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經理總是說非保本理財產品至今都是按照預期利率給的,沒有風險,真的嗎?

王乾


這個說法不對,有誤導銷售的嫌疑。

正規的話術應該是類似這樣:從歷史上看我們行的理財產品過去幾年都是如約兌付,未出現過兌付風險,也未出現過收益未達到預期的情況,但是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不能承諾未來不出現風險,您應充分認知理財產品的風險,謹慎投資。

簡單的說,就是過去不代表未來,過去未出現過風險,說明風險較低,出現風險的概率較小,但是不能因此就說未來不會出現風險。

再換句話說,就算我知道這種債券類的理財產品幾乎不會出現風險,但我也不能向你承諾,第一這是規定,第二這是專業。

開個專業的玩笑,不管你在哪看到聽到有人告訴你,我們這的理財產品沒有風險,保本保息,那他肯定是個騙子,是理財產品,就不存在沒有風險的。

不過這個工作人員膽子也夠大的,這句話要是讓監管部門知道,肯定是要處罰的,他是真不怕暗訪啊。


昇財經


資深私募基金客戶經理為您解答,如果覺得回答的還可以,請關注,點贊,需要了解固定收益類私募基金產品請私信。

理財行業有一個就是審慎原則,需要你更加專業性的去看待一個金融產品。除去發行方以外,更多的就是產品本身,我個人原來就是銀行理財經理。對銀行產品深有體會,按照產品說明書講述投資於股權,債權,公開市場發行的債券,票據以及大額存單,協定存款等可以投資的項目,且股權佔比20%以下,貨幣市場渠道及債權佔比70%以上,其他投資10%以下。這樣的內容無人能夠解讀出其產品具體的盈利能力。且不說明和提供假定虧損的任何補救和處理措施。所以剩下的只有往期業績參考了。所以經理說都兌付了,是沒錯。那麼就沒風險嗎?恰恰不是,這款理財風險揭示書一定註明了(中等風險或者中低風險R3評級,本金有輕微損失或無法達到預期收益的情況)所以,單純說他有無風險是不負責任的。

但這恰恰反應了目前很多主做貨幣市場或者債類市場的銀行理財的共性。

銀行理財更多在於其在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同業票據等)的影響力從而抓住機會為客戶創造效益。但是在現在這個大環境下還是應該為客戶說明應有的風險,包括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等。但是市面上還是很多客戶願意投資銀行理財,畢竟有品牌。但現在專業投資機構私募,信託,資管子公司等的出現,給客戶提供了新的選擇空間,還是有更廣闊且符合國家預定規劃的更優質產品出現的,也是我們廣大客戶一個全新的平臺,希望我國金融市場穩健前行。


張小帥說理財


這種說法肯定不對,屬於誤導銷售,可以投訴!

銀行理財產品可劃分三大種類:保本固定收益型、保本浮動收益型、非保本淨值型。

保本固定收益型。顧名思義,銀行提供理財本金及收益保障,此類產品不但安全,而且保收益。

保本浮動收益型。此類產品銀行保障投資本金,但不保障理財收益,即在收益方面,用戶需承擔一定風險,但從歷年此類理財產品到期收益結算來講,很少出現產品的最終收益率低於產品預期收益率的情況。

非保本淨值型。與開放式基金類似,淨值型產品,為開放式、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沒有投資期限。產品每週或者每月開放,用戶在開放期內可以進行申購贖回等操作。適合有一定投資經驗的客戶購買。

所以,正確的理解應該是,保本浮動收益型,保本,不保收益。非保本淨值型,本息都不保!

…………………………………………………


史晨昱


這個說法並不準確!雖然有很多非保本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風險極低,歷史上的確從未出現逾期兌付或不按逾期收益兌付的情況,但是說完全沒有風險,那也不一定!

歷史100%兌付,也並不代表未來不會出現風險

我們都知道,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的風險即使再低,歷史100%兌付,但也不能確保未來就一定不會出現風險!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揭示書一定會註明,不保證理財產品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在極端情況下存在一定的虧損風險(如投資的債券發生違約),所以,單純說銀行理財產品沒有風險是不負責任的!

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不再承諾保本保收益

資產新規的實施,對銀行理財產品的影響很大,打破剛性兌付、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即是在告訴銀行,不得變相承諾收益,不得違規銷售產品;也是在提醒投資者,要理性投資,現在連銀行理財產品,也不能100%確保安全,何況是其他的投資理財產品呢!

但是話說回來,相較於市場上其他的金融機構而言,銀行風控體系更完善,對安全的要求也更高,

因此,一般銀行理財產品出現風險的可能性極低!

總之,非保本浮動收益的意思很清楚,不保本金安全,也不承諾收益。我們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要更加的理性,切勿盲目輕信理財經理的言辭!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操盤手信一】!!!


操盤手信一


家族財富密碼評論員董巖:

在2018年4月26號之前的確幾乎所有的銀行都是這麼給客戶兌付的,幾乎眉頭聽說過銀行理財違約的情況。那麼問題來了,銀行是怎麼辦到的呢?其實很簡單,銀行使用的是攤餘成本法,比如一個理財產品總共發行了3期,第一期理財賺了5%,第二期賠了2%,第三期賺了9%,那麼三期下來平均盈利4%,那麼第一期和第二期攤餘成本法銀行會先貼現給客戶,等到第三期的時候賺回來。

其實銀行在使用攤餘成本法發的時候是會多於出一些沒有兌付的利息的,因為理財產品沒有公示,所以銀行就把這部分利息賺走了。

2018年4月26日後根據新的資管新規,監管部門要求減少金融系統的系統性風險,要求銀行在做理財的時候逐步取消剛性兌付預期收益,到2020年底前所有的理財產品將不再承諾保本保息,將以實際盈虧兌付,逐步實現淨值化。這樣以來就再也沒有承諾保本一說了。

那麼問題來了,以後的理財產品是否還能購買?答案是可以,理財還是那個理財,只是把理財本來的真實情況展現在了大家的眼前,要讓大家在購買理財的時候有風險意識。同樣我們購買的每一支理財可能會有不同的收益,有的大賺,有的可能小賺,有的可能賠錢,那麼平均之後其實和以前的利息還是差不多的,而且少了銀行中間剋扣的那部分利息,投資得當可能會比以前還要多。

所以總的來說銀行理財是投資行為是有風險的,銀行客戶經理的說法以前也許能站得住腳,但是現在絕對不是,特別是現在大環境下,要理性的告訴客戶銀行理財的優劣,而不能單純的為了賣理財而欺騙客戶。


家族財富密碼


非保本理財,肯定是有風險的!但是這個問題得分開來談。

首先得說清楚,理財產品究竟是怎麼在運作。比如說有一家地產公司,急需錢來開展業務,那麼他可以發行一個企業債,比如說給銀行8個點的利息,用他的地來抵押。如果這個產品出了問題,那麼可以收回地來拍賣還錢。但是如果拍賣的情況不理想呢?

又或者某個公司希望借一筆錢炒股票,他可以成立一個信託產品,銀行是優先,公司的資金是劣後,如果運作的好,付給銀行8個點的利息。如果運作不好,那麼就產品清算,主要賠公司的,但是如果出現穿倉呢?那也只能銀行認倒黴。

這類的情況很多,理論上確實是會有問題的,只是出現的概率很低。並且最近一段時間清理信託產品,將這類資金更是逐漸的擠出了高風險的行業,未來的銀行理財可能更多的只有參與各類的企業債,公司債還有地方債,投入一些長期性項目。只是這些項目的回報會比較低。

說完全沒風險是不可能的,未來對於某些大銀行可能需要維持形象,對於出現問題的產品還有可能兌付,可是某些小銀行,特別是地方性銀行,是一定要小心的。

就目前的情況看,大銀行在項目中還是比較的強勢的,這個還是可以放心的。


瞌睡蟲的窩


非保本理財產品分為三個等級。

1、平衡型產品,理財吸收的資金由銀行專業人士管理,投資渠道70%為低風險產品,如債券類產品。30%投資掛鉤型股票、混合型基金等,以小博大來獲取高收益,高風險投資比例並不大。按2017年機構統計能達到預期收益的佔到95%左右,有5%左右的沒有達到預期收益,但本金是安全的。

2、進取型產品,理財資金所投資渠道為50%投資低風險產品,50%投資高風險產品。風險等級加大,按統計來看,能達到預期收益佔比80%-85%,其中有15%-20%的達不到預期收益,有一部分可能產生本金虧損。

3、激進型產品,理財資金全部投資高風險產品,30%投資掛鉤型股票產品、混合型基金等,70%投資QDII,就是海外投資,風險巨大,非理財專業人士、理財精英們莫屬。一般人就不要參與了。按統計能達到預期收益佔比65%-70%,其中有30%-35%就達不到預期收益,肯定裡面虧損本金的也不少。

投資非保本理財產品,應該看清投資渠道投向,監管部門要求各商業銀行打破剛性兌付後,按理財淨值來申購贖回,理財產品更加透明、清晰。購買理財產品不應該聽信銀行理財經理一面之詞,重要的看合同、說明書,還應學習一定的理財知識,只有自己真正懂了害怕理財經理們忽悠嗎?




職場老油子


一般來說,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還是比較高的,哪怕是非保本型理財產品也是一樣,很少會出現損失本金甚至收益的情況!

很多銀行的理財經理都會說自己家賣的理財產品從來都是按預期收益發放的,例如我就是為客戶這樣介紹的,因為這確實是句大實話,原因我下面會為大家介紹。而我們為什麼不直接說理財產品保本保收益?那是因為理財產品永遠不可能在兌付以前就能確定保本保收益。前一句是根據結果推原因,後一句是根據原因推結果,之間的差距可謂是天差地別!

  • 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渠道安全

銀行理財產品多投資於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其他債券、同業存放等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標的,安全性還是非常高的。

另外,在資管新規落地以前,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兌付多采用攤餘成本法。也就是說,不管銀行這期理財產品是賺是賠,都會先把預期收益進行兌付,而這部分收益很可能是從下一期理財產品的資金池裡面先行給付的。而後續的理財產品賺了錢,就可以把原先的虧損彌補上了。

  • 小銀行更看重聲譽

對於地方銀行、農商銀行等小銀行來說,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是否能全額兌付更為他們所看重。因為一旦出現一次理財產品達不到預期收益甚至損失本金的情況,那客戶就很難繼續信賴這家銀行。對於中小銀行來說,知名度、規模等本就不被儲戶所看好,所以他們更看重自己的聲譽,哪怕自己不賺錢或者少虧損點,也會盡量按照預期收益率為理財客戶發放收益,這樣才能慢慢的積累到足夠多的理財資金,才能實現盈利!所以,中小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幾乎都是按照預期收益率發放收益的,大家無需感到驚訝和奇怪,畢竟市場競爭壓力這麼大,銀行一樣容不得出現半點差池!



綜上所述,銀行理財經理說他們銀行原先發行的理財產品都是按照預期收益發放的,大家一定不要驚訝。首先,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還是非常高的;其次,銀行也無法承受出現預期收益降低的情形!


銀行小學生


當然是假的,個人認為這位銀行理財經理不但對客戶極不負責任,在監管越來越嚴的今天,也是對自己極不負責任。

交通銀行“得利寶•至尊16-1號”私人銀行理財產品2017年到期,預期收益8%實際收益4%。
廣發銀行掛鉤滬深300指數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為4%-8%,2015到期收益4.7%。
平安銀行的“平安財富結構類(100%保本掛鉤ETF)資產管理計劃(2014年147期)人民幣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為3.5%-13%,2015到期收益3.5%。
農業銀行金鑰匙如意組2014年第86期看跌滬深300指數人民幣理財,預期收益2%-6.3%,到期收益2%。
2012年東亞銀行理財產品如意寶4 5年零收益,利財通則鉅虧70%。
2007 年中信銀行代客境外理財2號,虧損高達近40%。

從結果看,還是有蠻多的銀行理財達不到預期利率,銀行理財並不一定就安全。

銀行理財分兩種,一種是自營,一種是代銷。代銷理財不太靠譜,真心不建議買,這裡就不說了。自營理財按照風險一般分為5個級別,即PR1-PR5,一般在理財產品第一頁風險等級欄中很直觀可以看到。

PR1指的是保本產品,預期利率很低,承諾保本,從未出現過問題。

PR2開始就是非保本產品了。但是PR2型產品對投資對象進行了限定,一般不會投資到高風險區域(股票期貨等),我買銀行理財7年,還沒有聽說過PR2級理財拿不到預期收益的。

PR3以上就很難說了,上面達不到預期收益的均為PR3以上的。

所以購買銀行理財一定不能聽理財經理忽悠,有能力的話自己研究條款和理財投向,不會研究的直接看PR等級,按照自己的接受能力購買,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我是好人卡,歡迎與大家交流溝通。


好人卡的理財經


可以肯定的告訴你,這句話的可信度是95%,但如果指的是低風險理財產品,那麼可信度是99%,

所以說不用太擔心,不能說沒有風險,只是說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和貨幣基金類似,風險度趨於0,為什麼我這麼說?我們先看一組數據。

理財的總數量與無法按時兌付的數量

根據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最新公佈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 (2017年)》,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562 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存續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數量9.35萬隻,理財產品存續餘額29.54萬億元。

9.35萬隻理財產品,你聽說過多少隻無法按時兌付的新聞?估計一隻手都數的過來,而且還有不少是因為飛單的原因,而不是真正的投資失敗。所以說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度其實不高,特別是對於低風險理財產品,風險可以忽略不計。

低風險理財產品的投資種類

我們隨意截取了一張建行發行的一款低風險理財產品,產品說明書中交代了該款產品主要投資的品種為:債券類資產、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及其他符合監管要求的資產組合;最後一個不說,單單前三個投資方向與貨幣基金的投資方向是一致的,這類產品主要固定收益債券,逆回購、票據及大額存單等,一般來說風險度都是較低的產品。故而低風險理財產品的安全度還是有的。

總結

如果自身有過投資經歷的,應該有所體會,銀行的理財產品到期未能按時兌付的幾率約等於0,本人從業這麼多年,見過的理財產品即使沒有上千也有幾百,但從未見過有到期未能按時兌付的產品。因此如果你購買的是低風險理財產品,那麼久無需多加擔心。當然高風險的理財除外,畢竟號稱高風險了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