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离量产还差一个供应链,首富许家印亏的起吗?

编者按:在特斯拉忙着私有化之际,“沙特考虑藉增持特斯拉布局电动汽车产业”“恒大法拉第未来揭牌,目标年产 500 万辆”等新能源汽车产业消息也纷纷露出。而作为一个新产业,这些年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历经了很多拐点,深陷争议。新能源汽车是否代表着行业未来?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是发展的必然还是另有博弈?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为何难建立?

新能源汽车离量产还差一个供应链,首富许家印亏的起吗?

凯盛专家:Kimixuyijun,15年以上汽车行业工作经验,有全球数个一线汽车零部件公司的工作经验,10年采购供应商项目管理,擅长供应链质量管理,在行业内有丰富的供应商资源与管理经验。

今年上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量为41.3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94.9%。销量上,1-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1.2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11.5%。

但这份成绩单,其实要从新能源汽车集中爆发的2015年说起。自己2015年以来市场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新能源汽车全新品牌,而蔚来、爱驰汽车、威马、国能等等国内传统自主品牌也逐步转型新能源,就连互联网巨头也开始投入资金运作品牌新能源汽车,最终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了井喷状态。

新能源汽车离量产还差一个供应链,首富许家印亏的起吗?

趁雾霾有了发展机会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国家跟随主流国际汽车厂商制造趋势,鼓励创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推出利好政策。第二,在企业发展上,需要引入新平台新技术。

据了解,世界上除去美国之外,部分欧盟国家以及逐步颁布了停售传统汽车的年限时刻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则早在21世纪初就推出了一些油电混动技术。所以,从整个世界发展趋势来看,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可行的。从国家层面来说,从2009年金融危机以后,后时代经济层面尤其是一些新颖的消费上一直稀缺。而新能源汽车厂商主打高配置低消费,恰好能弥补上这一空缺。

所以,为了推动新能汽车,国务院发布实施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其中在增值税税率调整为13%、企业纳税可按研究开发费用的100%加计扣除、购买新能源车型可享受5万或6万的购置补贴。在这样一个政策利好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从幕后走上了前台。

从企业发展来看,目前新能源汽车品牌设计设计平台基本上都是借用或者延续传统汽车厂商为主,除去动力总成改动外,基本没有改变。对汽车产品而言,市场更多希望企业能够注入一些新元素。

但在一片向荣的形势下,从传统汽车制造业延伸到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必然还是另有博弈,这个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电池和烧钱的难题

纯电动时代的发展,表面看来是符合全球节能减排的一个趋势,对于可以解决一部分出行成本问题;对于一些新科技、新研发来说,也可以解决更多的一些社会发展需求;从国家战略上看,能降低对原油的依赖性。

但是技术电池回收售后、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电池寿命等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有很多。对此,丰田汽车董事长内山田竹志曾表示,如果快速普及纯电动汽车,那么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亏损,丰田也一样。我们将以刚刚满足中国环保车政策等规定的数量推进普及纯电动的蓄电池,容量,必须达到混合动力车HV的一个五倍左右,普瑞斯PHE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蓄电池容量仅为混混合动力车的三倍,但仍为成本增加而苦恼!

所以从电池技术问题和成本来看,从传统汽车制造业延伸到新能源汽车发展其实是另有博弈。新能源汽车这条路其实并不好走,一路走来掌声和嘘声同行。

除了电池技术问题,“烧钱”也是新能源汽车公司要面临的难题。游侠汽车董事长曾算过一笔账:打造一个可以持续量产的新能源汽车公司,起码需要120亿人民币,而完整的供应链则需要200亿人民币左右。可见一个新能源汽车公司,烧钱规模之大,又岂是普通公司能够承受的。

所以大家才会看到很多公司到现在仍然在不断寻找合适的融资渠道以及相关利益方。事实上想打造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也并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供应链中都是新需求

与传统汽车的“三大件”不同,由“电机、电池、电控”组成的“三电”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包括人车交互等新型智能网联系统,这些都是由新能源汽车产业催生出的新的需求。

但由于新能源汽车起点比传统车企晚很多,所以新能源汽车售后网络以及售后基础建设基本上都是零基初期,售后所涉及到的采购供应链搭建更是少之又少。区别于售前零部件的定价基础在于零部件的设计,以及产量上,售后的零部件设计研发团队还处于一个摸索的一个阶段。

而且国家的政策与企业战略建立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一个时间,这部分成本目前还没有企业能够明确地估算出,也是处于边工作边进行整理以及经验的积累当中。而零部件稀缺、成本过高的问题,这对供应链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跟传统汽车合作吧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这样一个新行业,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建设上寻求与传统车企之间的资源共享是一个不错的方向。江淮汽车给蔚来汽车进行代工就是个不错的先例,让新能源汽车这厂商之间以及与新能源汽车车企与传统汽车车体之间资源共享。这样合作的直接好处就是节约了成本、研发空间。

具体来看:新能源汽车在管理方式、经营上更灵活,而传统车企存在的优势在于一些比较成熟的设计以及公司运营经验。这时新能源车企可以成立一些独立的供应链管理小组与传统车企共同分享供应链以及供应商管理,分享成本上的降价红利,分享在采购供应链上的经验和采购渠道等等。新能源车企还可以定期进行运营模式研讨,并找到与传统进行合作的机会。

此外,新能源车企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一些采购供应链渠道或者一些全新的设计,帮助整现有的传统车型在一些零部件上进行优化性设计。比如说把全铝车身,这些带有专利性的设计与传统车企的一些零部件厂商、整车厂进行合作,以此在一个行业内更好的进行资源互享。

当然,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打造,不仅仅需要车企公司的努力,更需要业内所有新能源车企公司的共同努力。在新能源汽车目前存在交付和应用上不那么被看好的情况下,应该抓紧时间能够从自身开始逐渐改进。

投稿/媒体合作 |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