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14歲那年被生父囚禁,並揚言要打死她

張愛玲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有成就的一位女作家,不僅她與胡蘭成的關係一直被公眾討論,她與自己的父母之間也多有間隙,不像一個正常的家庭。因此,張愛玲小說中的父子母女關係常常是扭曲的,這也是她與父母親關係不好的一個投射。

張愛玲14歲那年被生父囚禁,並揚言要打死她

01

顯赫家室與苦難童年

張愛玲很少談論自己的身世,可是她確實是實實在在的貴族出身,她曾外祖父是李鴻章,外祖父是張佩綸,生母是長江水師提督的後人,繼母是當時國民總理孫寶琦的女兒。

當張愛玲出生的時候,他們家已經是貴族沒落,父親吸食鴉片,並不正經找份工作,每天還是看四書五經,詩詞歌賦,過著遺少的生活。母親是一位進步青年,無法忍受丈夫(張廷重)的腐朽墮落,和他的妹妹出國留學。她的繼母來了以後,也每日吸食鴉片,對張愛玲和其弟弟張子靜時常侮辱與虐待。

張愛玲在散文《童言無忌》中說:“有一個時期在繼母治下生活著,揀她穿剩的衣服穿,永遠不能忘記一件黯紅的薄棉袍,碎牛肉的顏色,穿不完的穿著,就像渾身都生了凍瘡;冬天已經過去了,還留著凍瘡的疤——是那樣的憎惡與羞恥。

在張愛玲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雷峰塔》中,繼母有肺結核,她把自己的杯子給弟弟喝水用,弟弟最後被傳染上肺結核身亡。不過,現實生活中雖然張愛玲的弟弟活了很久,但是姐弟感情非常薄淡,在張子靜非常貧困的時候,張愛玲都不曾有任何幫助與來信。張廷重給還是幼年的他們請私塾先生,不允許他們進新式學堂。張子靜從小就逆來順受,事事聽話,可張愛玲有反骨,當她母親和姑姑回上海的時候,她總愛跑到他們那裡去,母親黃逸梵讓她學繪畫,學鋼琴,希望把她打造成一個真正的淑女。

張愛玲因為感覺達不到母親的要求,時常覺得自卑。另一方面因為黃逸梵常年出國,她也覺得母親非常生疏,就連牽手,她都覺得是“一種生疏的刺激性”。

張愛玲14歲那年被生父囚禁,並揚言要打死她

童年張愛玲與弟弟

02

禁閉與出逃

有關這一次的禁閉與出逃,是張愛玲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當時日本人進攻上海的時候,她晚上聽見炮聲無法入眠,便到母親家住了兩個星期,回來以後,她的繼母責備她沒有報告,張愛玲說已經和父親說過了,繼母說:“出去了也沒告訴我,你眼裡還有沒有我。”隨後便打了她一巴掌,張愛玲想還手卻被老媽子攔住,繼母反而惡人先告狀,和張廷重說張愛玲打了她。“他噼啪兩下給了她兩個耳刮子,她的頭偏到這一邊,又偏到那一邊,跌在地上。”,“她在風車帶轉的連續擊打下始終神志清明,胳膊連著拳頭,鐵條一般追打著她。”並且張廷重揚言要打死她。

當時張愛玲想到了要去巡捕房報案,但是她怕巡捕房會“予以飭回,著家長嚴加管教” ,另外她認為母親並不願意讓巡捕房知道家裡是抽鴉片的。後來她被關進一個屋子裡。保姆有時給她送飯,陪她呆一會兒。

“我生在裡面的這座房子突然變成生疏的了,像月光底下的,黑影中現出青白的粉牆,片面的,癲狂的……樓板上的藍色的月光,那靜靜的殺機。

”這便是張愛玲當時的感受。後來她得了痢疾。張廷重不給她藥,不請醫生。

張愛玲一病就是半年。她都懷疑自己要馬上死掉了。“她死了會在園子裡埋了,兩隻鵝會在她身上搖擺踱步。她生在這座房子裡,也要死在這裡?想著也覺得毛骨悚然。”

其實她一直有想要逃出去的願望,等到她身上好一點,向保姆要來望遠鏡佯裝是悶得慌想要看風景,又套出巡警的換班時間。她找準時機,用望遠鏡看到路上沒有行人,挨著牆根一步步摸到鐵門邊,拔出門栓,逃了出去。“當真立在人行道上了!沒有風,只是陰曆年將近的寂寂的冷,街燈下只看見一片寒灰,但是多麼可親的世界呵,我在街沿急急地走,每一腳踏在地上都是一個響亮的吻。”

張愛玲14歲那年被生父囚禁,並揚言要打死她

張愛玲的姑姑與母親

她逃走以後住到母親家,開啟了另一段小心翼翼地生活,再也沒有回過那個舊氏家庭。

她的繼母也全當她死了,把她的東西分給了旁人。

如果當年她沒有做出這般英勇的出逃,那麼我們也看不到張愛玲的傳奇世界了!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張愛玲的家庭可以說是很不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