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交公粮

散文:交公粮

交公粮

我在粮站工作了十八年,其中就收了十多年公粮,和农民老大爷打了十多年的交道。

公粮是通俗称法,其实叫国家定购任务,也就是完国家的农业税收。早先农村鲜有机动车,也少有公路,交公粮是用肩膀一担担挑到粮站的。

每年七月底,或者八月头,已过立秋,粮站和政府就开始着手制定收粮计划,分村到户有序的往粮站交公粮,俗称“秋征”。

每天早上天刚亮,就有人挑着稻子到粮站大门口,门未开,就等在门口排队。早上的天气还是凉爽的,等吃过早饭,就开启升温模式了,热得吓人,我们这地方称之为“秋老虎”。

开始上班了,大爷们早把每担粮食靠着磅秤一字型排好队了。坐在粮袋上,吸着烟等着检验人员和过磅人员。检验人员一到,大爷赶紧全都站起来拥了上去,每个人都掏出兜里的香烟,争着给检验人员敬烟。一张张黝黑的脸上堆满热切的笑意,一双双老茧纵横的手微有抖动,一声声浑厚的问候声扑面而来……

这时你要把大爷的烟都要挨个收下,漏收了一位大爷的烟,大爷心里就不踏实了,心里犯嘀咕了:等会我的稻子会不会通不过检验了呀……

检验人员有一大收稻神器,叫“钎样器”。一带把的长两尺左右的圆柱体,前端尖锐,中间部分开膛,不管你粮袋有多深,在袋底部,或中上部戳进去,再旋转一百八十度,拔出来,里面稻子样品就一览无余了……

散文:交公粮

偶有大爷玩小聪明,把半瘪的稻子,或杂质严重的稻子装在中底部,给查出来了,大爷便一脸尴尬,讪讪的笑,赶紧又从兜里掏烟,忙递……作些不知情的解释,看看没有用,也就挑着担子往整理的区域去了。

最难办的是稻子潮了,水份超标。上午来得早的,还可以在粮站场地出晒。来得迟的,挑回去还得挑回来,太不方便,就放在粮站过夜了,第二天接着出晒。

大爷交公粮不顺,检验通不过,你也要好言告之,语气要和蔼,说明自己的难处,告诉他库里每天都有人打样品,超过标准要受处罚等些软话。你若态度强硬,言语不妥,有脾气大的大爷也会大骂你的,你也会很难堪的……

每个村的最后一天,都有一些有难处的农户,要么家里孩子多了,要么粮食太差了,要么心存侥幸的……在村干部的再三做工作下,最后挑着粮食来到粮站,这时就不要太讲原则了,把粮食先收下来,太差的稻子叫工人整理下算了…

随着国家的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每年的农业税都在减少,最终取消了农民的农业税!交公粮的场景就此成为了历史……

有感于现在明星大腕们的“阴阳合同”闹得沸沸扬扬,当我看到这些有关“偷税门“报道文章,又勾起我对那些年农民大爷交公粮的回忆……

散文:交公粮

(图片来自于网络)

顾问:朱鹰、邹开歧

主编:姚小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