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土匪发誓,他又杀了土匪,当他说出誓言的后半句,人们心服口服

王敬则是南朝有名的武将,不过,这个人在历史上最有名的,不是他如何带兵打胜仗,而是他为人的豪迈和治理地方时的智慧与谋略。

王敬则从小放荡不羁,喜欢舞刀弄剑,没事打打架,看看杀猪宰羊,总之,越是武力,他越有精神。这样的人,简直就是一个不安分的小混混。有一次,他和暨阳县吏打了起来。别看王敬则那时候是一介平民,他对县吏毫不畏惧,还不服气地说,小样,别把自己当盘菜,有朝一日我当了县令,看我怎么用鞭子抽你!

和土匪发誓,他又杀了土匪,当他说出誓言的后半句,人们心服口服

县吏气笑了,一口唾沫吐到王敬则脸上,不屑地说,你要当了县令,我就该当司徒了。司徒是三公之一,和县吏之间差着无数个等级。县吏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告诉王敬则,一个好斗的街头小混混想当县令?下辈子投个好胎再说吧!

让县吏打脸的是,后来,王敬则真的当上了暨阳县令,而县吏,还在原地踏步。当得知这个消息,县吏又惊又怕,撒丫子跑了。他怕王敬则报复自己。不过,王敬则没有那么狭隘,他让人把县吏找回来,不但没有惩罚,反而待他很好。

大概,是县吏当时的羞辱激发了王敬则的上进心,才有了他后来的身份和地位。所以,要善待那些看不起你的人。因为他们的出现,你才会克服人性的懒惰,从而激发上进心。

和土匪发誓,他又杀了土匪,当他说出誓言的后半句,人们心服口服

在暨阳,有一群土匪很猖狂,经常打家劫舍,搞得民不聊生。王敬则用擒贼先擒王的策略,先让人联系土匪头子,让他下山谈判。为了让土匪相信自己的诚意,王敬则指着庙里的神仙发誓,决不食言。

人们都说暨阳庙里的神仙很灵验,周围的百姓也都相信它。既然王敬则对神发誓,土匪头子谅他不敢反悔,就很自若地赴约来了。

王敬则在庙中安排了宴会,同时也安排了捕快。宴会上,王敬则以摔杯为号,逮捕了土匪头子。被捆成粽子的土匪头子冲着王敬则大喊大叫:别忘了你的誓言,违背了誓言,你要遭到惩罚的。

和土匪发誓,他又杀了土匪,当他说出誓言的后半句,人们心服口服

只见王敬则呵呵一笑,很轻松地说,我是发过誓,不过,我的后半句是,如果我违背誓言,会送给神仙十头牛作违约金。杀了你,再给神仙送十头牛,这也不算违背誓言啊。

土匪头子傻眼了。他是没听见王敬则的后半句。人家在心里许的愿,怎么会让他听到呢?十头牛换一个土匪头子的命,王敬则这一计真是高明。

王敬则这样的人,如果在大一统的王朝,大概会被归入酷吏传中,而他后来的两个故事,也证明他的确是个酷吏。

和土匪发誓,他又杀了土匪,当他说出誓言的后半句,人们心服口服

在任吴兴太守期间,王敬则的辖区多次出现偷盗抢劫事件。为了制止这种行为,王敬则采取严格措施。有一次,衙门抓到一个小偷,而小偷对自己的偷盗行为也供认不讳。但当时的法律规定,小偷只能处罚,不能定罪。王敬则就让人把小偷的亲戚全部叫到衙门,当着众人的面抽打他。

人都有羞耻心,小偷又疼又羞,心里真是如同打了五味瓶,无地自容。

事情还没有结束。王敬则又罚小偷长期打扫街道,同时告诉他,如果不想扫街,也行,检举以前的同行,让别的小偷替换他。这话一传出,城里的小偷人人自危,生怕被揭发,他们纷纷逃到别处去了。从此,吴兴郡再也没有盗贼了。

和土匪发誓,他又杀了土匪,当他说出誓言的后半句,人们心服口服

王敬则做征东将军时,广州刺史王翼之的儿子有一个小妾姓路,这个女人生性残暴,因为一点小事就杀了侍女。王敬则听说这件事后非常愤怒,他提着刀走进监狱,杀了小妾路氏。

路家人当然不干,自己女儿杀了人,自有法律处置,怎么也轮不到王敬则杀她。

这事一直捅到朝堂之上。皇帝生气地训斥王敬则:人命关天,谁让你杀人的?你难得不懂法律吗?

王敬则不但不认错,反而从容回答,我当然懂法,但我能说出道理来。

和土匪发誓,他又杀了土匪,当他说出誓言的后半句,人们心服口服

这个犟种!皇帝对他也没办法。大臣们也都替王敬则求情。最后,王敬则虽然被赦免,但仍然象征性地惩罚了一下。

王敬则这种杀伐决断的性格,虽然有些偏颇,但满满的正义感,让后人从中看到武将的另类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