後人盜捆大量放置水銀,就是利用水銀易揮發,其蒸氣有劇毒的特性。魏伯陽還利用能與鉛組成鉛汞劑,來固定水銀不易控制的性質而成為古代銅鏡的拋光劑。汞又能熔解金屬和礦物,其中尤其突出的是熔解黃金的方法。黃金是一種性質很不活潑的金屬,熔點高,不易與其它元素化合。即使是現在,熔解黃金的方法也不是很多。但在戰國之際,安康一地的採金人即已使用水銀熔解黃金,出土的鎏金青銅器,便是以金汞劑的方法制成的,並且一直延續到今天。

安康歷史上旬陽水銀礦的開採

旬陽水銀山位於秦嶺東段之南羊山下,沿公館河延伸,綿百餘里的範圍內,賦存著大量古代採礦鍊汞遺蹟。僅公館一處,地質工作者清理古代採礦留下的老洞就達74個,在青桐溝、砂硐溝、西叉河、竹簡河,也發現了數以百計的採據遺蹟,這些不知開鑿於何年何代的老礦洞,深有數百米,淺亦有數十米;大者容納千人,小者只能臥地蛇行。大洞套小洞,小洞旁支洞。工程浩大,令人咋舌。著名地質學家張伯聲教授1962年考察諸多老洞後說:古人採掘之法,以火攻石潑之以水,令其熱漲冷縮,然後掘進。像這裡最大的一條老洞,以百人掘之,最少也得千年始能完成。按照張先生的說法,公館汞礦若唐代以後停採,其始採時間應在戰國末期,與文獻記載的水銀髮現使用時間基本吻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