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滞留中国东北的百万日本侨民去了哪里?

用户6330545202


其实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前,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的日本侨民就已经迎来了末日。8月9日凌晨,157万苏军从中苏、中蒙边境对盘踞在东北的关东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日本军队和侨民纷纷往南逃亡躲避苏军的锋芒。


首先,我们来交代一下东北境内百万日本侨民的来历。自从日俄战争日本战胜沙俄以来,国内就出现了向台湾、朝鲜半岛、中国东北殖民的舆论,关东军大尉东宫铁男甚至惊呼“大和民族 盆中之竹 难以久活”,并积极鼓噪向满洲大量殖民,取得日本人在这片黑土地上的人口优势,将之兼并成真正的日本国土。于是,大量退伍军人、贫困农民、未成年儿童被组织起来一批批地送往东北,通过伪满政府将事前掠夺而来的中国农民土地分给这些日本人,并设置学校、诊所、军事人员等配套机构,俨然一副要在东北落地生根的姿态。这些人到1945年时数量已达百万,他们就是所谓的“满蒙开拓团”。

二战后期,原先驻守东北防范苏联的关东军和武器装备,被成批量得抽往南方和太平洋战场。临时被征召入伍的开拓团青壮年又未经系统军事训练,以致于苏军开到时各个防线不堪一击、全线崩溃。一时间,关东军溃兵、开拓团民四散逃命,除了背后追击的苏军,沿途他们还要面对地方武装、土匪等势力的攻击,以往高高在上作威作福的“优等民族”,此时如同丧家之犬人人喊打。

这百万开拓团民除在战乱中被杀、自杀、冻饿而死的那部分外,其余大多数都在国民政府接下去的对日侨民政策下,被遣返回日本本土。还有一些孤苦无依的孤儿被东北当地的人收养,有些死了丈夫无处可去的寡妇为了活命干脆就嫁给了当地的农民,他们后来被称为“残留孤儿”、“残留夫人”。


竹山清溪涧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自古以来这个国家就有极其强烈的大陆意识,渴望在邻近的东亚大陆上建立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早在相当于我国明末清初的日本战国时代丰臣秀吉就制定了以朝鲜半岛为跳板进而侵略中国,再图谋南洋、印度的大陆政策的雏形。1853年6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马休·佩里率领四艘浑身漆黑的美国蒸汽军舰出现在江户湾,佩里向日本幕府递交了美国政府的国书,表明了希望日本开放门户的诉求,以此为标志日本的国门在美国的炮舰外交下被强行打开。此后英、俄、法、荷等列强纷纷效仿美国的行为,日本不得不与列强签订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然而自身面对列强侵略欺凌的日本却试图通过对亚洲邻国的侵略摆脱自身危机——这就是在亚洲各邻国臭名昭著的论点:失之欧美,取偿东亚。而日本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也日渐明晰起来:第一步占据琉球、台湾;第二步占据朝鲜半岛;第三步占据中国东北;第四步侵吞中国;第五步征服东南亚及印度。用日本人自己的话总结就是: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东亚,欲征服东亚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在日本这一侵略构想体系之下中国东北地区占据着极其关键的地位,甚至在二战末期日本曾一度试图放弃本土,整体移民满洲。当然这一罪恶的野心计划最终未能实现,但也由此可见日本对中国东北肥沃的黑土地所充满的欲望。事实上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可谓由来已久:日俄战争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的辽东半岛等地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日本将这一带称之为关东州。1905年5月日本在大连设立关东州民政署。10月18日废关东州民政署,在辽阳设关东总督府。1906年日后日本在中国东北进行经济渗透侵略的支柱——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成立,1919年4月日后九一八事变的主谋——臭名昭著的关东军成立,1920年5月日本又在奉天(今辽宁沈阳)设立了特务机关,至此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一整套经济、军事、情报体系构建完毕。伴随着这一系列经济、军事、情报体系的构建同时展开的是向中国东北移民,以试图从人口上同化这一地区:最初的日本移民是被安置在满铁的附属地。当时的东北王张作霖表面上是一个亲日派,其实大多数时候不过是与日本人虚与委蛇,而在涉及主权问题时毫不含糊——尽管张作霖嘴上答应了日本人的移民计划,但暗地嘱咐各级地方政府不得给日本人提供住房,最终日本只能在满铁附属地小范围地自建房屋安置移民,而无法在东北全境大规模移民。

1931年9月18日关东军制造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由此揭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由于当时所谓的不抵抗政策,到了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这就为日本向中国东北大规模移民铺平了道路。1936年5月日本关东军制定了所谓的“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规定以20年间移民100万户、500万人为目标。从1937年起每5年为一期移民户数呈递增式发展:第一期为10万户,第二期为20万户,第三期为30万户,第四期为40万户。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在侵占中国东北期间共派遣开拓团860多个、33万多人。“开拓团”强占或以极低廉的价格强迫收购中国人的土地,然后再租给中国农民耕种,从而使500万中国农民失去土地,四处流离或在日本组建的12000多个“集团部落”中忍饥受寒,其间冻饿而死的人无法计数。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约有三百多万日本人滞留中国东北,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百多万人中并不全都是侨民,也有相当部分就是侵华日军。根据当时中国政府的政策:无论侨民或是战俘都应当遣返。然而这时的日本政府却并不打算收留这些人——二战后期随着日本在各条战线的频频势力日本国内经济也已达到满负荷运转。到二战日本战败投降时其国内经济已陷于崩溃状态:由于粮食的缺乏,只得实行配给制——每人每天限定食用297克的食物,这其中30%是白薯、大豆和豆饼,米面和肉类几乎快要绝迹了。与此同时在国家的配给制度之外整个日本涌现出了6万个倒卖各类物资的黑市,黑市上的米价涨到了政府配给物价的130到180倍之间。全国城乡失业者高达上千万,另外还有150万肺痨患者、200万战争孤儿和1800万无家可归者。美国占领当局必须每天向日本提供100万美元的资助,至少运来6000吨大米才能保证尽可能少饿死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实际上根本不希望这些人回国,因为在当时的日本政府看来:这不是三百多万人,这是三百多万张要吃饭的嘴。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日本政府在遣返一事上极不配合,在这一过程中滞留中国的日本人中有的切腹自杀了,有的因为饥饿、疾病死了。根据日本人自己编纂的《满洲国史》记载:在战败后溃逃过程中自杀、饿死、病殁的日本人就达到174022人,其中“开拓团”的团民死亡了78500人。

对活下来的日本战俘和侨民当时的政策是:除丹东的日本侨民7.5万人由东北民主联军负责经朝鲜遣返、大连的日本侨民27万人由苏军直接遣返之外,在东北地区的其余日本侨民全部集中到葫芦岛港进行遣返。当时对与中国人结婚的日本妇女,尤其是有子女者按其个人志愿决定去留。由于日本政府的不配合和随后不久国共内战的爆发使遣返工作一度受到耽搁。到国共内战爆发时东北仍有相当部分的日本滞留人员,对这些人员国、共两党都曾加以使用:1946年初内战爆发时共产党方面发现很多经由自己移交出去的日俘、日侨被国民党方面用于内战,于是当时的东北民主联军也开始大规模留用日本人。具体分布在各部门的日本人数是:军区卫生部7200人,军区军工部2000人,军区军需部900人,军区其他系统1500人。据辽宁省档案馆馆藏的有关资料记载:到1949 年东总军工部留用的技术人员186人中日本人就有103人,超过50%。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卫生工作史》的记载:当时卫生部门表彰的立功者有四分之一是日本人。而在东北航校和人民空军的建设过程中留用的日籍人员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一部分留用日籍人员甚至参加了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日本政府对中国东北的未归还者统计是26492人,1958年日本厚生劳动省特别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未归还者还有22187人。1959年日本政府公布了《关于未归还者的特别措施法》:将那些在居留在中国的未归还者一律宣告为战时死亡,取消其户籍。此举说白了就是不欢迎这些人回去的意思。1989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入境管理修订法》:规定遗华日侨归国之际只有与日本本土人有血缘关系的嫡子才能够被带到日本,而那些被收养的遗华日侨的养子、继子则被排除在外。这就等于拆散了残留妇女在中国大陆所组成的家庭。由于十位日本残留妇女强行回国,被扣留在日本机场,引起了日本国内民众的注意和不满,迫于国内压力的日本政府于1995年制定并实施了《中国残留邦人援助法》,至此日本遗孤的回国事业被视为日本国家的责任。在战后的数十年时间里遗留在中国的日侨后代有的返回日本,有的加入了中国国籍。但有一点我们必须牢记:尽管这些日本侨民不等同于侵华日军,尽管一部分残留中国的日本人士及其后代也曾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做出过贡献,但这并不能改变日本侵华战争的侵略本质——事实上这些日本侨民本身也是日本侵略政策的实施工具之一,他们的境遇固然可怜,然而被他们夺去土地的中国农民就不可怜了吗?至于他们之中那些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做出过贡献的人士中国政府和人民已对其个人行为进行过表彰,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当他们自己的国家抛弃他们时不正是当初被侵略的中国人民接纳了他们吗?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最早的一批日本侨民于1910年登陆中国,之后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来到中国定居,他们甚至把这里当成了他们的家乡。

当时,东北各大中城市风景优美的地区,多半划为日本人的住宅区。在广大农村,日本移民“满洲开拓团”也享有特殊待遇。他们侵占那些原本属于中国人的土地,极大地破坏了当时居民们的生活。


然而,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节节败退,日本侨民的日子也渐渐吃紧了。一些高管家属和富人先后撤离,留下几百万日本侨民滞留中国。日本投降之后,忙于处理各种事物,顾不上这些滞留于中国的侨民,这些人也就成为了“难民”。

据日本编纂的《满洲国史》记载,仅在战败后溃逃过程中自杀、饿死、病殁的日本人就达到174022人,其中“开拓团”的团民死亡了78500人。侥幸活下来的日侨,绝大多数汇集到难民收容所中,苦苦地等待回国。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政府在控制东北之后,就着手开始遣返日侨的工作。

1946年,经当时的“军调处三人小组”(美国

马歇尔、中共周恩来

、国民党政府张群)协调决定,除丹东的日本侨民7.5万人由东北民主联军负责经朝鲜遣返、大连的日本侨民27万人由苏军直接遣返之外,在东北地区的其余日本侨民全部集中到葫芦岛港进行遣返。



尽管当时中国物资匮乏,但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国民政府都不遗余力地帮助这些日本侨民。

下面是从百度找到的一段话,希望各位可以静下来阅读一下:

仅1946年5月至8月,遣返经费开支就达14712万元(东北流通券)。中共控制区的吉林省政府主席周保中
也签署命令,要求对遣返日侨中无力购粮者“可按旅程日数发给每人每天一斤半粮食、十五元菜金。

许多善良的中国人给日侨中的小孩老人腾出热炕,端水送饭。有一次,葫芦岛的日侨转运所暴发霍乱,致使数以万计的日侨滞留沈阳,薪材出现短缺。中方立即从
抚顺紧急调运燃煤500吨。为了保证日侨俘及时治病,在葫芦岛还专门设立了有外科、肠道科和妇产科的医院,并保证了足够多的床位。为了便于日侨了解遣返政策和进程,中方甚至还办了一份日文的《东北导报》,前后共出版了498期。

结果自然是极好的,这些曾经罪恶累累的刽子手,最后被那些曾经的阶下囚,平安送回了自己的祖国。小编并不是想表达什么,但至少现在看来,日本,并不值得我们当时辛苦地为其遣返难民。


也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和天朝一样仁厚,美国、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当时就借着移民的幌子,将这些侨民当作了免费劳工使用。

据统计,直到1946年末,美国扣留了将近7万名投降的日本兵做劳工,用于逐步淘汰在菲律宾群岛
冲绳岛和太平洋海域的战时设施

另一边,苏联驱使百万日本难民前往西伯利亚垦荒,这些资料,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吧。


至少,我们要知道,那些在东北的侨民,是被那些穷困的中国人,被那些被他们视作牲口的人,那些被他们欺压了几十年的人,所安全送回国的。


一点昊然气


先回答问题:百万日本侨民基本上被遣送了回去,一部分遭到苏联军队的屠杀,一部分因自杀、生病死亡,一小部分日本妇女因为与中国人通婚,留在了中国。

由于日本是抱着必灭中国的决心来的,所以在九一八事件后,大批的日本人迁入中国,除了日本兵之外,还有很多老弱病残。

日本战败之后,留下了一百多万日本人在东北。日本刚投降的时候,东北的日侨遭到苏联军队的屠杀,死了不少人。

但是中国抱着人道主义,阻止了这场屠杀。于是在1946年,经当时的“军调处三人小组”协调决定:

凡散在东北的日本人,无论是侨民还是战俘,原则上全部遣返。
凡在投降后结婚的,一律遣送,凡在投降前结婚的,特别是已经有子女的,按照其个人志愿,可以暂时不遣返。(日本妇女与中国人结婚)
除丹东的日本侨民7.5万人由东北民主联军负责经朝鲜遣返、大连的日本侨民27万人由苏军直接遣返之外,在东北地区的其余日本侨民全部集中到葫芦岛港进行遣返。

当然,在遣返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人不听话,还有的人很悲观,有不少日本人直接切腹自尽。

日本编纂过一本书,叫《满洲国史》,上面记载:

仅在战败后溃逃过程中自杀、饿死、病殁的日本人就达到174022人,其中“开拓团”的团民死亡了78500人。

本来能够一次性给送回去的,但是之后内战爆发了,而还有少部分日侨没来得及送回去,于是继续在中国生活,直到1950年左右才基本上全部遣送回去。

至于说留下来当间谍的,肯定有,多少就不知道了。他们一般都是已经融入了中国社会,也杜撰好了身份,很难一个个的查出来。


魏青衣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上百万的日本侨民是如何来到中国东北的?

因为日本人坏事做绝,老天都看不过眼,就把这些狗日的放在岛上。日本本土资源匮乏,山多田少,很多现代化资源都要从国外购买。更悲催的是,日本经常爆发地震海啸。大批的日本人像狗一样死掉,就算不死,残废的人很多。

因此日本人对占有陆地有强烈的渴望,日本人做梦都想拥有大片的陆地。中日甲午战争后,朝鲜被日本吞并,大批的日本人进入朝鲜。

1904年日俄战争后,俄国人退出东北,日本人开始向东北扩张,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寻找各种借口向东北移民。

第一阶段是试点移民,发生在从1905年到九一八事变前。因为日本在东北修筑了满洲铁路,在铁路沿线有部分区域属于满铁附属地。日本就在其中拨出了4400公顷土地,用来安置日本移民。最开始规模并不大,后来又向张作霖提出大规模移民。张作霖被迫答应,但要求各级政府不得向日本人提供住房,日本人的这个计划被迫流产。

第二个阶段是武装移民。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迅速占领了整个东北。东北开拓团的概念就此产生,东宫铁男大尉在日本向来有满洲开拓之父的称号,他提出以退休军人为主体,以家属为副,大力向东北发展移民。移民的性质类似于现在的新疆和东北的农场。东北人民对日本移民表示强烈抗议,谢文东组织农民起义,打死日本移民39人。

第三个阶段叫国策移民。七七事变爆发前后,由日本内阁主持百万户移民中国东北计划,这项计划一直持续到1945年,并将其制定为国策。同时把移民团改为开拓团,把移民事业改成开拓事业。为了保证移民能够顺利的进行,日本人还从法律方面进行保护,由关东军司令部提供各种保障。

为了保证日本移民的顺利进行,日本关东军把大批的中国人赶出村庄。大批的东北人民流离失所,沦为日本人的奴隶。他们只能帮日本人种地开矿,有很多人都在劳动中死去。

在918之后的十几年里,日本人通过农业移民、政治移民、工业移民、商业移民、文化移民等各种形式向东北移民30多万户,共一百多万人。

日本向东北移民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在东北扎根发芽。逐渐在数量上占有优势,进而把占领东北转化为事实。

甚至到了1945年,日本人还在向美国人请求,说他们可以放弃日本本土,但一定要占领中国东北。这个要求遭到了全世界人民共同一致的强烈反对,尤其是中国人民绝对不能答应的。

二战结束后,按照战胜国达成的协议,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所有的日本移民必须无条件的被遣返回国。

当时的日本开拓团,基本上只剩下了老幼妇孺,青壮年基本上都在战争中死去。受日本武士道精神影响,有不少日本人在绝望中自杀死去,为他们的天皇陪葬去了,可惜他们的天皇并没有死。

因为发往日本的船只非常有限,大批的日本人寄居在一起,因为人口密度不大,和条件过于恶劣,马上就爆发了瘟疫。有不少日本人在瘟疫中死去,没有死于瘟疫的人,也很多人在严寒和饥饿中给他们死去的亲人陪葬去了。

尽管如此,国民政府还是尽最大努力帮助了这些日本人,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和蔬菜,甚至衣服被褥。

绝大部分日本人还是回到了国内,还有数万日本人不愿意回国。善良的东北人民原谅了他们在战争中的暴行,接纳了他们,给他们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必要条件。

从上世纪50年代到七十八十年代,陆陆续续都有一些日本侨民从东北回到日本。

相对于日本政府,到现在都不承认侵略中国的事实。中国政府始终给日本政府和人民,保持了高度的克制和忍让,给在中国生活的日本人提供了大量的方便。


新知传习阁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些人都被遣返了,但死了不少。

日本占领东北以后,考虑建立殖民地,开始疯狂移民。

日本计划移民300万,但最终没有达到这个数字。即便如此,日本投降之前,东北的日本侨民也高达130多万人。

不过,在最后2个月,关东军知道苏联就要进攻,紧急在侨民中招募男性加入,搜罗了10多万人成为新兵。

在苏军进攻以后,这批连枪都没有握住几年的男性日桥,全部被押送到西伯利亚劳动,死亡很多。

随着苏军的入侵,关东军的投降,日军开始全面撤退,日侨也跟随部队撤退。

但日本军人并没有刻意保护自己人,因为他们自顾不暇。

苏军非常凶暴,到处抢劫杀人,还奸淫日侨妇女。

在沈阳、长春的日侨较为集中的地区,不管白天黑夜都能听到日本妇女的惨叫。后来实在受不了,被迫主动送一些女人给苏军,以试图保住大多数。

苏军施暴期间,日本妇女或者家属敢于抵抗,一律被枪杀。

由于恐惧苏军的杀害和奸淫,绝大部分日侨都向国内或者向大连、沈阳等大城市撤退。

这一路上,日侨缺吃少穿,又冻又饿。东北面积辽阔,一个城市到一个城市经常需要步行半个月。缺乏粮食和交通工具,又有土匪之内的不断袭击,普通日侨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大批日侨死在路上。

一些妇女为了活命,被迫扔掉了自己的孩子,东北中国居民收养的日本小孩就有3000多人。

一些人实在走不动,有的全家自杀,有的女人则嫁给当地中国男人,试图保命。

1946年,经当时的“军调处三人小组”(美国+马歇尔、中共周恩来、国民党政府张群)协调决定,除丹东的日本侨民7.5万人由东北解放军负责经朝鲜遣返、大连的日本侨民27万人由苏军直接遣返之外,在东北地区的其余日本侨民(近100万人)全部集中到葫芦岛港进行遣返。

据日本编纂的《满洲国史》记载,仅在战败后溃逃过程中自杀、饿死、病殁的日本人就达到174022人,其中“开拓团”的团民死亡了78500人。


萨沙


战后,中国东北之所以有上百万的日侨与日本自“九一八事变”后大规模向满洲移民、拓殖有很大关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仅仅一个多月,日本当局就制定了所谓的“向酝酿之中的满洲国迁移日民”的方案,此后陆陆续续有日本人移民中国东北,据不完全统计,到战后的1945年8月,在中国东北的日侨数量已达110余万。

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对日本战俘和在华日侨采取的是“以德报怨”的政策,蒋介石在抗战胜利的广播中也说过不得对日本战俘和日侨横加侮辱,因此国民政府在战后积极协助日侨回国。

由于在华东北日侨人数最多,所以国民政府优先处理了东北日侨的遣返工作。行政院给东北行辕的指令是:“凡散在东北的日本人,无论是侨民还是战俘,原则上全部遣返。”而针对有日本妇女已经与东北当地老百姓结婚的情况,行政院的指令是:“凡在投降后结婚的,一律遣送,凡在投降前结婚的,特别是已经有子女的,按照其个人志愿,可以暂时不遣返。”因此,依照行政院的指令,东北国民党政府调动了大量舰只对东北的日本侨民进行遣返。而当时东北民主联军所控制的区域内,也有将近20万日本侨民,东北联军也予以了配合。最终,东北的日本侨民和战俘大部分通过葫芦岛港口被遣返回日本。

但是并不是所有日侨最后都能够回到日本国内,除了被顺利遣返回国的日本侨民之外,剩余的日侨的出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种是自杀身亡。许多日侨以“天皇使者”自居,他们接受不了日本战败的消息,因此选择了自尽。苏军的《红星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则消息:“小兴安岭密林里,发现600具剖腹自绝的日本人。”

还有就是选择留在东北当地的,因为当时许多日侨也知道回到日本就是死路一条,日本已经是一片废墟,回去不一定能够生存下来。因此许多日侨,特别是日本妇女,选择嫁给东北当地人,以便可以受到保护而留下来,当时就曾经发生过六个日本妇女争抢一个中国男子,母女同时嫁给兄弟两人的情况。


青年史学家


日本百万日木侨民移民东北最早始于1905年日俄战争。当时还只是随军家眷迁往东北。

以上是本馆珍藏的1905年,日本最早入侵中国东北的南满大石桥守备队一军官写给东京府一军官的明信片,请头条哪位大神能翻译出来,本馆表示万分感谢!

皇姑屯事件之后,日本人移民东北的步伐大大加快,日本这时已在为入侵东北作准备。

“九一八”之后,日本大量移民中国东北,初步估计在1931----1945年间,日本共移民东北约二三百万人,许多曰本人当时甚至无耻地认为东北是他们的家乡,在伪满洲国,日本人占领最好的土地及房子,广大的东北老百姓被迫成为了奴隶。

1945年日本投降,许多有钱人逃回日本,也有一部分人为天皇剖腹,还有一批日侨被苏联大兵虐待至死,但大部分东北的侨民在葫芦岛进集中遗返,还有一批日侨留在中国,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在不断遣返。至于许多日本女子偷偷嫁给中国人又生子,这个数量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中的确无法有一个准确统计数字。

日本人近代对中国人凶残无度,战败后对中国人的人道遣返还以德报怨,现在日本人虽然以笑脸欢迎中国人去日本旅游购物,但骨子里却普遍仇华厌华,因此日本永远是我大中华国人应防范的虎狼之国。


湘平古珍邮馆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着结束,但是当时在中国境内有着将近两百万的日本侨民。因为早在1910年就有日本人来到了中国东北,他们起初来到这里收到的命令是开荒。

他们一开始并不承认这里是自己的领土。一直到了日本侵略中国步伐加快,出现了第二、第三批移民,很多侨民竟然认为这里是属于他们的领土,真是可笑至极。



他们把家安定在这里,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时间。然而在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战争中,很多人参加到了日本军队当中。在战争正式爆发后,有二十几万人报名参加了关东军。

随着日本的投降,他们迎接的是苏联军队的屠杀。有大批人企图逃往哈尔滨,从哈尔滨进入朝鲜,再从朝鲜乘船回到日本。但是苏联军队不是省油的灯,封锁了多条前往日本的道路。

这些人开始试图从山中越过封锁线。然而因为接连的大雨,在加上路上饥寒交迫、疾病威胁之下,大多数的逃跑人员都死在了路上。抗日战争胜利的那一年,并没有多少人能够逃回本土。



1946年南京国民政府准备遣返这批人,计划还没有正式开始,内战爆发,原定的计划受到了影响。一直到了新中国成立,仍然有几十万人滞留在中国。

上世纪50年代末,这批可恶的殖民者才被陆陆续续的遣返完毕。这里本来就不属于他们,虽然有一部分被遣返,但是大多数人都死在了等待的过程中。


史之策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当时在中国尚有数百万的日军和日侨。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战区(不包括东北三省)等待遣返的日俘、日侨共计200.16万余人。加上后来沈阳日侨联络总处统计的东北待遣返日俘、日侨约110万人,整个中国的日本人总数在310万以上。这是一笔巨大的人力资源,对于这些日本人,国共双方都曾加以使用。

东北光复后,在东北的日本侨民大部分被遣送回国,但还有一部分留在东北解放区,据当时东北9省14个市的调查,粗略统计的日本人数有12016人,加上遗漏的共计有31030人到33000人。其中,卫生部、军工部、军需部内的技术人员较多。具体分布在各部门的日本人数是:军区卫生部7200人,军区军工部2000人,军区军需部900人,军区其他系统1500人。据辽宁省档案馆馆藏的有关资料记载,到1949 年,东总军工部留用的技术人员186人中,日本人就有103人,超过50%。东北1946年初内战爆发,急需医护人员,当时国共双方有日本侨民移送协定,后来发现,共产党方面移送过去的日本侨民不少被国民党军队留用,于是当时的东北民主联军也开始大规模留用日本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卫生工作史》记载说,当时卫生部门表彰的立功者有四分之一是日本人。许多日本关东军战俘也积极加入解放军,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1945年,我东北人民自卫军第二支队解放舒兰县城时俘虏了一批日本战俘,这些日本兵投降后开始积极协助解放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