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召开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通报会

7月31日下午,阳泉市交警支队在阳泉宾馆多功能会议厅召开了全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通报会。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是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最大短板,农村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也是全市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系列部署要求,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管理,完善机制,积极探索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的方法手段,强化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网络建设,扎实深化“两站两员”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政府主导,强化顶层设计

近年来,全市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充分发挥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能的作用,统筹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2018年6月,阳泉市人大常委会颁布了《阳泉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明确“各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乡(镇)、村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层组织,划拨专项资金,提供办公场所,配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人员,配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农村交通安全工作新机制。

(二)合理布局,规范农村“两站两员”建设

交警、乡镇干部、社会力量共同发力,从四个方面将“两站两员”规范化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在“两站”建设布局方面,全市农村劝导站按照道路、村分布实际,在机动车通行较为集中地进入国省县道乡镇村口、车辆主要出入道路乡镇村口、多条乡村道路交汇路口等重点关口设立劝导站。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市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充分研究论证研判前期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上,2018年调整工作思路,根据阳泉市的实际不搞“一刀切”,按照各县(区)经济状况、基础能力和人员分布状况,实行重点突破、分类推进,建设一类、二类、三类农村劝导站分别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20%、40%、40%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进行工作推进。目前,截至目前,已在全市共设立交通管理服务站(办)32个,占乡镇总数32 个的100%;农村设立交通安全劝导站850个,占全市行政村总量952个的89.28%;乡镇中队22个,占乡镇总数的68.75%;设有专职交通安全管理员83名,设有农村劝导员1861名。特别是,交警一、二、三大队辖区建站率达 100%,交警四大队、平定县、盂县辖区农村劝导站的建设分别达到67.65%、91.51%、85.87%;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目前全市录入农村道路、驾驶人、机动车等基础信息和工作动态信息7547条,下载使用“山西省农安通手机APP”293个;在全市农村地区充分推广应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和山西省农安通手机APP方面,目前全市录入农村道路、驾驶人、机动车等基础信息和工作动态信息7771条,下载使用“山西省农安通手机APP”251人,在各县(区)、乡(镇)政府主导工作的情况下,各交警大队每个月结合本辖区农村交通违法和事故特点,围绕“两员”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组织本辖区乡镇交通安全管理员和农村交通安全劝导员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两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创新理念,挖掘农村道路安全管理新亮点

在探索创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法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公安交警牵头作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验作法。中队民警建立了辖区交通安全管理员和农村劝导员微信群、交通安全管理员建立辖区农村劝导员群、农村劝导员建立本村驾驶人群,目前共建立微信群85个,入群人员达10000余人,通过三级微信群及时安排相关工作、发出预警提示、开展宣传教育等,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民警、管理员和劝导员的工作效率,方便了群众咨询问题、接受教育培训。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关系着千家万户,农村交通安全事关广大群众的民生利益。农村地区是当前全市预防重大交通事故的重点区域,更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和工作短板。各县市区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责任、职责,严格落实市人大《阳泉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第二十一条之规定,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职责目标,全面落实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经费、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控、推进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推广应用等重点工作,切实做实农村交通安全基础性工作,积极消除交通安全隐患,严厉打击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努力预防和遏止重大交通事故,为阳泉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本报记者 孔维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