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仗擊碎唐朝神話,讓武則天簽訂屈辱條約,更預告了安史之亂!

提到契丹族,想必大多數中國人應該都不會陌生。這個從五代開始到澶淵之盟簽訂為止,折騰了中原王朝近百年的民族和漢族之間有著太多恩怨。其實早在唐朝,契丹族就已經有興起之勢。在武瞾女皇時期,他們甚至還撕破了唐/周帝國那光鮮亮麗的面具。

這一仗擊碎唐朝神話,讓武則天簽訂屈辱條約,更預告了安史之亂!

契丹人

武周篡唐後,全國各地多有心繫李唐而不服一女子統治的,未曾開化的契丹人更是隻服李家的天可汗,對這個牝雞司晨的老婦人毫無好感。此時恰逢遼東饑荒,而當地官員不但不賑濟百姓反而盤剝更緊。實在活不下去的契丹人就在李盡忠和孫萬榮這對郎舅的帶領下舉起了造反的大旗。

這一仗擊碎唐朝神話,讓武則天簽訂屈辱條約,更預告了安史之亂!

李盡忠

李盡忠自號“無上可汗”,帶著手下號稱十萬大軍,四處擄掠。更讓武則天又驚又怒的是,這個和漢族沒半毛錢關係的李盡忠竟然打出了擁立廢太子廬陵王李哲的旗號,要求武則天歸政李家。區區一個蠻夷竟然敢幹預天朝皇室事務,真是豈有此理!

這一仗擊碎唐朝神話,讓武則天簽訂屈辱條約,更預告了安史之亂!

廢太子李哲(顯)

怒不可遏的武則天排出了二十八位將軍帶領號稱二十萬大軍,並且以侄子武三思作為安撫大使,想要一舉把這些契丹人滅族。結果兩軍剛一交戰,周軍就差點全軍覆沒,主將張玄遇、麻仁節還成了契丹人的俘虜。

這一仗擊碎唐朝神話,讓武則天簽訂屈辱條約,更預告了安史之亂!

武三思

這就奇怪了,武瞾不是派了二十多個將領嗎?周(唐)軍戰鬥力不是號稱天下無敵嗎?怎麼就敗給了當時還不強大而且裝備兵力都不如自己的契丹人呢?其實,這場失敗恰恰反映了武瞾只會搞政治鬥爭,對軍事一無所知。

因為軍隊絕不能政出多門,必須統一號令。這二十多個將領資歷都平常,誰也不服誰,上了戰場自然很難形成配合。而那個武三思更是從沒上過戰場,武則天派他來只是想讓他積累政治資本,沒想到反而成了個笑話。

更為可怖的是,此時的周軍已經沒有了能打的將領。裴行儉、劉仁軌等人已經去世,婁師德因為被吐蕃人包餃子也被貶謫,無人可用的武瞾只能把這些二三流的將領拉去充數,結果敗得極慘。更要命的是,此時周軍已經幾乎沒有可用的預備隊了。

這一仗擊碎唐朝神話,讓武則天簽訂屈辱條約,更預告了安史之亂!

威震西域的裴行儉

無奈之下的武瞾只好下令從各地官私奴之中挑選身強體壯練過武的,由官府出錢贖身編入軍隊。而在主將的選擇上,武瞾還是惦記著給自己的侄子撈好處,撤回武三思又換上一個武攸宜。周軍的前途,似乎已經可想而知。

這一仗擊碎唐朝神話,讓武則天簽訂屈辱條約,更預告了安史之亂!

影視作品中的武攸宜

然而峰迴路轉,天無絕人之路。孫萬榮夜襲檀州,結果被守將率領數百敢死隊打退。不久李進忠暴亡,東突厥又趁機狠狠幹了他們一把。武瞾相信,收拾這股子叛軍只是時間的問題。

可孫萬榮並不是省油的燈。短暫的失敗並沒擊垮他,很快他就收拾殘兵偷襲冀州,殺了刺史還擄掠了數千人口。武瞾聞訊大怒,派出她能派出的最後的名將、兵部尚書王孝傑統領十七萬大軍,誓要一舉攻滅契丹。可惜立功心切的王孝傑剛上戰場就中了埋伏,周軍再次全軍覆沒,其本人也力戰而死。

這一仗擊碎唐朝神話,讓武則天簽訂屈辱條約,更預告了安史之亂!

孫萬榮擊敗這股周軍後,馬不停蹄地拿下了幽州,並展開了報復性的屠城。消息傳到京城,已經可以被定性為軍事白痴的武瞾還是護著武家人。這一次她選定的主帥,是比武三思、武攸宜名氣還臭、除了欺負老百姓啥也不會的武懿宗。他帶領二十萬大軍面對幾千契丹騎兵就腳底抹油,結果身後趙州的百姓全部慘遭屠城。

這一仗擊碎唐朝神話,讓武則天簽訂屈辱條約,更預告了安史之亂!

武懿宗

這時突厥人又不失時機地來找武瞾要好處了。已經被契丹人揍得生活不能自理的武瞾只能同意了突厥人所有條件,包括歸還所有突厥逃民、割讓單于都護府的土地、提供綢緞農具等生產用品等,以期換取突厥人的軍事援助。

逼著武則天簽下這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後,心滿意足的突厥人便履行承諾向契丹人發動進攻。他們趁著孫萬榮一股勁南下的時候,打掉了孫萬榮的老窩並且屠殺了所有契丹人。老窩被抄了還不算,與契丹一直睦鄰友好的奚族人也倒向了周軍,孫萬榮的末日終於到了。不久,敗得只剩幾個家奴的孫萬榮在休息時被家奴砍掉腦袋,首級被送到了京城。

這一仗擊碎唐朝神話,讓武則天簽訂屈辱條約,更預告了安史之亂!

韓國影視中的孫萬榮

這一場公元七世紀末的契丹叛亂,儘管最後以中原王朝慘勝告終,但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都讓人著實心寒不已。那個曾經橫掃亞洲的唐帝國,在武瞾孜孜不倦地折騰下,名將凋零而士兵羸弱。李世民時代威震四夷的天可汗的榮光,到了武瞾手裡竟然變成了要向突厥人屈辱求援。

這一仗擊碎唐朝神話,讓武則天簽訂屈辱條約,更預告了安史之亂!

這一場叛亂,也是從李唐立國以來所遭遇的最嚴重的少數民族叛亂事件。唐帝國的聲望和國力,都因為這一戰而逐漸呈現下滑之勢。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儘管不久以後就有李隆基的“開元之治”來續命,卻終究無法避免諸如安史之亂的危機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