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線城市房價已達頂點,這時候買等於扔錢

在過去的兩三年間,“去庫存”成為了樓市的比較核心的關鍵詞。時至今日,在6月底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庫存戰役”取得圓滿成功,可以告一段落了。依據就是目前三四線城市庫存水平已是十年來最低點。於是有人預言,三四線城市房價要漲了。

三四線城市房價已達頂點,這時候買等於扔錢

而隨著棚改貨幣化的叫停,關於三四線城市的房價走勢產生了多數言論,大部分都指向“三四線樓市要涼”,因為過去的棚改貨幣化一直是三四線城市樓市的支撐,如今斷了這條大腿,這些樓市怎會不涼?

兩種觀點相互矛盾,又很難說服對方。的的確確,這兩點都在無時無刻影響著房價的走勢。但我想說的是,一直的觀點都是如此,無論政策如何改變,房價一定是市場決定的,而市場價格則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的。

過去我們都學習過一種經濟知識,社會勞動時間決定價值,但在表現形式的價格上則是由供需關係來影響。即,供不應求則價格上漲,供過於求則價格下跌。儘管全國範圍的調控很嚴格,力度很大,但根本上是解決不了房價問題的。或許限購限貸是一種調控供需關係的舉措,但這並不是根本的,因為人口是流動的。

如果一個城市的人口是固定的,那這個城市將沒有未來。我國目前城市化水平還很低,儘管城市化進程很快,但由於人口基數和地域發展水平不均的原因,城市化水平相比於歐美很多國家處於比較低的水平。因此,城市化的進程不會中斷。

那人口的流動就一直存在。為什麼一二線城市的房價越調越高?調控有問題嗎?問題不大,或許存在部分政策的滯後性,但它決定不了房價的漲跌。其根本原因還在於一二線城市對人口的吸引力較大,特別是對年輕人的吸引力。

一二線城市,城市化水平高,工作環境優越、薪資水平高;生活便利、娛樂文化豐富等等。這些城市對人口有著天然的吸引力,因此人口是不斷增長的。而城市擴張水平低於人口增長水平後,房價自然會上漲。

反觀三四線城市,人口一直是處於流失狀態的。加上為了跟上城市化進程,不斷擴張,反倒提供了更多土地供應。人口越來越少,而土地(房子)越來越多,價格自然上不去。甚至不少三四線城市規劃好的新區、新城,都成了無人的“鬼城”。

這個時候如果還想因為不限購,而去三四線城市做房產投資,那錢財終將石沉大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