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产能过剩严重,板材企业转型迫在眉睫

据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信息中心统计,仅2017年人造板行业产量达到3.15亿m³,同比增长4.9%。其中,胶合板1.82亿m³,同比增长2.7%;纤维板0.67亿m³,同比持平;刨花板0.35亿m³,同比增长31%。

人造板产业迅猛发展的背后,仍然面临低端产能过剩严重的问题。湖南一家知名品牌的板材企业负责人表示,受消费升级驱动,低端产能明显过剩,行业迫切需要转型。

低端产能过剩严重,板材企业转型迫在眉睫

他透露,板材行业最大的弱点在于可复制性太强,“你能生产出来,他也能生产出来,不管你这个工厂大与小,复制性太强。就目前而言,板材行业很难有核心的竞争力”。

纵观人造板行业,科研投入不够、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企业仍停留在产业链的低端,生产自动化水平低、产品技术质量跟不上市场需求,人造板及制品出口仍以OEM贴牌生产为主,一系列的因素都制约着板材行业的发展。

从当前板材市场情况来看,一二线城市市场处于相对饱和状态,品牌之间竞争白热化,发展瓶颈成为各企业面临的拦路虎。

值得庆幸的是,部分知名板材企业已经意识到这点,并着手进行较大规模的企业重组和结构调整。

从材料入厂到成品出厂,板材生产的产业链正在经历变革。

2018年5月1日,新修订出台的国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2017)正式实施。新国标直击行业环保痛点,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提升了甲醛释放量限量要求,对当前板材市场格局产生巨大的冲击。

“木制品行业门槛低,规范程度低,‘新国标’一出来,行业里部分企业甚至都没有做好准备,优胜劣汰的‘洗牌’效应就会凸显出来。”在未来许多不规范的板材企业被“砍掉”,有实力、有责任、有品质意识、环保意识的板材企业保留下来,但板材生产成本会增加。

“如今的木制品行业,正在陷入一种恐慌。这种恐慌,更多的是品牌与品牌竞争带来的。”另一位知名品牌的板材企业负责人透露。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板材市场竞争激烈,纯板材市场已经大幅收缩,板材企业如果不积极谋划转型和升级,生存会是很大的挑战,转型过程中必然会有阵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