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复员的青年军官,是什么伤了你的心?

选择复员的青年军官,是什么伤了你的心?

Y是我的军校学长,他分配到部队第1年参加团里的分队军官集训就拿到了第一名,第2年参加军里的预任参谋集训就挤进了前十名,紧接着就被召去师作训科帮工,身为兵种单位的一名排长,前途似乎一片大好。

然而到今年,他已经步入排长岗位的第6个年头,同一批下来的战友已经当了他的指导员

最开始他的连长已经当了他的营长,帮工时候科里的正连参谋也成了某营教导员,一切的一切竟如此戏剧,喜剧的幕布后面竟是活脱脱一出悲剧。

Y说,“以前我从来不信命,我觉得只要努力,一切皆有结果;可久了才发现,所有的一切从一开始就早已有了结果。”

今年休完假回来他告诉我说自己不想再调了,准备年底复员,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连队逐级汇报到了政委那里。

他说,“这地方于我,再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了,也没有什么可贪恋的了。

以前我过不去家人这一关,所以迟迟没有做出选择,这次休假把家人这关过去了,剩下的日子里我就只管义无反顾地走不再回头了。”

军官,到底是什么伤了你的心,让你宁愿复员也不留?

选择复员的青年军官,是什么伤了你的心?

改变不了环境,就换个环境

Y给我讲了以前。

他说他们“4+1”的学员在分流院校过的还不如学校的狗,因为学校掌握着他们的分配大权,却掌握不了狗的。听着很讽刺,但却是以前的事实。

他说2013年初到分流院校时,满身干劲,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表现换来一年后分配时的如愿以偿。

武装五公里跑到21分30秒,炮班比武全院第一,板报比赛全院第三,甚至连前4年从来不敢参加的演讲比赛也拿到了名次……

分配前夕,队里教导员先后3次把他叫到办公室说他想去的地方竞争很是激烈,讲得意味深长。他说,“从那时起,我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

家里人和朋友都说我傻,说你给他意思意思不就可以如愿以偿了。可是,我过不去自己心里这一关。”

最终,他分到了现在这个距他家2000公里的单位,当时队里还有好几个跟他一样“固执”的被分配到新疆西藏以及各个边防。

他说,“我从来不怕去边防,不怕去艰苦的地方,我只是怕走到哪里都逃不过这样的现实。”

他所担心的终究还是发生了,单位前几年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了郭徐流毒影响,努力取得了那么多成绩干了那么多工作,还是比不上别人的关系,比不过别人的金钱。

很多很多领导跟他讲,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你自己吧。

他说,改变不了环境,我就换个环境吧!

选择复员的青年军官,是什么伤了你的心?

不怕苦不怕累,只希望苦有所获累有所值

相信不只是Y,很多刚刚分配下来的排长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烦恼,包括我在内。

在军校扎扎实实学习打磨了4年甚至5年,打算到了基层好好施展,结果一不小心就败给了现实。

“A排长,你带着X把这期板报出一下吧。”

“B排长,明天某领导来团里,可能会到我们这,你带排里把卫生区的草打一遍。”

“C排长,菜地的草比菜都高了,吃完饭赶紧解决一下。”

“D排长,马上月底综合大检查了,这个月三大组织的会议记录本还没补全,你晚上辛苦一下,加个班。”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某天停下手中的打草机和补本子的笔才突然发现,加班熬夜了那么久,除了应付各类检查,竟好像什么都没学会。

领导说这个排长能力很强,那说明这个排长不需要领导再提醒,已经可以把这摊子事处理的一清二楚了。

但是我们真的有能力吗?和体制外的同龄人比,我们有什么能力呢?和外军的排长比,我们又有什么能力呢?

白岩松说,“我们很多人都是走的太远,已经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了。”

Y说,“我不想再这样毫无意义自欺欺人地消极度日,想趁着年轻出去拼一拼。”

这一点我可以理解他,但真如他所说,我们还“年轻”吗?

待遇跟不上,制度不透明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一名军人过于关心自己的工资待遇,很是滑稽,也很是不该。

但是军人毕竟也都有自己的妻儿老小要照顾,也有房贷、车贷要还,单从这一层面看军人非军人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是普通人。

也正是由于我们的工资待遇还不够,正是由于我们的奖励机制还不完善,所以大家才对此投入了过多的关心。

相比美军,一人当兵可以养活全家,他们的军官年收入在6.5万美元左右,还有各种津贴以及其他福利;而我们的工资,还完房贷减去日常消费后所剩并不多。

相比地方的同学,经过几年的打拼工资也与我们相差无几,但如果看工资与工作强度之比,我们就相形见绌了。

而且,他们是实打实地提高了能力,工资只会越来越高;我们却是实打实地熬过了时间,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工资都是死的。

Y说,他翻条令、查书籍、搜网络,竟然找不出休假、退役等方面的明明白白的制度。

不同的大单位,甚至相同大单位的不同小单位,在很多政策上竟然完全不同。

比如干部转业复员工作,有的单位只看任职年限,有的单位只看年龄,有的单位两方面都是硬杠杠;

比如休假事宜,同一军内的其它单位本地未婚干部休假可以享受30天的年休假,我们单位的本地干部只有20天,听说机关有位本地干部为此与领导争得不可开交。

Y说,自己军校同是1991年的同学今年年底都可以光明正大的转业了,而他想要复员还要跟个犯了天大错误的犯人一样,等待着领导的判罚。

他讲完以后那一声长叹,我听出来的只有寒心。

工资待遇,制度透明,真的,我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很多领导在给Y做思想工作时都讲,部队的待遇越来越好,再干几年等着转业不是更好,一切有保障,又安稳。

Y说我正是怕了这样的安稳,所以才不想转业,想复员回去自己拼一把。

他问领导,待遇明明越来越好,为什么想走的人却一如既往的多呢?领导哑口无言。

很多领导在给Y做思想工作时也讲,你现在才排长第6年,现在复员是要受处分的,干了这么多年开除了你军籍党籍干部身份多亏啊!

Y只是淡淡地答道,早知道等满了职务满6年还是这样,真不如早几年就义无反顾地走了。

他跟领导说,你们越是用这种方式想把人留下,想走的人就会越多,一个好的单位应该是像他同学那里一样大家都想好好干但因为组织需要不得不让你走.

而不是我们单位这样大家都想走但组织却想尽一切办法让你鲜血直流。领导哑口无言。

其实,改革以后的这两年单位变化很大,比武集训考核只要拿名次的可以立功可以调职,像Y这样的素质只要想干肯定机会一大把。

但Y说,自己经历的一切已经使他彻底死心,不想再折腾了。

我不知道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但我听的清清楚楚,一个27岁的年轻人用了“死心”这个词。

我感慨,“哀莫大于心死。”

“不对”,他说,“哀莫大于心不死。”

选择复员的青年军官,是什么伤了你的心?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以军人的视角解读世界

Powered by 81号码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