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朱雨辰的媽媽,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強勢

透過朱雨辰的媽媽,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強勢

前段時間,網上沸沸揚揚地流傳著一個關於朱雨辰媽媽如何如何強勢的話題,看著被媽媽的愛包圍著的朱雨辰痛苦的表情,為人父母的我們,除了唏噓,是否也需要進行反思,我們的愛是否也在無形中或多或少地對孩子形成了束縛。

我自認為是一個比較追求自我,並且寬宏大量的媽媽,總是儘量給到孩子愛與自由。但是,朱雨辰事件發生後,我還是在警醒之餘看到了自己不露痕跡的強勢。

我們大多過度保護著自己的孩子,總是企圖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傳授給孩子,對著孩子的人生指手畫腳,希望孩子能夠少走彎路。我們錯誤地以為這樣是為了孩子,殊不知,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的人生路需要他自己去走。

透過朱雨辰的媽媽,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強勢

“媽媽,你快走吧!快走吧!(最好別再回來!)

前一陣子,我因為有事要出差一個星期,走之前,兒子對我說了這麼一句話。

括號裡的話是我後來想象出來的,他雖然沒有說,但分明有這個意思。起初,我並沒有很在意這句話,只當成是兒子任性地表達。後來,我突然意識到,這其實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一個孩子希望他的媽媽離開,一定是因為和媽媽在一起感覺到不開心、被束縛,可能我日常確實是對他管得太多了,我的離開對於他來說或許是一種難得的放鬆與解脫。

事實上,如果我們的親子關係足夠好,兒子應該對我說:“媽媽,真捨不得你離開,我會想你的!早點回來啊!”

透過朱雨辰的媽媽,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強勢

每個人都不喜歡被束縛、被安排。拿自己來說,我是喜歡寫作,但我只喜歡寫自己想寫的東西。被安排,或者有要求、有主題之類的徵稿活動我都沒有興趣參加,原因就是會感覺到被束縛,我不喜歡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如果勉為其難去做,也根本不可能做得很好。

我希望我有自主的權利,我希望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因為我願意。

你也一樣。

透過朱雨辰的媽媽,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強勢

推己及人,小孩子也不喜歡總是被大人安排吧!而我每天都在理所當然地對著他說:

兒子,該寫作業了!

兒子,該吃飯了!

兒子,該練習跳繩了!

兒子,該去上課了!

兒子,該睡覺了!

兒子,該去學英語了!

……

原來,我一直在本能地安排他做事情,而這些事情原本是不需要我來安排的,他有安排自己的權利,有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的權利,而我已於無形中破壞並剝奪了這份自主,卻還不自知。

透過朱雨辰的媽媽,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強勢

再度反思,我發現自己還總是對他進行一些空洞的鼓勵,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我不過是在變相地要求他做事情:

兒子,加油!你是最棒的!

兒子,這個很簡單,你勇敢一點就一定會成功!

兒子,你做的很好!加油!繼續努力!

兒子,所有人都不能保證不出錯,別怕,加油!

……

每一句話都在打著鼓勵的幌子實行道德綁架,他能感覺不到壓力嗎?

透過朱雨辰的媽媽,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強勢

過多的安排,過多的關注,並不是真正愛孩子,而是殺人於無形的強勢,這份令人窒息的愛,對於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

那麼,為人父母的我們,應該怎樣擺正自己的姿態,做一個負責卻不強勢的父母呢?

透過朱雨辰的媽媽,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強勢

首先,給孩子一定的個人空間,讓孩子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方面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增強孩子的安全感。

一個孩子自己能夠獨立完成的事情越多,就會越少焦慮,內心的安全感自然就會越來越強。

透過朱雨辰的媽媽,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強勢

其次,不要事事安排、事事包辦、嘮嘮叨叨,總認為孩子還小,需要我們的照顧。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最害怕的事情,其實就是父母的嘮叨,這種語言暴力有的時候甚至比棍棒更具殺傷力。

透過朱雨辰的媽媽,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強勢

第三,學會鼓勵的正確方式,避免變相強制。如果孩子漂亮地完成了某件事,或者取得了進步,我們再也不能對孩子說:“你真棒!”我們只需要肯定並承認他的感受,並且描述具體的事情就行,孩子自己會從中得到自我肯定。關注孩子的感覺與處境,比空洞的鼓勵有益多了。我們可以對孩子說:“兒子,你把……這件事完成了,這確實很不容易。”

透過朱雨辰的媽媽,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強勢

孩子的成長需要自由的空間,需要我們適當地放手。不要讓我們的愛成為孩子的負擔與壓力,不要讓我們的愛束縛了孩子的成長,他需要自由地呼吸屬於他的空氣,長成他自己的樣子。

不由再次想起龍應臺在《目送》中寫的一句話: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透過朱雨辰的媽媽,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強勢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