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交公糧

散文:交公糧

交公糧

我在糧站工作了十八年,其中就收了十多年公糧,和農民老大爺打了十多年的交道。

公糧是通俗稱法,其實叫國家定購任務,也就是完國家的農業稅收。早先農村鮮有機動車,也少有公路,交公糧是用肩膀一擔擔挑到糧站的。

每年七月底,或者八月頭,已過立秋,糧站和政府就開始著手製定收糧計劃,分村到戶有序的往糧站交公糧,俗稱“秋征”。

每天早上天剛亮,就有人挑著稻子到糧站大門口,門未開,就等在門口排隊。早上的天氣還是涼爽的,等吃過早飯,就開啟升溫模式了,熱得嚇人,我們這地方稱之為“秋老虎”。

開始上班了,大爺們早把每擔糧食靠著磅秤一字型排好隊了。坐在糧袋上,吸著煙等著檢驗人員和過磅人員。檢驗人員一到,大爺趕緊全都站起來擁了上去,每個人都掏出兜裡的香菸,爭著給檢驗人員敬菸。一張張黝黑的臉上堆滿熱切的笑意,一雙雙老繭縱橫的手微有抖動,一聲聲渾厚的問候聲撲面而來……

這時你要把大爺的煙都要挨個收下,漏收了一位大爺的煙,大爺心裡就不踏實了,心裡犯嘀咕了:等會我的稻子會不會通不過檢驗了呀……

檢驗人員有一大收稻神器,叫“釺樣器”。一帶把的長兩尺左右的圓柱體,前端尖銳,中間部分開膛,不管你糧袋有多深,在袋底部,或中上部戳進去,再旋轉一百八十度,拔出來,裡面稻子樣品就一覽無餘了……

散文:交公糧

偶有大爺玩小聰明,把半癟的稻子,或雜質嚴重的稻子裝在中底部,給查出來了,大爺便一臉尷尬,訕訕的笑,趕緊又從兜裡掏煙,忙遞……作些不知情的解釋,看看沒有用,也就挑著擔子往整理的區域去了。

最難辦的是稻子潮了,水份超標。上午來得早的,還可以在糧站場地出曬。來得遲的,挑回去還得挑回來,太不方便,就放在糧站過夜了,第二天接著出曬。

大爺交公糧不順,檢驗通不過,你也要好言告之,語氣要和藹,說明自己的難處,告訴他庫裡每天都有人打樣品,超過標準要受處罰等些軟話。你若態度強硬,言語不妥,有脾氣大的大爺也會大罵你的,你也會很難堪的……

每個村的最後一天,都有一些有難處的農戶,要麼家裡孩子多了,要麼糧食太差了,要麼心存僥倖的……在村幹部的再三做工作下,最後挑著糧食來到糧站,這時就不要太講原則了,把糧食先收下來,太差的稻子叫工人整理下算了…

隨著國家的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每年的農業稅都在減少,最終取消了農民的農業稅!交公糧的場景就此成為了歷史……

有感於現在明星大腕們的“陰陽合同”鬧得沸沸揚揚,當我看到這些有關“偷稅門“報道文章,又勾起我對那些年農民大爺交公糧的回憶……

散文:交公糧

(圖片來自於網絡)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