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全球的醬香型白酒茅台酒歷史由來竟然這麼有趣!

茅臺古鎮一帶早在公元前135年就生產出令漢武帝“甘美之”的枸醬酒,這便是醬香型白酒茅臺酒的前身。黔北一帶水質優良,氣候宜人,當地人善於釀酒,前人把這一帶稱為“酒鄉”,而“酒鄉”中又以仁懷市茅臺鎮的酒最為甘洌,謂之“茅臺燒”或“茅臺春”。

聞名全球的醬香型白酒茅臺酒歷史由來竟然這麼有趣!

茅臺鎮開設正規作坊始於何時尚無明確考證,據茅臺現存最早的明代《鄔氏族譜》扉頁所繪家族住址地形圖的標註,其中有釀酒作坊。族譜所載鄔氏是明代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隨李化龍平定動亂後定居茅臺的,這說明茅臺早在1599年前就有了釀酒的正規作坊。茅臺酒獨特的回沙工藝在這個時候基本形成。

茅臺最早的釀酒坊名稱據考查是“大和燒房”,這個信息是從茅臺楊柳灣一尊建於清嘉慶八年(1803年)的化字爐上所鑄的捐款名單有“大和燒房”而獲得。其實茅臺酒在清代已相當興旺,道光年間已遠銷滇、黔、川、湘。咸豐年間由於戰亂生產一度中斷。清同治一年(1862年)茅臺酒坊在舊址上開始重建,這以後的發展主要有三家作坊,名叫“燒房”,最先開設的是“成義燒房”;其次是“榮和燒房”、“恆興燒房”。成義燒房的前身是成裕燒房,於同治一年開設,創始人華聯輝。華聯輝祖籍江西臨川,始祖康熙年間來貴州經商後定居遵義,華聯輝主要經營鹽業,中過舉人,曾間茅臺出好酒,於是決定設坊烤酒,經其三代經營規模不斷擴大,起初年產茅臺酒1750公斤,名叫“回沙茅酒”,華聯輝之子華之鴻接辦之初仍只是附帶業務,直至茅臺酒有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得金獎之後才引起華氏的重視年產擴大到8500一9000公斤。1936年後川黔、湘黔、滇黔公路才繼通車給茅臺酒的外銷創造了良好條件,1944華聯輝之孫華問渠擴大規模,窖坑增加到18個,年產量高達21000公斤,其酒俗稱“華茅”。

聞名全球的醬香型白酒茅臺酒歷史由來竟然這麼有趣!

“榮太和燒房” 於光緒五年(1879 年)設立,後更名為榮合燒房;其本為幾家合夥經營,幾經周折1949年榮合燒房的經營權落到王秉乾之手。當時有窖坑四個;生產能力達12000多公斤,但由於管理不善,常年產量僅有5000公斤左右,其酒俗稱“王茅”。

“恆興燒房”前身為“衡昌燒房”是由貴陽人周秉衡於1929年在茅臺開辦,周後因從事鴉片生易破產,酒房流動資金被挪用還債,生產停滯,一拖八年,到1938年同民族資本家賴永初合夥組成“大興實業公司”賴出資八萬銀元,周以酒房作價入股,擴大規模生產。後賴使用各種手腕迫使周把“衡昌燒房”賣給自已。並於1941年更名為“恆興燒房”,到1947年年產酒量達32500公斤。賴利用其在外地的商號擴大了酒的銷路,其酒俗稱“賴茅”。抗日戰爭勝利後;賴永初已擠身政界,當上了貴陽市參議員,曾任貴州省銀行、重慶大川銀行經理等職務。

古茅臺一帶所產的酒在西漢時期就作為貢品供皇帝飲用或地方官僚享用,但由於交通不便規模一直很小,乾隆年間開修赤水河航道,茅臺成為門鹽運黔的集散地,到道光年間茅臺地區商賈雲集民夫)門流不息,對酒的需求與日俱增,從而刺激了釀造業的發展和釀酒技術的提高,正如清代大詩人鄭珍所說‘酒冠黔人國,鹽登赤地河”,當時酒的獨特工藝已基本形成。

1915年美國為慶祝巴拿馬運河通航,在舊金山舉行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成義’、“榮和”(華茅和王茅)兩家的酒作為名優特產送展,當時農商部來加區分,一概以“茅臺造酒公司”的名義送出,統稱“茅臺酒”,展會上茅臺酒以其特有的優點征服了各國的評酒專家,被譽為世界名酒,與法國科涅克白蘭地、英國的蘇格蘭威士忌並稱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從此蜚聲中外。獲獎后王茅和華茅為國際金獎的所屬爭執不下,縣商無法裁決,官司打到省府;1918年由貴州省公署下文調處:兩家均有權使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獎”字樣,獎牌由仁懷縣商保存。華、王兩家為慶祝這次大獎各自封壇入窖存酒,在1996年記念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召開八十週年之際國酒人推出了八十年陳釀茅臺酒,其至高無上的品位堪稱國酒之尊。

1946年賴永初在上海設立“永興公司”先後銷售賴茅10000公斤,並利用在重慶、漢口、廣州、和長沙的商號推銷賴茅。“成義”的華茅也在上海、長沙、廣州、和重慶通過文通書局在當地經營,“榮和”的王茅的重慶和貴陽都以“稻香村”號為銷售點,這樣茅臺酒的知名度進一步得以提高;茅臺酒在抗日戰爭勝利後開始在香港試銷,很快被搶購一空。

聞名全球的醬香型白酒茅臺酒歷史由來竟然這麼有趣!

由於茅臺酒銷路好利潤高,清末以來許多資本家都企圖仿製,如遵義的集義酒廠,貴陽的榮昌酒廠等先後到茅臺聘酒師,抗戰勝利後仿製者就更多了,如貴陽的“金茅”、“丁茅”、“王茅”,但都未成功相繼倒閉。茅臺所特有的地形地勢,上壤、水質以及空氣中的微生物造就了茅臺酒醬香突出、優雅細膩飽滿、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的獨特風格,是其它任何地方無法仿製的。

1951、1952年地方政府通過購買、沒收的方法把成義、榮和、恆興三家燒房合而為一,成立了國營茅臺酒廠,從此茅臺酒廠不斷髮展壯大,雖幾經波折仍艱難前進,1977年,總產量達763噸,銷售387.8噸,達歷史最高水平。新中國成立後,茅臺酒得到了國家領導的特別青睞,曾在新中國的外交史上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為國酒,茅臺酒伴隨著新中國一起成長。

茅臺鎮,這個神秘而又古老的傳奇古鎮釀造著一代又一代的神奇傳說,茅臺酒就是那名揚中外、香飄九州的酒林至尊,曾迷倒多少政客文人,在這個有著深厚酒文化積澱的東方文明古國裡茅臺鎮以其特別的歷史背景和迷人的神秘色彩吸引了眾多的歷代名人,甚至成為有些人心中朝拜的聖地。當代諸多著名政治家、社會活動家、藝術家、宗教領袖,如王震、田紀雲、楊波、朱學範、許德珩、陳再道、啟功、伍修權、劉海粟等或參訪茅臺古鎮、或為茅臺酒題辭,其幽幽墨香為茅酒增輝。茅臺酒以其至高無上的品位和國色天香的品質令眾人傾倒,特別是近年茅臺集團推出的陳年窖酒堪稱酒中極品,填補了中國極品酒的空白。對於愛酒和熱衷於酒文化者來說,為能斟上一杯五十年、八十年茅臺陳釀而無比榮耀,並津津樂道。

新中國成立後茅臺酒在國家最高層領導者的關懷和青睞下逐漸顯現出其王者本色,在新中國的外交史上扮演了親善大使的角色;其中傳奇佚事孺幼皆知,噲炙人口。國酒之父周恩來更是傾力推薦,使國酒茅臺飄香世界而譽滿全球,成為世界認識中國的一個窗口和傳播友誼的紐帶。成為東方古老文化的一部分,是東方文明古國的象徵之一。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茅臺酒同樣挑起了把民族品牌發揚光大的歷史重任,茅臺酒在華廈人們心中樹立起了一個神聖而又堅毅的豐碑。茅臺酒在國人心中的認知度和忠誠度牢不可破,並贏得了中國馳名商標第一名的盛譽。茅臺集團為感謝和回報國人的厚愛,勵精圖治、永攀巔峰逐漸把茅臺酒廠建設成酒類行業中的佼佼者,現擁有總資產26.45億元,是國 家特大型企業、國家一級企業、全國白酒行業唯一的榮獲“國家企業管理最高獎一金馬獎”的企業。在繼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奪取金獎之後,又多次獨攬國內國際金獎:蟬聯歷屆國家名酒評比之冠、十四次榮獲國際金獎,萬般榮耀集於一身;王者風範顯露無遺。

聞名全球的醬香型白酒茅臺酒歷史由來竟然這麼有趣!

78年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茅臺酒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相繼開發出43度、38度、33度茅臺酒鄉級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不同口味,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引導了酒廠向公司體制轉變,1997年1月成主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逐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1999年集團公司實現股份化,成立了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60年代大學畢業就來酒廠工作的季克良同志出任公司董事長,袁仁國擔任總經理職務。在白酒行業競爭異常激烈的情況下茅臺集團1999年銷售總額12.06億元人民幣,實現利稅6.38億元,利潤3.01億元,並繼續朝著建設規模效益型和多元化生產的現代企業道路闊步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