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懂得這兩個處世天機,福報越過越大!

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懂得這兩個處世天機,福報越過越大!

《易經》: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一個人的所作所為都是有因果報應的,之所以有大的福報,便是由自己一點一滴善心善行的積累而成的,而之所以有飛來橫禍,便也是由自己的小惡小錯積累而成。

佛教有句話叫:“凡人畏果,菩薩畏因。”大致意思便是:普通人在做事時,往往不會考慮這件事情的善惡對錯,只看重一時的利益,等到事情出問題了,有報應時才懂得畏懼;而菩薩聖人在事情的一開始便會進行考量,有所敬畏,考慮到因果之報。

一個人的禍福運氣,多藏在這四個處世天機中,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懂得時時自省,福報自然越過越大!

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懂得這兩個處世天機,福報越過越大!

一、以度量容人,集福之要術

做人,必要有容人之量,這才是積累福德的要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能如此廣大、遼闊,其原因便在於它能夠容納各種江河湖泊,做人要懂得求同存異,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也要容得下意見不一的人,這樣才能產生碰撞,產生新的想法,否則一潭死水,只會自取滅亡。

一個人的格局越大,才能走得更遠,看得更高。容得下多大的事情,才成得了多大的事業;容得下多少人,才駕馭得了多少人。老話說得好:“讓人三分不吃虧,容人三分無損失”,只要自己把握分寸,寬容不僅讓他人舒心,還能提升自己的修養德行,這也是一種修行,何樂而不為呢?

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懂得這兩個處世天機,福報越過越大!

二、以道德化人,得譽之流長

一個人的榮譽名聲,便在於是否以自己的善行、道德來感化別人。《論語》裡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真正的成功,不僅僅是自己成就,而是讓更多人成就,讓更多人感悟到人生的美好;真正的大善,不只是給別人給予一時的幫助,更重要的是讓更多人有善心、善念。

一個人的力量,總是不足以改變大局的,但若是能夠以自己的一點善心善行,一點道德品質來幫助、甚至感化別人,讓更多人積德行善,方為大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