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星巴克,“小蓝杯”是互联网咖啡的未来么?

喊着"打败星巴克"的口号,瑞幸咖啡以互联网"烧钱"的玩法迅速贴近用户。因此,其最大卖点也是冲着星巴克而来,号称提供比星巴克咖啡更高品质的现磨咖啡,还有专业外卖服务。也因此,瑞幸咖啡铺设门店的速度非常惊人。项目成立短短几个月内,已在全国开出500家左右的门店。

叫板星巴克,“小蓝杯”是互联网咖啡的未来么?

5月15日,瑞幸咖啡发布《致星巴克的一封公开信》,表示公司在近期业务发展中,不仅遇到了星巴克对供应商频繁施压要求站队的情况,星巴克同时与很多物业签订的合同中存在排他性条款,并直指星巴克涉嫌垄断,称已委托律所将正式提起诉讼。此事件将瑞幸咖啡一度推到风口浪尖。

叫板星巴克,“小蓝杯”是互联网咖啡的未来么?

瑞幸咖啡似乎并不掩饰自己的野心。除了在咖啡品质上选用上等阿拉比卡豆对标星巴克,更是猛挖星巴克的员工,给一些中高层管理岗位开出了星巴克同岗位的3倍薪水。舆论上,创始人钱治亚更是多次公开表示,瑞幸咖啡的目标是在中国超越星巴克。

叫板星巴克,“小蓝杯”是互联网咖啡的未来么?

瑞幸咖啡一共开有四类门店,包括旗舰店、悠享店、快取店和外卖厨房店。目前,悠享店和快取店的总数为294家,外卖厨房店的数量为231家,厨房店占比达到44%。而根据战略规划,未来外卖厨房店的比重将逐渐下降,最终不会超过15%。另外,了解到用户的习惯不会一下子改变,瑞幸咖啡为仍需要"第三空间"和实体空间交互的用户开了悠享店。而占地规模更大的旗舰店则以丰富的场景起到了很好的品牌效应。

叫板星巴克,“小蓝杯”是互联网咖啡的未来么?

如果把星巴克比作一个中年人,要撼动已经被锁定的老用户群是很难的。瑞幸咖啡希望瞄准年轻的一代,也就是中国的85后和90后。希望牢牢抓住他们对于本土品牌的认同和同时又不失"逼格"精神。从目前的反馈看,通过汤唯代言的模式,瑞幸成功解决了品牌的问题。而这一代人,生长于互联网时代和共享经济之中,对洋品牌没有天然的好感,线上交互也在生活中占有更大的比重。因此,他们更容易接收互联网咖啡的传播和消费模式。


叫板星巴克,“小蓝杯”是互联网咖啡的未来么?

瑞幸咖啡在打折和吸引客户方面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其推广方式类似于拼多多,即注册送一杯咖啡,邀请一位朋友成为新用户再送一杯咖啡。搭配以买二送一、买五送五的获客方式,使得用户数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裂变式增长。背靠微信生态的连咖啡,也是通过微信分享收获了大量用户。不过,瑞幸咖啡直接把互联网、电商等领域的此类"烧钱"经验放到咖啡这个细分领域上,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有待观察。

叫板星巴克,“小蓝杯”是互联网咖啡的未来么?

瑞幸咖啡在短时间内积攒了大量的客户人群。但是,把互联网新零售模式垂直引入咖啡行业之后,企业规模极速扩张带来的经营难题,或许才是瑞幸咖啡真正需要面临的挑战。相比星巴克多年的口碑积淀和咖啡制作经验,瑞幸咖啡就显得"年轻"许多了,其在咖啡人才的储备和文化积累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叫板星巴克,“小蓝杯”是互联网咖啡的未来么?

咖啡这个"小而美"的市场,2015年达到700亿的规模,2017年全球咖啡市场的消费增速仅为2%的大背景下,中国咖啡消费增速高达15%,一些城市甚至达到了30%左右。相关机构预测,到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有望达到万亿级。

叫板星巴克,“小蓝杯”是互联网咖啡的未来么?

就一杯摩卡咖啡而言,"小蓝杯"原价相当于星巴克的80%,使用"1.8折"优惠券后可低至4.8元。小明很清楚,当一个商品低于成本的时候,要么有问题,要么就是有人买单。瑞幸疯狂扩张的背后是其"砸10亿元培育市场"的"烧钱策略"。

因此,瑞幸咖啡想要超越星巴克,在文化积淀和口感的追求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互联网新零售思维在咖啡行业的应用要警惕不能把新零售味的咖啡变成一场"烧钱"游戏,而最终把咖啡的本味弄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