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爲什麼至今對抗日戰爭中的10場戰鬥不能釋懷?

國殤未遠、鐵血河山,14年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戰鬥史、勝利史永世不能忘!今天整理10個抗日戰爭的經典戰例,讓我們再一次沸騰熱血,奮勇前行!

一、平型關大捷

日軍為什麼至今對抗日戰爭中的10場戰鬥不能釋懷?

“七七事變”後,日軍迅速攻佔北平、天津,而後投入30萬兵力,向華北腹地展開戰略進攻。華北危急!八路軍不待改編就緒,就誓師出征,挺進抗日前線。出師第一戰,就是平型關戰鬥。

進犯平型關的,是日軍陸軍中有“鋼軍”之稱的第5師團。朱德、彭德懷電令:八路軍第115師火速挺進平型關!1937年9月24日,第115師冒雨進入平型關東北公路兩側高地設伏地域。次日早晨,日軍抵達平型關後,第115師將士發起突襲,日軍被打得措手不及。

當時,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6團8連在喬溝關聖帝廟擔負切斷日軍車隊的任務。面對兇悍的敵人,8連官兵端著刺刀衝鋒,與敵人展開白刃戰。8班班長徐明嶽腹部被連捅兩刀,腸子流了出來。他毫不畏懼,捂著傷口,端起刺刀繼續戰鬥。刺刀彎了,槍柄也斷了,他用最後一絲力氣,將刺刀插入鬼子的胸膛,而後摔倒在陣地上……

平型關戰鬥從早晨打到下午,八路軍大獲全勝。捷報傳來,舉國歡騰。平型關大捷,是盧溝橋事變以來中國軍隊對日作戰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沉重打擊了日軍的瘋狂氣焰,極大地增強了全國軍民的抗戰信心,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

二、雁門關伏擊戰

日軍為什麼至今對抗日戰爭中的10場戰鬥不能釋懷?

1937年10月,八路軍第120師師長賀龍命令358旅716團主力,于山西代縣雁門關以南公路兩側高地設伏,打擊往返於大同至代縣間的日軍運輸部隊,切斷進攻忻口之敵的後方補給線。

10月17日黃昏,716團團長賀炳炎、政委廖漢生率部到達雁門關西南的秦莊和王莊。18日10時許,日軍汽車50餘輛滿載步兵由北駛入伏擊區,716團即以密集火力向敵車隊進行襲擊,擊毀日軍部分汽車。正當716團與日軍激戰時,由陽明堡方向駛來日軍汽車200餘輛。716團當即以一部兵力阻擊該敵,激戰至夜,敵又增援, 716團遂撤出戰鬥。此戰,共斃傷日軍300餘人,擊毀汽車20餘輛。

20日夜,716團以一部分兵力襲擊雁門關,以另一部分兵力破壞廣武至太和嶺間的公路及橋樑。21日,該團再次於黑石頭溝地區設伏。9時許,由南向北行駛的日軍汽車200餘輛和由北向南行駛的日軍汽車數十輛,同時進入伏擊區,716團隨即展開攻擊,日軍步兵下車頑抗,並在8架飛機支援下反撲。716團居高臨下,以猛烈火力殲日軍一部,擊毀其汽車10餘輛,而後主動撤出戰鬥。

從18日至21日,八路軍第716團在雁門關以南共斃傷日軍500餘人,毀汽車30餘輛,切斷了敵由大同經雁門關至忻口的後方補給線,使進攻忻口日軍的彈藥、油料供應瀕於斷絕,攻勢頓挫。

雁門關伏擊,作為抗戰之初有代表性的一仗,載入了八路軍英勇抗戰的光榮史冊。

三、夜襲陽明堡

日軍為什麼至今對抗日戰爭中的10場戰鬥不能釋懷?

夜襲陽明堡創造了我軍歷史上以步兵毀敵大量飛機的經典,是抗日戰爭中著名的奇襲。

1937年10月,日軍從晉東、晉北兩路鉗擊太原,形勢十分危急。10日,已經進至山西太原的129師先頭部隊769團奉命從原平東北側襲擊從雁門關向忻口進逼的日軍。

16日,769團到達滹沱河南岸的蘇龍口、劉家莊地區開展遊擊活動。南邊忻口方向炮聲隆隆,日軍的飛機不時從戰士們頭頂飛過。經詢問老鄉和反覆偵察,團裡查明陽明堡西南約3公里處有一個日軍飛機場。據此,該團決定利用夜暗,以突然行動襲擊機場。

19日夜,該團3營在當地群眾協助下偷渡滹沱河,摸到了機場的外邊。營長趙崇德命令以9連警戒陽明堡方向可能來援的日軍,以10、11連和機槍連組成突擊隊,以12連作預備隊。當戰士們衝到距飛機約30米時,突然西北方向傳來槍聲。原來10連的行動被敵人的哨兵發現,雙方隨即開火。這時,769團的迫擊炮開始集火射擊。一發發炮彈準確落入飛機叢中,炸得機體亂飛。有幾架飛機頓時燃起熊熊大火,幾十丈高的火焰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晝。戰鬥中,該團還派出另外三個分隊進行打援,對附近來自代縣、陽明堡的增援日軍進行阻擊,為夜襲贏得寶貴時間。

經過1個多小時激戰,769團以傷亡30餘人的代價,毀傷敵機20餘架,殲日軍警衛部隊100餘人。此戰削弱了日軍的空中突擊力量,支援了忻口戰役。

四、百團大戰

日軍為什麼至今對抗日戰爭中的10場戰鬥不能釋懷?

1940年8月,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為了打破日軍對我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囚籠政策”,克服國民黨政府對日妥協投降的危險,我華北八路軍所部和晉察冀軍區等部隊在彭德懷、左權、劉伯承、聶榮臻等策劃和指揮下,組織了105個團的兵力,發動了以破襲日軍在華北的重要交通線為主要目標的進攻戰役,史稱“百團大戰”。

8月20日,戰鬥首先在正太鐵路打響,該鐵路橫越太行山,是連接平漢、同蒲兩鐵路的紐帶,是日軍在華北的重要戰略運輸線之一。20日晚,各路突擊部隊如猛虎下山,撲向敵人的車站和據點,爆炸聲一處接著一處,響徹正太路全線。隨後,八路軍不斷襲擊交通線兩側的日軍及日偽軍,摧毀深入根據地內的日軍據點,正太、同蒲、平漢等鐵路線轉眼間陷於癱瘓。日軍燃料基地井陘煤礦被楊成武指揮的中央縱隊一舉摧毀。

歷時5個月的百團大戰,八路軍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緊密配合下,一共進行了1800多次戰鬥,拔除敵人據點約3000個,斃傷俘敵2.9萬餘人,繳獲了大量軍用物資,破壞鐵路470餘公里、公路1500餘公里,繳獲各種炮50餘門、各種槍械5800餘支(挺)。

五、黃土嶺戰鬥

日軍為什麼至今對抗日戰爭中的10場戰鬥不能釋懷?

1939年9月,日寇水源旅團遭我殲滅性打擊後,處心積慮圖謀報復,秘密調集重兵兩萬餘人,對晉察冀邊區北部進行“大掃蕩”。11月,固守淶源的日本獨立第二混成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率1500餘人南下“掃蕩”,四處尋找八路軍主力。

晉察冀軍區領導決心利用敵軍求戰心切和孤軍深入的有利條件,將其誘至黃土嶺一帶峽谷內進行圍殲,向120師師長賀龍、政委關嚮應提出,由120師派1個團參加戰鬥。

11月5日,日軍進至張家墳一帶,我八路軍一部與敵保持接觸,節節抗擊,不間斷監視、襲擾敵人,引敵向東繼續前行。阿部規秀果然中計,率日軍向司各莊、黃土嶺方向攻擊。

7日清晨,天空中飄著雨絲,雲霧在山谷中瀰漫。狡猾的鬼子邊偵察邊交替掩護前行,企圖經黃土嶺、教場、上莊子翻越王回嶺,繞道竄回淶源城。15時許,日寇完全進入我軍伏擊地域。據守山頂的圍攻部隊發起全面攻擊,打得日寇措手不及。慌亂中,日軍急忙搶佔上莊子村東北高地,利用重型火炮,向我軍陣地發起反擊。

激戰中,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1團團長陳正湘觀測到黃土嶺東側一座獨立的小院內蝟集著一群日寇,一名指揮官正在指手畫腳,當即命令炮兵連對準目標轟擊。隨著幾聲炮響,小院裡騰起股股煙塵……後經證實,這個被擊斃的日軍指揮官就是號稱日本“名將之花”、山地戰專家的阿部規秀中將。

黃土嶺一戰,殲敵900餘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捷報傳出,全國軍民極其振奮。羅瑞卿將軍後來在文章中寫道:“此役振奮了軍心、民心,打出了國威、軍威!”

六、陳莊戰鬥

日軍為什麼至今對抗日戰爭中的10場戰鬥不能釋懷?

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對日軍作戰多采取避實擊虛的作戰方針,集中兵力與日軍大部隊硬拼的戰例不多。而陳莊一戰不僅抓住一個旅團開刀,最終還打了一次殲滅戰,極大地振奮了抗日軍民的士氣。

1939年9月,日軍獨立混成第8旅團步兵31大隊及部分偽軍進犯晉察冀邊區重鎮陳莊,其指揮官為日軍鐵道兵專家、有“牛刀子將軍”之稱的水原義重少將。25日,日軍沿著靈壽通往陳莊的大道挺近,並攻佔了靈壽與陳莊之間的要點慈峪。此時,駐守陳莊的八路軍120師已經給這支日軍佈下了天羅地網。

狡猾的水原沒有選擇硬碰硬,而是採取正面佯攻的方式,牽制第120師大部分兵力,自己則親率日軍主力繞小路,偷襲駐紮在陳莊的我後方機關。第120師判明敵之企圖,與晉察冀邊區部隊密切配合,將計就計,誘敵深入,運動中抓住戰機,3次設圍,將敵牢牢困住,戰至30日下午,一舉殲滅日軍1100餘人。

七、西風嘴子伏擊戰

日軍為什麼至今對抗日戰爭中的10場戰鬥不能釋懷?

東北抗聯將士英勇多謀,出其不意血性出擊,創造了我軍抗戰史上著名的伏擊戰——西風嘴子伏擊戰。

1938年初,日偽軍開始對東北抗聯第7軍進行瘋狂“討伐”,企圖壓縮我抗日遊擊根據地。9月26日,第7軍獲悉日軍一名高級軍官視察當地日本駐軍。接到這一情報後,第7軍決定由1師副師長姜克智任總指揮,率領軍部警衛連,在撓力河畔的西風嘴子伏擊該股日軍,擬在其返回時進行伏擊。28日,日軍“高級軍官”帶39名官兵視察完畢後,乘坐汽艇由小佳河駛入撓力河,準備經烏蘇里江返回撫遠。汽艇一路暢通無阻,直奔西風嘴子而來。

抗聯將士的槍口則緊緊瞄準愈來愈近的敵人,當汽艇距離伏擊陣地僅幾十米時,姜克智副師長一聲令下:“打!”抗聯官兵突然向汽艇猛烈射擊。一時間槍聲大作,子彈如雨,日軍一名指揮員和幾名隨從當場斃命,汽艇擱淺。整個伏擊戰僅耗時幾十分鐘,便勝利結束,全殲敵人。戰後,抗聯將士迅速撤離戰場,繞道安全返回軍部密營。

西風嘴子伏擊戰,東北抗聯第7軍創造了以零傷亡全殲日軍的輝煌戰績,日野武雄也成為東北抗聯成立以來所被擊斃的第一個日軍少將。日軍隨後在10月2日的偽滿《大同報》上哀嘆道:“滿洲國防將星隕落一個”。

八、車橋戰役

日軍為什麼至今對抗日戰爭中的10場戰鬥不能釋懷?

車橋是江蘇省淮安縣東南約20公里處的一個大鎮,是重要的戰略機動樞紐地區。1944年春,新四軍第1師師長兼蘇中軍區司令員粟裕,遵照中共中央關於集中力量打擊日偽軍、鞏固與擴大抗日根據地的指示,決心以所屬5個多團的兵力發起以奪取車橋為目標的攻勢作戰。

戰鬥於3月5日凌晨1時50分發起。我攻擊部隊分南北兩路,乘月色迅速運動。凌晨,我軍攻克敵碉堡50餘座,全殲偽軍一個大隊,並繼續圍攻負隅頑抗之殘敵。我軍這一攻勢,出敵意料,使淮陰、淮安、泗陽、漣水之敵甚為震驚。

午後,敵第65師團一部開始在淮安集結,陸續向車橋增援。第一批增援日軍200餘人於下午3時乘汽車進抵蘆家灘,該處南臨澗河,北有水蕩,不利於敵展開,而利於我設伏。敵遭我預伏部隊迎頭痛擊,驚慌尋找有利地形,妄圖頑抗,恰好又進入我預設之地雷陣,傷亡慘重。稍後,第二批、第三批增援之敵亦先後到達,又遭到截擊,並被我分割,彼此不能靠攏。激戰至晚7時,我軍有意讓殘敵會合於韓莊而包圍之。晚9時,我以數倍於敵之兵力發起攻擊,敵大部被殲。至6日晨,戰鬥全部結束。

車橋戰役系新四軍主動發起的對淮安以東之車橋鎮日偽軍堅固據點的進攻性戰役。此役使蘇中、蘇北、淮南、淮北根據地連成一片,鞏固和擴大了蘇中根據地,實現了蘇中形勢根本轉變。

九、血戰長樂村

日軍為什麼至今對抗日戰爭中的10場戰鬥不能釋懷?

1938年4月初,日軍華北方面軍集中3萬餘人,對晉東南地區實施“九路圍攻”。為粉碎日軍的圍攻,八路軍第129師和第115師一部在山西省武鄉縣濁漳河沿岸一線,展開了頑強反擊。

4月15日,日軍第108師團第117聯隊3000餘人,由武鄉北犯榆社撲空,當即撤回武鄉。第129師師長劉伯承決定殲滅該路日軍,遂令師主力及第115師第344旅第689團由涉縣以北地區向西急進,當日進至武鄉附近地區。黃昏,日軍棄城沿濁漳河東撤。陳賡統一指揮各部連夜尾隨追殲。第129師即以第772團、第689團為左縱隊,第771團為右縱隊,沿濁漳河兩岸山地平行追擊,以第769團為後續部隊,沿武鄉至襄垣大道跟進。

16日拂曉,左右兩路縱隊超越日軍並將其1500餘人夾擊於武鄉以東長樂村地區,遂發起猛烈攻擊。日軍被截為數段,困在狹窄的河谷裡無法展開。此時,已通過長樂村之日軍主力為解救其被圍困部隊,集結1000餘人,向第129師左翼發動進攻。第772團10連在戴家堖與10倍於己的日軍激戰4小時,陣地失守。12時,第689團趕到增援,陣地被奪回。14時,日軍第105聯隊1000餘人由遼縣趕來增援,在猛烈炮火掩護下,一路向馬村東南第689團陣地攻擊,另一路會合長樂村日軍向第772團陣地攻擊。17時,日軍又從遼縣增援1000餘人。鑑於被圍困河谷之敵已基本被殲,第129師遂決定以第769團、第689團各一部掩護,主力在黃昏時撤出戰鬥。

長樂村戰鬥是八路軍抗擊日軍對晉東南地區“九路圍攻”的關鍵性一仗,是敵後戰場一場較大規模的運動戰,共斃傷日軍2200餘人,可謂八路軍消滅日軍最多的一次戰鬥。

十、神頭嶺戰鬥

日軍為什麼至今對抗日戰爭中的10場戰鬥不能釋懷?

神頭嶺位於山西省長治縣東北12.5公里處,山下的邯長公路是晉西、晉南日軍取得後勤補給的重要交通線。1938年3月上旬,第129師奉八路軍總部命令,由正太鐵路附近進至晉東南的襄桓地區,側擊由邯鄲經東陽關向潞城、長治進犯的日軍第108師團,並破壞東陽關至長治的公路。黎城是日軍在邯鄲至長治公路線上的重要兵站基地,潞城由日軍重兵把守,兩城之間為丘陵,並有濁漳河相隔。第129師師長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決心利用這一有利地形,襲擊黎城,調動潞城日軍出援而於途中伏擊殲滅之。

1938年3月16日凌晨4時許,八路軍第385旅第769團第1營攻入黎城城關,驚醒了熟睡的日軍,殲其100餘人後,主動撤至城外喬家莊地區。潞城的日軍聽到黎城遭我襲擊的消息,隨即抽步兵、騎兵1500餘人,向黎城增援。9時,敵主力縱隊到達神頭嶺。9時30分,當敵主力全部進入我設伏地區時,我軍如神兵天降,第771團在公路左側迎頭截擊,造成夾擊日軍之勢,並以一部兵力切斷其退路。至16時,神頭嶺戰鬥勝利結束,共斃傷日軍1500餘人,繳獲長短槍550餘支、騾馬600餘匹及大批軍用物資,八路軍傷亡240餘人。

神頭嶺戰鬥的勝利,採用的是“吸打敵援”的戰術,即攻擊駐止之敵,在其援兵必經之地集中優勢兵力予以伏擊。襲擊是手段,伏擊殲敵是目的。這是八路軍繼平型關、廣陽伏擊戰後,進行的又一次較大規模的殲滅戰。日本隨軍記者稱此戰是“典型游擊戰術”。兩個月後的1938年5月,毛澤東相繼發表了《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和《論持久戰》兩篇鉅著,將戰術層面的游擊戰提高到戰略地位。神頭嶺戰鬥的勝利就是中國共產黨抗日遊擊戰的戰略方針在實戰中的一次成功體現。

勝利是對戰爭的最好終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