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奶”到“吃饭”:宝贝的“反抗”如何招架?

与吸吮不同,宝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需要后天的训练,从吃惯了甜甜的乳汁,到接触不同口味和软硬度的食物,宝贝难免会反抗、吃不了、吃不好,妈咪要多理解宝贝,帮他接受新食物。

从“吃奶”到“吃饭”:宝贝的“反抗”如何招架?

No.1 刚加辅食拒绝小勺

迎迎该加辅食了,妈妈兴冲冲地为女儿做了各种食物—米糊、水果泥、南瓜泥、红薯泥,可一喂就泄了气,当把小勺放到迎迎嘴边时,小家伙总是用舌头顶出来,好不容易吃上三四口,又开始哭闹。吃不进东西怎么行?无奈之下,迎迎妈买来大号奶嘴,把米糊冲到奶瓶里喂,迎迎才吃起来。

现象分析 咀嚼功能的发育需要适时的生理刺激,需要后天学习训练。4~6个月是后天咀嚼行为学习的敏感期,此阶段宝宝的舌头越来越灵活,会尝试通过舌头与口腔的配合完成吞咽动作。不过,他们的动作还不协调,尤其宝宝习惯了吸吮,当食物送到嘴边,会扭过脸或用舌头把食物顶出。

专家支招

1. 为保证营养供给,宝贝拒绝小勺可以在短期内用奶瓶喂米糊,但时间长了不利于宝宝学习新本领,最重要应该坚持每天多尝试用小勺喂几次,让宝宝慢慢适应新的吃饭方式。

2. 宝宝爱模仿,喂宝宝饭时,大人夸张地做出吃东西的样子,先张大嘴巴,然后做咀嚼吞咽动作,宝宝也会跟着学。

3. 不要为了增加宝宝吃饭兴趣,把食物做得很甜腻,让其尝试各种原汁原味的食物很重要。

4. 可以给宝宝些磨牙饼干,并支持其咬啃卫生洁净的玩具,可以帮助宝宝锻炼口唇、手眼协调性。

5. 这一阶段,宝宝的辅食应以糊状或流质、半流质为主,如:米糊、蔬菜泥、果泥、菜汤等。

欧洲原装进口,来自英格兰近500年历史家族牧场的奶源,保证每一滴奶源都新鲜健康。不添加香精、明胶、增稠剂。新鲜牛乳发酵,补充钙与蛋白质。采用低温巴氏杀菌,隔绝氧气和细菌的生产环境,无需任何防腐剂也能保证新鲜。

No.2 吃东西不嚼就咽

征征第一次吃面条,把妈妈吓住了:满满一勺,小家伙嚼都不嚼就咽下去,紧接着就急着吃下一勺,一小碗面,不大工夫就能吃完。妈妈仍担心影响消化,于是尽量把面条做得更软烂。可是宝宝不咀嚼怎么办?总不能一直不嚼吧?

现象分析

7~9个月宝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进一步增强,可通过舌头感觉食物的软硬度,来区分是否可以吞下去。此时,宝贝进食的欲望会增强,看到别人吃东西,都想要尝一尝。如果食物若过于软烂,宝贝不用咀嚼就可以吞下去,不利于宝贝学习咀嚼。

从“吃奶”到“吃饭”:宝贝的“反抗”如何招架?

专家支招

1. 可以给宝贝一些包片、馒头片等观察。若宝贝开始咀嚼,要多提供这样的机会练习。

2. 可以在宝贝饮食中加入一些稍有嚼劲的食物,如把小红薯丁、南瓜丁、豆腐丁加入粥里,或者把面条粒改为面条小段,把稀粥改为稠粥。

3. 宝贝出牙时牙龈发痒,更愿意咬、啃食物,除磨牙饼干外,可以给他们胡萝卜条、黄瓜条、水果条等,任其啃咬。但要防止咬掉的大块食物卡住宝贝。

4. 此阶段的辅食应以半流质或半固体食物为主,如稠粥、面条、较粗的果泥等。

No.3 吃饭“坏毛病”嚼嚼就吐

1岁的松松添了新毛病,吃东西常把嘴巴填得满满的,嘴里那么多当然嚼不了,最后都吐出来,弄得满身满手都是。妈妈不明白,为什么宝贝已经把食物咬得比较碎了,就是咽不下去,难到是他故意的?

现象分析

1岁左右宝贝的咀嚼能力及口腔动作更加协调,咬碎或咬断食物,再进行简单的咀嚼已不成问题。如果之前宝贝没有适当的锻炼,咀嚼能力相对落后,而家长又急于让其吃较硬的食物,宝贝无法适应,便会出现嚼嚼就吐的现象。

专家支招

1. 不要过度关注宝贝的这一现象。大部分宝贝出现这种情况只是阶段性的,若强行制止或批评指责,反而会刺激他们的好奇心和反抗心理。

2. 观察、分析一下宝贝为什么嚼了吐。是不饿,急于进食,还是超出了宝贝的咀嚼能力,如果是后者,应提供宝贝较易咀嚼的食物,根据宝贝能力,增加食物的硬度和粗糙度。

3. 鼓励宝贝自己进食,不妨给宝贝准备一个防水围兜,一个适合抓握的勺子,允许宝贝多尝试。

4. 此阶段的辅食应以半固体或固体为主,如稠粥、碎菜面条、软米饭、蔬菜小饼等。

从“吃奶”到“吃饭”:宝贝的“反抗”如何招架?

No.4 1岁半了,还“吃软怕硬”

都1岁半了,宁宁还不能吃块状的食物。宁宁妈不得不把东西煮得软烂些。辛苦些倒不怕,只是许多食物如碗豆、笋、莲藕,因为宁宁吃不动,都很难加到日常饮食中,妈妈担心,宁宁的营养摄入会不全面。

现象分析 1岁后,宝贝已经能慢慢和成人吃一样的食物了,如果家长之前没有积极训练宝贝的咀嚼能力,忽视在宝贝各个阶段提供不同的辅食,此时会发现宝贝无法咀嚼较粗较硬的食物。如果一直给宝宝吃加工得特别细腻的食品,容易造成营养吸收不良。

专家支招 1. 1岁之后宝贝每餐的饮食应注意软硬结合。根据宝贝对粗硬食物的处理能力,先软多硬少,继而慢慢增加粗硬食物的比例,直到顺利接受一般的正餐食物。

2. 宝贝不能吃某样较硬的食物,可以先切成片或是小丁,然后慢慢过渡到块状。比如苹果,先切成片,然后慢慢增加片的厚度,直到宝贝能接受块状。

3. 1~2岁的宝贝大多都能接受饺子、米饭、馒头、切成段的青菜、切成块的水果等食物。

父母不要这样做

吃软烂食物更好消化 切得细碎、煮得软烂的食物同样会造成营养的过度流失。而且从根本上讲,如果宝贝长期饮食过细,倒是会影响消化功能的锻炼和完善。

没有耐心 性情比较急躁的父母,发现宝贝吃不了某样食物时会自动放弃,也不再创造机会让他们尝试。事实上,宝贝对于食物,尤其是较粗硬食物接受起来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父母应该耐心地寻找方法,让宝贝多尝试。

凡本号注明“来源:妈咪宝贝传媒”的所有作品,均为我方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我方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我方授权使用的作品的,应在协议授权范围内使用并署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我方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