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關係是制度問題還是觀念問題?

用戶4474589971


如何破解緊張的醫患關係?

一、目前醫患關係緊張的五大根源

1、醫療資源分佈不均勻,是造成醫患關係緊張的制度根源

“中國80%的患者分佈在農村,而80%的優質醫療資源卻集中在城市”。這種矛盾直接導致了人們的看病難、看病貴,也是醫患關係緊張的制度根源。

中國城市醫生是世界上工作最勞累的醫務群體之一。每年大量的基層患者湧入大城市就醫,相對較大的工作量導致醫生疲於應付。據中國最大的醫學學術交流網站“丁香園”一項調查顯示,中國醫師“醫不自醫”現象突出:超過四分之一的醫生存在心血管疾病風險,35歲以上男性醫生高血壓患病率是健康人群的兩倍,七成以上醫生患有不同程度的頸椎腰椎疾病。

從醫30年的山西省兒童醫院血液科專家郝國平說:“壓力是潛意識的,多年來做夢夢見的不是家人,都是診斷不完的患者。”

2、公立醫院公益性逐漸淡化、商業性日益濃厚,是造成醫患關係緊張的體制根源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資越來越少,據有關部門統計,政府投資僅僅佔醫院經營成本的20%, 所以造成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越來越淡化,僅僅是佔總人口4.7%的公職人員,特別是高幹的福利。盈利行為越來越強化,醫生護士的工資都要靠自己掙,特別是從醫療藥品、醫療器械裡掙。過度檢查、過度治療、高價治療就應運而生、順理成章,從而越來越加劇了患者的不滿和抱怨。

比如:

醫院口腔科一顆售價2500元的純鈦烤瓷牙出廠價只需16元;

一個國產心臟支架出廠價不過300元,可到了醫院便成了23000元;

一個進口心臟支架,進貨價不過760元,到了醫院便成了38000元;

當然這其中的利潤不是醫院一家賺取,多數還是被中間商、藥販子層層剝取。

本應該是救死扶傷的人民醫院卻成為獲取暴利的吸百姓血吃百姓肉要百姓命的魔鬼醫院,醫患關係能不緊張嗎?病人在醫院不是病人,而是待宰的羔羊,病人在醫生眼裡不是急需人道關懷的弱者,而是千方百計賺取工資、獎金的客戶。

醫院暴利傷民必然導致百姓暴力傷醫,這是無法避免的因果報應關係。一個醫生配一個警察,也無濟於事。

3、患者期望值無限,醫生診治疾病的能力有限,是造成醫患關係緊張的客觀根源

患者對疾病的診斷率和治癒率知之太少,人類所面臨的所有疾病只有約四分之一可以找出病因,其中又有約十分之一可對因治療,其餘只能對症治療,醫生不是萬能的,治療不是全能的。但患者心情是我的病因醫生一定能找到,而且醫生一定能治好。所以,對四分之三沒有找到病因的患者來說,對十分之九隻能對症治療的患者來說,對醫院治療水平不滿意是自然的,對醫護人員的服務水平不滿意是必然的,醫患發生糾紛也是當然的。

據中華醫學管理學會統計,自2002年9月《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實施以來,中國醫療糾紛的發生率平均每年上升了22.9%。一些受訪人士坦承,醫患關係惡化和頻發的暴力事件讓醫生心理負擔很大,變得更加小心謹慎,對一些年齡大、手術風險大的患者有時更願意推薦保守治療。而這讓中國年輕一代開始重新審視醫生這一職業。表現最為突出的是,中國已經出現“醫不過二代”現象——據媒體公佈的最新醫師執業狀況調查,中國78%的醫生不希望子女從醫。

4、醫生缺乏仁愛之心,追逐盈利的商人意識太濃,是造成醫患緊張的主觀根源

醫者仁心、懸壺濟世,是醫生崇高的道德修養,目前公立醫院的現行體制,不僅使醫生蛻變成沒有仁愛之心的兇醫,而且還變成唯利是圖的商人。醫生的雙重人格、雙重身份、雙重任務,使醫生越來越感到身心俱疲,特別感到心累,天天感覺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如走刀山。醫生有醫德,個人收入就減少;醫生沒有醫德,個人收入就增加。就是這個醫德與利益糾結的悖論,經常在撕裂著醫生的靈魂。造成醫生人格分裂,醫生不像醫生,商人不像商人。遇見熟人,醫德就暫時戰勝利益,成為救死扶傷的仁醫;遇到生人,利益就泯滅醫德,成為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商人。這就是為什麼現在人們看病千方百計尋找認識的熟醫生,如果找不到認識的熟醫生,患者就心甘情願送紅包賄賂醫生的根本原因。

在溫嶺殺醫事件中受輕傷的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喉科醫生王偉傑表示,他能理解患者看病的著急心情,“醫生都想把病看好,但該醫院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醫生表示,他們在譴責兇手的同時也在反思當下醫患關係。“病人覺得花了錢就一定要把病看好,而有的醫生有時也缺乏對病人的同情心,加上壓力大難免會有冷漠時。”這位醫生說,“缺少情感交換的看病會導致雙方成對立面。”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2014年3月5日在人代會廣東代表團討論會上發言說:醫改成功與否的標準看看病難看病貴有沒有改變,醫患關係有沒有改善,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有沒有提高,若從這三點來判斷,這幾年的醫改並沒有得到改善。

鍾南山說:“我特別在開會以前選擇了廣州市所有的三甲醫院來看,醫生的平均收入2012年帳面上是41077元(每年),但是醫生的實際收入(包括各種補貼)合計是176320元,2013年帳面的收入工資是46012元每年,實際收入2013年提高到19萬元多”

5、社會道德淪喪,患者缺德、或者患者家屬缺德,是造成醫患糾紛緊張的社會根源

醫鬧是 目前社會道德淪喪在醫患關係中最突出的表現——不管醫院有沒有責任、不管醫生有沒有盡心,只要不符合患者的心願、家屬的意願,要麼罵罵咧咧,要麼大打出手,要麼傷害醫生、護士,甚至殺害醫生、護士。所以說,醫鬧不僅僅是一個道德淪喪的問題,而且是蓄意鬧事、故意傷害、任意侵害的犯罪問題。

二、如何破解醫患關係緊張的五大根源呢?

1、通過加強縣級醫院建設,逐步緩解 看病難的制度根源

縣級醫院是城鄉結合部,是中國80%患者首診的醫院,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第一、縣級醫院要用優厚的物質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第二、縣級醫院要用優質的管理制度激勵人才、培養人才;

第三、城市醫院要定點聯繫縣級醫院臨床培訓人才、指導人才。

2、通過加大政府投入,醫療體制的改革,徹底解決公立醫院商業化的體制根源

改革開放40年以來,農村改革最成功,因為農村改革是從土地裡面刨糧食——解決了中華民族5000年來老百姓食不飽肚衣不裹體的窘境!

改革開放40年以來,醫療改革最失敗,因為醫療改革是從患者身上刮金錢——救死扶傷的醫院變成吸血吃人的地獄,仁醫醫心的天使變成商人謀利的魔鬼!是醫院的盈利體制,醫生的賺錢壓力把天使一步一步逼成魔鬼!

本來醫患雙方是同一個戰壕的“戰友”,應當共同面對唯一的“敵人”——疾病。

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正確理解的醫患關係本質是——醫患同源,醫患是一家,醫生和病人同是藥品和醫療器械的用戶,醫生和病人不是商人和客戶的關係。因為病人不具備醫療知識,沒有能力自主選擇用藥和用器械,不能離開醫生獨立成為藥械的用戶;醫生不是“藥販子”,醫生開藥不能為了賣藥賺病人的錢。以“市場化”為謊言藉口的舊醫改,讓醫生成為賺病人錢的商人,不僅不是真正的市場經濟,而且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荒唐鬧劇。

世界通行的解決醫患矛盾根本出路是全民醫保,是國家“買單”醫療費,徹底消滅醫患對立的根源。

第一、 醫生、護士和公務員、教師工資待遇大致相當,或者略高於公務員、教師,統統納入財政預算由國家統一購買醫生的醫療技術、護士的醫療服務。

第二、醫院的醫療設施、醫療器械、醫療藥品政府統一採購,醫院免費使用,使醫療衛生真正成為全民福利事業,而不僅僅是少數公職人員、極個別高幹的福利特權。

第三、醫療器械、醫療藥品是人命關天的商品,應該由國家統一研發、統一生產、統一經營,統一價格、統一派送、統一結算。徹底把私人藥廠、藥品販子趕出醫藥市場,簡化醫藥流通市場——工廠與醫院直接供貨、無縫對接!

第四、要把醫療器械當槍枝一樣嚴格管制,要把醫療藥品當子彈一樣嚴格管理,不容許私人生產和經營任何醫療器械、醫療藥品。

第五、私人醫院可以開辦,特別是那些美容項目、保健項目等等,但是不能通過買藥賺錢,因為藥品還是由國家統一生產、統一經營、統一價格、統一派送、統一結算的。也就是說, 公立醫院與私人醫院的唯一區別就是,公立醫院由國家統一購買醫生的醫療技術為公眾免費服務,私人醫院由群眾自己購買醫生的醫療技術為個人有償服務。

3、通過醫療科學技術的進步,逐步解決醫生診治疾病能力有限的客觀根源

患者期望值無限,醫生診治疾病的能力有限的矛盾是醫患關係的基本矛盾,不可能一勞永逸的解決。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療技術的進步,這個基本矛盾會逐漸緩解。

4、通過醫德教育、醫風的整頓,逐步解決醫生缺乏仁愛之心的主觀根源

醫生也是人,是人必須要有仁義禮智信的做人道德品質,醫生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應該比一般人更具有高尚的醫德、嚴謹的醫風、崇高的使命、天大的責任。

5、通過弘揚儒家做人文化、泛愛文化, 慢慢消除醫鬧的社會根源。

通過全社會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仁義禮智信做人文化的教育,儒家推己及人泛愛文化的教育,使人人普遍具備仁義禮智信的做人道德品質,使人人具有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泛愛思想,從而才能慢慢消除醫鬧的社會根源。

綜上所述:

醫療制度改革重點:

第一、加大政府投入,不能讓醫院為盈利而焦慮;

第二、注重疾病預防,不能讓醫生為沒病人而熬煎;

第三、強化醫德醫風,不能讓醫生、護士成為唯利是圖的商人、草菅人命的罪人;

第四、嚴厲打擊醫鬧,不能 讓醫生、護士成為打罵、傷害、甚至殺害的對象。


董海發


醫患關係是制度問題?還是觀念問題?

醫患關係是觀念問題。醫患關係在正規醫院,從來是對等閉環下的合諧關係。由於認知理念,在差異化的比對下,發生的個案,不要妖魔大化它。國大,醫少,病人多,這是常態,醫患關係在這個常態下正常,有序的運行,不必在醫患關係上做文章。

人們看病療傷,不必用,醫保,農保…,正常的看病流程,來對待醫生。要把看病當作一次正常的健康消費理念來對待醫生。所有的一系列醫患不愉快關係,就沒有生存的力量。人們可以旅遊,請客吃飯,奢侈品消費…,花大把的鈔票,而看一次病,超出醫保的範圍就有不悅,一次普通的健康消費,超岀醫保範圍的正常資金支出,讓給你治病疔傷的醫生心身受傷。要改變看病是醫保,農保…,支出受限後的,—次身體健康的正常理性消費支出。才能讓醫患關係正常化。

醫療知識普及理念上的差異化,不對等的對撞,讓所有對撞下的火花全濺在醫生身上。現代商業化的社會,高速發達的醫療產業,全新高科技治療疾病的手段,嶄新的治病方法,在醫院通過醫生得以實施。舊時的看病免費時代,早以不復存在。看病並非吃藥打針那麼簡單。高科技,數字化,大型醫療撿測治療設備的介入,精密儀器…的支持,讓看病療傷有了翻天復地的變化,這些所有變化,都必須有龐大的資金來支撐它,看病貴,我想你也明白了吧。

現代醫院,大平臺,大數據,與院內各分支平臺接囗數據對接,資源共享,數據運用通用,醫院法律,院規,為醫患保駕護航,醫生不斷用嶄新的醫療手段,豐富的臨床經驗,面對千奇百怪,繁雜,疑難,善變…,的各種疾病,正確明白的確診它。還需要科學醫療撿驗,影像…,來佐證他的診斷是正確的,醫生是人,不是神。讓病人緩解,治癒,健康的活著走出醫院,是所有醫生的初心。他所做的一切,不要被誤解為過度治療。這就是我對醫患關係是觀念問題的回答,歡迎點評。





小天使FB


醫患關係如此緊張的背景下我覺得有必要引導大家從一個側面去看待究竟是觀念還是制度的問題。

一、古代社會的醫學屬於三教九流,大家多是不認可的,為什麼呢?因為有病大多數都是去乞求神靈,醫學來說還是處於大家不太接受的階段,而且療效有很多不確定性,所以大家都不在乎醫學,不覺得醫學能有多好,更不會去期望我去看郎中,肯定能治好我。

二、現代社會的醫學經過幾千年的沉澱發展,已經能治癒或延緩大多數疾病,已經形成大家常識裡面的觀念。現代人去看病,總是會抱著我去看醫生,醫生肯定能給我治好病,好歹給個說法讓我知道是怎麼回事的想法,其中包含著滿滿的希望和對現代醫學的信任。

三、結合近現代,大家應該知道,看病的問題,在於大家的思想觀念的提升變化,從醫學是三教九流發展到醫學是有求必應的階段,從對醫術的不信任到滿懷希望的信心十足。有句話說 :爬得越高摔得越重,我想還是有少部分人在就醫過程中遇到這種情況。

四、少部分人遇到的情況應該是不能作為一概而論的,以偏概全的,那為什麼現代社會我們接受的信息都是因為某某和醫院和醫生矛盾的激化導致了不良後果呢?無外乎以下幾點,試想,如果沒有現代網絡通訊的普及,我們能知道那麼多的醫鬧事件嗎?試想,所謂的醫鬧事件,真的如很多報道那樣,來龍去脈,都是公正客觀的嗎?沒有作者博眼球的字眼,沒有某些因為知識侷限的誤解,沒有患者家屬故意曲解的引導?我表示懷疑。

五、少數的不良事件不是大家把醫患關係想得如此不堪的原因。正如社會上好人總是多過壞人,只是大家抓住某一點,過於關注罷了。

六、制度問題我就不展開講了,人性都是相同的,制度也沒有最完美的,所謂的制度總是在不斷完善發展,我想現有的弊端將來能減少,只是需要大家一點點包容和等待。

七、醫術總是在發展,疾病也在對抗,病毒也在進化,不斷鬥爭不斷滅亡,人們都是在於大自然抗爭,平常心看待,約束提升自我才是關鍵,您說呢?


東哥說你太帥


現在的醫院早已經不是過去救死扶傷的醫院了,而是磨刀霍霍向豬羊的屠宰場,現在的醫生也根本不是過去的白衣天使了,而是催命的白無常,醫患關係的緊張主要還是現在的醫生沒有醫德造成的,現在的醫生大多數不會看病,就像現在的修車工不叫修車工而是換件工一樣,有經驗的修車工還能根據故障情況判斷出來那個地方壞了,然後換新的,現在的醫生連最起碼的判斷能力都沒有,全靠的是儀器檢查,其實現在醫院真正會看病的醫生不在門診,也不是那些所謂的專家,而是比超室CT室,病理科檢驗科的那些專家,很多疾病他們在做檢查的時候就已經確診了,然後你拿一堆檢查報告讓醫生看,他們就是按這個結果治療,可悲的是,很多疾病都有模式化的治療方案,醫生為了不承擔責任,從來不敢隨便更改方案,其實所謂的大醫院的醫生看病的水平不如鄉鎮醫生,就是這個道理,鄉村醫生沒有檢查儀器,全靠經驗和自己的本事,還需要很快的做出判斷,再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醫生為了增加收入,接受藥廠,醫療儀器廠家的吃請旅遊禮物還有回扣,給病人開大處方,開一些完全沒有作用的藥物讓人很反感,特別是兒科,說你孩子缺這個缺那個,開一堆鈣片維生素鈣鐵鋅,這裡面水太深。醫院到處是坑,老百姓還沒有選擇,所以醫患關係一直緊張。


江河明月心


最近回答關於醫患關係的第二個問題,

就先說誰說制度吧:制度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嚴格,特別是對於患者及家屬來說,好多人不敢鬧了。制度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兩個方面,同樣重要,一方面是出臺的關於醫院醫護人員執業保護偏向的執業人群保護性規定,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患者作為個體,很難成組織,二醫護人員不同,組織、單位,甚至是節日,什麼也不缺,爭取權利的渠道、方法更多、更理智,醫生聯合起來鬧一鬧,誰能視而不見,患者稍微發點牢騷,誰都看不順眼,來點規矩,也就能讓其收斂一點;另一方面是就診流程和執業規範的制度,看病開始流程化,流程規範化,這一規範,醫院和醫生好了,按規範來,按流程走,就沒有錯😭,確實不錯,但好多時候規範,流程限制了治療的迫切性,在患者不知流程的情況下,就很容易出現矛盾;

再說說觀念:雙方著眼點不同,就出現了不同的結果,醫生講流程,講規範,看病就像上流水線,患者或家屬聽得多——沒關係,沒紅包,手術推後,床位沒有,,,家人病了到醫院,感受到的不是救死扶傷,而是跑來跑去的掛號,檢查,繳費,排隊,排一早上沒見到醫生,跑一天檢察院沒做完,,,相信換作院長,他也急!這麼些年,醫元和醫護人員把患者的敬畏之心折騰沒了,白衣服不一定是天使。不過還好,唐都醫院,西京醫院的醫護人員對待患者的方法和態度不一樣,巧妙的導診安排,悉心的囑咐,治療方案的說明,甚至是費用如何正確報銷、病房洗澡規定等等,醫護人員做的細心,患者及家屬什麼都明白於心,就很少出現矛盾,因為在那樣的醫院裡,患者能找到對醫護人員的敬畏感,不得不佩服軍人的素養!

多說一個就是媒體: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自媒體,一出事就先爆出來,不等相關機構調查處理,美其名曰:同步報道,結果情節跌宕起伏,甚至有段時間央媽出面避謠,還原真相。媒體報道當客觀,對敏感事件的集中報道會產生唯恐天下不亂的感覺,我是學傳媒的,很明白媒體在社會中的作用,面對媒體輿論,個人會無能為力!

總結一下:制度和觀念都有問題,環境也有問題,出現鉤問題,原來是患者給媒體爆料的多,現在倒是醫院給媒體爆料的多,這就能反映出制度的變化與觀念錯位所產生的結果。




一路飛花


是制度問題非觀念問題,從病人角度看是希望用最少的藥費醫好自己的病,從醫生角度看是希望自己治瘉每一位病人。在醫院未實行市場化之前,醫院並不能確保個個治瘉,病人死在醫院並不是沒有,但並末聽說過醫鬧,這是因為大家相信醫院相信醫生,相信他們沒有私心雜念相信他們已經盡全力了,但市場化之後就大變了,醫患關係開始對立嚴重,醫鬧事件層出不窮,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病人花費天量治療費卻未治好病,誰都明白醫院不可能起死回生,但心中怨恨無法釋懷,才會對醫院不依不饒,而醫院要自負盈虧,不僅要考慮醫好病還要考慮自身福利,所以患者治療費才會直上升,這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還是那句話,醫院和教育不能市場化。


徒步走go


醫患關係是制度和觀念兩個並存的關係:

在制度層面上的表現為:醫方的各種診療制度,特別是院方制定的手術知情同意書,幾乎把醫院的,醫生的責任風險全部轉嫁給患者承擔。

觀念上表現為:做為病人和家屬肯定希望,在付出大量財力人力物力後,通過治療病人可以恢復健康,甚至完全康復。

但是,在現實中以上兩個關係都不能百分百的得到實現。在很多醫療糾紛中,患者在鑑定手術知情同意書後,出現的醫療糾紛,患者的訴求還是能夠得到法院支持的。所以說不是醫院制定了制度病人就該承擔百分百的後果。患者希望通過就醫恢復自己健康,希望通過就醫讓自己完全康復。醫院和醫生不可能能百分百的做到,有些重病,再好的的醫院,在高明的醫生都不可能做到讓病人起死回生。一方收錢治療沒有效果,一方花錢命沒保住性命,這時醫患糾紛就會產生和出現,二者的關係相互關聯相互制約。


北京鬥士


制度把醫院推向了市場,在市場環境下用市場意思和手段求生存維繫運行,利益為天,患者是利益獲得的源泉,三甲醫院雖然不愁病員,多因素依舊驅使獲取高額利潤的慾望不減,低等級醫院病員有限為了生存更是把利潤看的十分重要,對於醫療服務付出只是尋求與患者的平衡和醫務工作者良心和情緒展現加以實現。這就把醫務人員至於兩難尷尬境地,雖有多重約束,實際情況是就高不就低,過度醫療,高收費成為普遍現實。問題的關鍵是制度,也是觀念,是制度的觀念。其觀念的結症在於與社會發展趨勢與能力的背離,在於社會責任感高度的缺失和文明精神的戮沒。

社會發展到今天基本不存在生存利益的絕對爭奪必要,人人服務,服務人人應當是社會意識的基本內涵,極端的商業思維,集團利益思維,人性求生思維都是低級思想意識,不具有崇高性,和人類發展目標不相一致。真的希望弘揚高尚的人性群體意識,發揮自我個體意識,讓群體意識引領個體意識,避免極端,和諧共進,激發每一個人積極向上的崇高精神,實現物質條件有其基礎,缺乏的是求真的系統文明思想。


原野wzy


回答,不但有醫患而且還有醫托,我國人口眾多,吃雜糧還能不得病嗎,感冒頭痛上珍所,大病在小醫院珍斷不了,沒有檢查病情的設備,只好到有名氣醫院去檢查治療,病人剛到醫院門前,醫托就上來了,要給病人掛號,他給找哪位醫生,這位醫生醫學高明,檢查病情細緻,珍斷出你得的什麼病,親的沒出五湖的樣子,讓病人只好誰同他安排。醫患安排醫托拉病人,收的病人多效益就高,獎金更高,病人們要相信醫學,相信科學,不要相信醫托,近幾年來,社會快速發展,經濟騰飛,醫患者用的手段和花召越來越多,農民醫保,國家的大病救助,資金投入,使用的方法方試大有便籤,隔行如隔山,召法最多端,醫生高效工資,高效年薪,高效獎金,你說萬句話,不如穿上白大褂。


萬則紅


應該是觀念問題。之前住院,有個病友給我說醫院很黑,他本來就是做個胃鏡結果醫生硬說他得了胃癌,害他沒了工作,只能天天在醫院裡等死。我不是很理解他的思維,可是疾病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來與不來都是在那裡。患者總是認為醫生是在嚇唬自己,我沒有那麼嚴重,或是覺得老子花錢了,你就應該想伺候大爺樣,伺候我。或是覺得醫生都是惡魔,沒有好人,這個手術失敗了,只是因為沒有給紅包。也就是說患者的眼裡醫院是花錢的地方。既然我花錢了我就應該享受。

可醫院不這麼認為,我是給你看病的,我是救你,你花錢怎麼了,有沒進我的口袋。

再加上一些人渣醫生根本不把患者當人,醫患關係的矛盾就這麼產生了。

就好比,你家有個親戚在城管大隊上榜,你就覺得,我把攤子擺在馬路中央都不是問題了。醫患矛盾也是如此。一個覺得我們是救人,另一個覺的我是花錢買服務的。你說能不有矛盾嗎?如果哪天醫生給病人開藥時心裡想著這個就可以治你的病而不是想著這個可以提二十那個可以二百,我想患者會更加信任醫生,相對的,患者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的病情且積極配合,而不是覺得我花錢了就該享受。那麼我覺得醫患關係是可以根本解決的。再好的制度沒有一個好的執行觀念也沒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