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是物質上無微不至的關照 精神層面的教導更重要

如果時間倒回10年前,估計教育的概念並沒有多少人重視,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如今的教育早就成為了關鍵點。那如何正確培養自己的孩子呢?

教育孩子不是物質上無微不至的關照 精神層面的教導更重要

對此有網友表示稱,昨天在操場跑完步,往回走,遇到一對祖孫也往回走,孩子滑著滑板車,大約4-5歲,邊滑邊對奶奶說:"我也累了!"奶奶斬釘截鐵的回答:"這點事怎麼會累,不至於!我們大人還沒有累呢,你小孩怎麼會累?不至於!"然後孩子就沒有話了。

教育孩子不是物質上無微不至的關照 精神層面的教導更重要

在旁邊無意中聽到這段對話的我百感糾集:教育孩子如履薄冰,對孩子的愛未必能換來孩子健康的成長。在這次偶遇中,這個奶奶的回答顯然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剝奪了孩子自我感受能力,讓孩子懷疑自己的判斷力,以為自己的感受是不準確的;他如果完全聽從奶奶的判斷,則培養了巨嬰的思維習慣。

教育孩子不是物質上無微不至的關照 精神層面的教導更重要

妨礙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人際交往以互相表達信任為基礎,這種對別人感受完全質疑的態度,不利於良性交往環境的培養,孩子如果養成這種社交習慣,生活習慣,怎麼能夠順暢的在社會生活中中游刃有餘呢!這個事件中,奶奶可能非常愛孩子,她花一下午的時間,在降溫大風中陪孩子在操場玩耍,但卻沒有精神上對孩子進行正面引領。

作為一個母親,如果是我的兒子,那麼我會這樣:蹲下來與孩子眼睛平視,1、"兒子,你感覺到累了,是嗎?"真誠的接受孩子的感受,讓孩子相信自己的判斷,自己的感受是正確的;2、"兒子,雖然我們累了,但如果我們再堅持滑一會,就能回家吃飯休息了,你的身體雖然覺得累了,但是他們還躍躍欲試要求接著滑,他們在說我還可以呢!"鼓勵孩子自己在困難面前,在辛苦面前,再堅持,順利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