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不养儿防老?

球仇球


老人赡养问题其实是一个经济问题。

养儿防老,中国人应该听得很多。在社会福利不完善的情况下,靠不了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那就只好靠家人。

但是,如果社会福利高度发达,就算没有儿女老人的晚年也能过得很好,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养儿防老。

在这个问题上,根本的问题还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

首先来说,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且发展了很久,国内的经济水平和社会福利体系很完善。福利院、养老院等等都很多,如果是从企业退休,每年还有不少的退休金,而且政府也有相关资金进行扶持。所以老人根本不用担心老无所养的问题。

而且日本人还有一种“不给人添麻烦”的心理,有的老年人就算是生病也不会特地叫儿女回来。这种事有时候自己就去医院了,稍微严重一点,日本社区还有大量的义工,也能帮忙解决。儿女们就安心过自己的生活好了。

还有一点,当下的日本老人和中国人很像,至少在储蓄方面很像。他们都经历了日本战后物资匮乏的年代,危机感比较强,据说他们的储蓄占了日本储蓄的一半。兜里有钱,根本不用养。

正因为种种原因,现在日本还出现了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不婚和无子。

其实这是福利社会带来的一个必然现象,在北欧更为突出。因为社会福利太好,能让一个人幸福的过完一生。而生养儿女还要付出成本,那就干脆别生了。

经济发展水平和新生儿出生率成反比,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等到中国经济腾飞的那一天,说不定也会出现。

你还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关的话题呢?欢迎向胡哥提问!

长得好看的都点赞了,你还在等什么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国的逗比生活,欢迎关注嘿老外头条号!】


嘿老外


如果是长男,有承担家庭义务,照顾衰老父母的义理。


所以在日本的女性中,现在流行不找长男做丈夫的倾向,因为如果和长男结婚,作为家中的大儿媳妇,也背负了很多期待与负担。


那么,不是长男,是否就可以不照顾老人呢。


貌似现在日本社会是。


和中国社会不一样,日本社会一般年轻人成人之后,就会与父母分开,也没有像中国人那样赡养服务的观念,甚至一年当中电话也就打那么几个。同样,日本老人也没有义务帮儿子女儿照顾孙子孙女的观念。


我有一位来自东京的忘年交,已经60岁了。她的口头禅是,绝不会像中国爷爷奶奶那样去接孙子孙女上下学,我已经照顾儿子一辈子了,不希望再辛苦下去,去照顾孙子,这是他们自己的责任,我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她这种观念,目前在日本已经成为主流。


既然儿子女儿养大了,不那么照顾父母,父母也不帮儿子女儿照顾孙子孙女,那好,两不相欠。于是,父母越来越孤苦无依,孩子也因为得不到父母的支援,而不生孩子。高龄少子化于是愈演愈烈。


所以,日本人渐渐也不用去养儿防老了。


另外,需要说一下,日本人的养老,要么在宅享受付费养老服务,要么去老人院,虽然那里很贵。


养老成为日本社会一大问题,没有钱的老人,只能孤苦在家,产生了许多孤独死的现象(即死了也没人知道,儿子女儿电话又不像中国父母那样打的那样频繁)。为了防止,地区的行政机构定期上门拜访,询问老人状况,预防不幸发生。


在未来养老金不足以负担老后生活的日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也不去缴纳年金。日本的年金制度正在面临入不敷出的危险。


日本社会在人口方面给我们上了深刻一课。这给我们邻国带来的警钟,是非常巨大的。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亡羊补牢,可能还不算晚。



北京不冷东京热


日本人的“家庭观念”和“代际传承观念”与中国差别很大。

日本人和子女相处的主要时间段是:子女出生后~子女离家上学前。每年一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为“成人日”,届时,市政府会为年满20岁的男女主持特别的成人礼仪式,并发给他们一张证书,表示他们从当日开始已成为成年人,以后必须独立生活、担负起社会责任和义务。之后的找工作(或者不工作)、结婚(或者不结婚)都可以自己做主,父母不会过分干涉,在买房子、生孩子方面,父母也不会给予支援。

(成人式掠影↓)

日本有着根深蒂固的“不愿给别人添麻烦”的意识,即使是对自己的家人也不行。在日本,请老人过来帮忙带孩子,是要给老人开工资或者送礼物的,因为打扰到了老人的正常生活。同时,老人年纪大以后,也不愿意叫子女承担养老责任。因为年轻人的主要任务是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同时努力工作、为社会做贡献。至于养老,老人在年轻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养老规划。比如进养老院或者介护中心(也就是护理中心),由于日本人比较长寿,生活尚能自理的老人还是会通过各种方式来维持自己的日常生活。

(“一拖二”的日本妈妈,在带孩子方面不假手他人↓)

日本的养老院不止生活起居,还有医疗、社交、娱乐等项目,高级点的私立养老院不乏迪斯科、赌博机等设施。现在日本的退休老人经历过日本快速发展的年代,他们手中掌握的财富不比年轻人少,在经济不景气的现在,很多人开始开发老年人市场,兴起了“老年经济”,所以老年人的生活可以非常市场化、娱乐化。比私立次一等的是公立养老机构,年轻时缴纳了社会保险、退休后有一定数目养老金的老人,可以选择进公立养老院。也就是说,只要有钱,即使子女不在身边照顾,老人的晚年生活也可以很潇洒。但是,对于生活贫困的老人来说,晚年生活可能会很凄凉,这也是为什么“孤独死”、“老无所依”等现在在日本会时常见诸报端。

(日本某养老院的圣诞节↓)

另外,要说一点日本的“代际传承”。在中国,家业一般是交给子女打理,但是在日本,也可以不交给子女,比如遇到子女早夭、子女能力不强等情况,或者子女的志向不在于操持家业。这时候,日本人会选择入赘一位能力强的女婿,或者收养一名“养子”( “养子”可以是已经成年的人)来继承家业,女婿或养子之后改姓家族姓氏。把招赘和养子结合起来的叫“婿养子”,也就是让女婿成为“养子”。 日本铃木公司现任掌门人铃木修就是“婿养子”,娶了铃木家族的长女为妻,铃木修还想把家业传承给自己成女婿小野孝,但是因为小野英年病逝,铃木修现在还担任铃木家族主席和CEO。

(铃木修近照↓)

日本人“养儿不为防老”,也不为“继承家业”。现在的年轻人晚婚、不婚、丁克的越来越多,父母并不会过多干涉,反而是政府比较着急,不得不出台很多措施来鼓励年轻人结婚生子。


苏菲的日本


因为日本拥有非常完善的社会养老制度。

日本是全球著名的老龄化严重国家,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1995年就已经成为了“老龄社会”国家。日本老年人数量占据总人口的比例高达27%以上,非常惊人。


日本的养老保障有三层,分成国家、产业与私人,日本人拥有“国民年金”,20岁到60岁之间并且在日本拥有居住权的日本人,都必须要参加,每年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到了期限可以领取保障。但在日本,残疾人、无收入老人、单亲家庭与5人以下单位雇佣者的年金,由日本政府买单。

在日本这个保险产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其国民参与保险的人数也非常多,这样,国家、企业与日本人私人,拥有了三重养老的保障。

多样化的养老设施

日本作为一个老龄化非常严重的国家,无论其政府还是各企业,都兴建了大量的养老机构,日本拥有的商业性质的养老机构就超过了两千家,而且分成“居住型”、“疗养型”、“治疗型”等多种类型。对于老年人的照顾,也是细致到了夸张的地步。

老年人拥有大量积蓄

日本的老年人,拥有整个日本一半以上的储蓄财产,所以能够保证日本大部分的老年人能够安然度过晚年。日本年轻一代大多都用不着为了住房操心,公租房等制度的非常完善,所以日本老年人也用不着花费大量财产给自己的子女。

拥有比较充裕的储蓄,加上社会的支持与国家的保障,还有养老产业的完善,让日本的大部分老年人根本用不着为晚年担忧。


澹奕


问题本身就传达出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养儿是用来防老的吗?

如果你在能够赚取收益的时候,并没有给自己晚年留下足够的资本,那指望儿子也没用,你都没能力赚到更多的钱,儿子又怎么可能有能力多赚一份收益来给你养老?

除非不是亲生的。因为基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代的智力水平。

反观日本,因为收入更加不需要养儿防老这种“自己无能,需要寄托儿子帮忙的情况”,因为其本身就是社会养老体系完善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这里简单聊一下日本的养老

说起日本的,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有着满腔的情绪,但是不可否认日本是处理人口老龄化最好的国家之一。

超过20%的老年人口可不是一件闹着玩的事儿,不仅直接影响着社会劳动力的补充,更重要的是涉及到养老问题。

也就是说,人口老龄化导致的结果是既要花钱给老人安享晚年,又要处理劳动力不足的困局。

对于日本来说,在加上东京崩盘后的后续影响,其在养老问题上可谓遇到了巨大的困境。

而其采取的措施一方面就是养老金,其实对此大可不必说什么,日本主要依托于三项制度,国民年金、厚生年金或共济年金、企业年金,大体就是国家补贴、个人缴纳和企业缴纳。太细的内容就不用说了,知道了也是浪费时间。

世界各国对于养老金都下重本,如果人老了就失去照顾,年轻人还奋斗个毛线?

其中日本的算是比例相对较高的,国家承担比例占个人最终受益能够达到50%以上。

至于我们是多少,笔者没了解。

而笔者痛过西欧高福利国家的调查来看,其中高者甚至达到了90%以上。

也就说,在高福利国家中,你每缴纳100块的保险基金,就可能在退休后拿到1000块。

不过大家也被觉得这样就是好,有些国家甚至出现过104%个人所得税。

高福利就意味着高赋税,没听说过税少福利高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

日本还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人民认为:“不工作,就会老”

人是很怕老的,因为老是离死最近的一种状态。

而日本很多老人却老而不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超市收银什么的,或者有些人有些受益,那就开个居酒屋,或是小食店,反正不闲着。

这方面到底好,还是不好,笔者没有太多发言权,毕竟不是养生专家。不过,以笔者做养老的经验来看,闲不住的老人在精气神上,确实比那些就平时无非溜溜弯的老人要好很多。

而也是因为这种态度,日本是60岁退休,65岁开始领养老金,其既可以工作保证生活,又有存款作为应急之用,到时候还有养老金作为补充。

别忘了,日本也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之一。

这种生活状态其实也挺适合咱们老人学习的,笔者做养老的时候发现,很多老人住养老院不是没人管,而是没事儿干,能生生闲出病来。

住养老院起码有个伴,一大帮人聚在一起扯扯闲话也比自己在家闷着强。

再来说说养儿防老的事儿

这种说法其实背后一直透着一种悲凉。

大家想想为什么要养儿防老?还不是因为自己没办法给自己养老,所以才要麻烦儿子。

老人真正想要的天伦之乐是无忧无虑的、快快乐乐的安度晚年,而不是给孩子多大的压力,再给自己带来多好的物质生活。

其实,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养儿防老这种状态了。

提出这种思维的人,大部分已经与社会脱节了。目前城市退休的一批人,绝大部分有退休金,只有极少部分需要继续工作养活自己。

而农村方面也有医保,并且农地可以出租,活着是没问题的,在加上没什么物质欲望,也就没什么开销。

真正需要子女提供开支的并不多,老人仅需要比较少钱就能活,除非是有大病,而且是持续烧钱的病。

养儿防老这种观念主要是在过去。

在那个只要丧失劳动力就得等死的时代,才需要老了之后子女来帮助维持生计。

而在现代社会,只要你的一生保持正常工作,没有什么特别烧钱的不良嗜好,定期缴纳社会保险,根本就不会出现养儿防老的需求。

除非是一个无所事事、好吃懒做,既不工作,还要怨天尤人的人。而这种人,建议还是别要孩子。


小言詹詹


养老问题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谁出钱,二是谁看护。

人的一生,青少年受父母和社会照顾;青壮年支持社会;老年受社会照顾

日本社会正处于老龄化和少子化双重作用之下。一方面是老年人增多,女性寿命为86岁,男性为79岁,百岁以上的老人比30年前增加了50倍也。另一方面,出生率低,年轻人或者由于生活压力大,或者由于享受个人或双人世界,生子欲望不强,导致出生率低。在这种趋势下,如果没有社会保障的话,一个年轻人将负担6位老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现象将很常见。

一名年轻人负担六名老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

第一个问题是谁出钱。

从前,父母从儿女那得到抚养金,现在,老年人从国家领取年金(退休金)

日本实行年金(退休金)制度,从20岁到64岁要缴纳年金。年金有两种,一种是“国民年金”,只要是在日本居住的20岁以上国民就得缴纳,包括大学生和自由职业者,每月约1.5万日元(约900人民币)。另一种是“厚生年金”,是公司职员缴纳的,约占工资的16%,一个月薪25万日元的人,需要缴纳4万日元。但这之中有一半是公司给缴纳的,所以职员个人只需要缴纳2万日元。

退休后,自由职业者和公司职员能领到的年金(退休金)

那么,65岁开始,一个自由职业者每月能领到6.6万日元,而一个公司退休职员能领到16万日元。

第二个问题是谁看护。

看护也有三种,一种是自家看护,一种是养老院,一种是医养院。

自家看护对于家庭来说,一家人可以在一起,但是对于看护者来说负担是相当重的,主要有精神、时间和肉体三方面都有负担。所以养老院也是选择,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如果要老人受到比较周全的看护,还是进养老院。当然,如果老人有疾病,那还是进医养院。日本大部分养老院和医养院对老人的照顾比较好,当然,养老院和医养院都不是慈善机构,这也是要钱的,同时这些机构也存在个别的虐待老人的问题。


元和拾一年


偶尔看到头条推送了这篇问答,游览了主要的回答后,感觉大部分都是在夸日本人老后如何幸福,养老制度如何完善等,就颇有点骨哽于喉的感觉,因为这与日本眼下现实的养老环境并不完全相符,因此,借此问题也来赘言几句。


首先,这个问题和日本人自古而来的习俗有关,日本人自古就有长子继承家业,其他儿女长大必须出外谋生的风习,这就渐渐形成了日本的养老模式。出外谋生的子女也就渐渐失去了要养父母老的意识。


其次,正如前面的答主所说的那样,日本人还有着约定俗成的“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习惯,这同样适用于家庭,所以我们才能在日剧里经常看到日本人即使是家庭成员,互相之间也是弯腰撅屁股一直“谢谢”、“对不起”的画面。我们知道,“客气”有时侯和“生分”是成正比关系的,客气到一定程度,那也就不用客气了。


养老问题亦然,很难说日本人的“不给他人添麻烦”没有给日本人不养父母老的心理带来过影响。尤其是发展到现代,随着日本养老体制、制度的逐步完善,人们的养老意识更加趋于个人化,因为毕竟有了经济基础,同时还有不给别人添麻烦在细节上的的不断发展,这些客观因素和主观意识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今时日本人的养老观念。


看前面的答题,各位答主主要是从日本的养老制度、日本人不给他人添麻烦的为人准则等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的。是的,日本的养老制度非常完善,到目前为止领取养老金的退休老人也确实基本上都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但请不要忘了,现在靠养老金生活的70岁左右的老人,他们正是战后出生的“团块时代”那一代人。


这批人赶上的是日本最好的时候,比如1964年东京奥运会、1970年代日本经济的腾飞、1980年代的泡沫经济等,这一切把他们的待遇推向了工薪族的最高点,相应的,他们的退休金也是最高的,具体数字虽然根据职业不同而略有出入,但基本上平均每月都能领到25万日元左右的退休金。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说的直接一点,25万日元已经相当于参加工作几年的年轻人的月工资了,甚至有些年轻的家庭,一家三口人也就是靠这每月25万年薪300万日元的收入维生。这还不算这些退休老人在日本经济处于黄金时代所攒下的积蓄以及他们的房产呢。 所以说,这一代退休老人他们是根本不需要儿女养老的。有家有业有闲钱,如果老伴去世只剩一个人觉得孤独了,以他们的退休金和积蓄也足够去最好的养老院继续优哉游哉。


相反,因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工作不如意,近些年倒是增加了许多“啃老族”。日本有个数字现在成了热门数字,那就是“8050”,指的就是80岁的父母和50岁的儿子组成的家庭。某种意义上就已经变成了“养小”了。相应的,这也使本来优游自在的一些老人的生活开始变得捉襟见肘起来,而且还形成了“8050”社会问题。


那么,现在日本的养老保险又是怎样的呢?据日本养老保险机构的消息,从数年前日本的养老保险就已经处于接近入不敷出的程度了,这也是自去年起日本政府强制要求所有居住在日本有正式工作的人(包括外国人)必须都要加入养老保险的原因。不是危言耸听,日本早有专家指出,日本已处于“一亿总下流”的时代,这里的“下流”不是指我们所知的下流,而是指生活水品“低下”的意思。


事实上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加入养老保险,一般情况下要到30年后才能拿到养老金,而且数额也相当少,和现在靠养老金生活的那些团块时代的老人根本没有可比性。不仅难以真正养老,悲观者甚至认为到时候能否拿到养老金都是未知数。目前还传出了政府正在考虑把领取养老金年限延长到70岁的可行性,果如此,能领取养老金的年数将更少,这也是现在日本年轻人不愿加入养老保险的主要原因。



他们认为,即使交纳了养老保险,也只是在养现在的既得利益层,即那些享受着25万日元养老金的团块世代,而等到自己老后,兴许什么也没有了,即使有,70岁开始领取,没领几年如果就死了,那就是一笔亏本的买卖。因此,才形成了一方面年轻人拒绝加入养老保险,一方面政府开始强制国民甚至外国侨民们加入养老保险的局面,至于最后结果如何,却是只有天知道。故此,总的来说,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是一个不一定能保险的制度了,日本人的养老现状实在是堪忧的。


更可悲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不给别人添麻烦”在许多日本家庭已经发展为根本添不到麻烦了,因为很多日本年轻人离家独立生活后,根本就很少或不和家庭来往了,最多是在父母有病住院时拿一束鲜花探望一下。每年大年三十日本电视台的一档呼唤子女回家过年的综艺节目,都会让我们看得心酸起来。听到那父母、爷爷奶奶在电视里一声声的“孩子,回家过年吧”、“给家里来个电话吧”的呼唤,你还能指望这样的儿女养老吗?


所以说,为什么日本人不养儿防老,这是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的,是这两种原因的相互作用才形成了今天的局面,在养老问题上,日本并不都是处处喜歌,对于大多数普通日本人来说,对自己老后如何养老、能否养老的问题,事实上是充满了惶恐感的。


万景路看日本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养儿可以防老。但如今,这一切变的不再现实。许多年轻人外出去大城市工作,离开父母,在其他城市安家结婚生活。自己的父母也是一年去看望几次,再加上工作繁忙,子女的事务,没时间照顾父母是摆在很多人面前的难题。

近几年,公益广告上频繁出现讲述关于空巢老人的公益片,侧面说明在养老问题仍然是大问题。

相比于我们的邻国日本,和我们国家相比,日本的老龄化更加严重,截至到2017年9月,65岁以上人口多达3514万,占总人口的比例27.7%,高居全球第一位。

但是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日本的社会福利体系发展的很完善,比如老年人到了退休年龄就可以领取退休金。在日本老人眼里养老院却是个很好的享受晚年生活的地方。养老院也分为私立和公立,当然私立的养老院里面的设备是十分完善的。

可靠、完善的家庭护理服务的人员培训与考核体系同时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2000年起,日本开始实行护理保险制度,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解决老龄问题,也让很多家庭就把照顾老人这件事情,教给专业的介护人员去做,大大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其次,日本的老人也十分自律,他们更喜欢和老伴一起的生活,而不是麻烦子女,他们喜欢去养老院找新的玩伴。无数的日本老人正用自己的方式安度晚年。

操劳了一辈子现在终于可以轻松了,就放心地去做自己以前一直想做但没能做的事情。比如说旅游,学习新的技能。这就是日本的养老体系。因此,他们的观念里根本没有养儿防老一说。


——END——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今天在日本对于结婚生子完全淡化,强调个人独立成为日本社会潮流。活在当下,活好自已成为人们的人生追求!年轻时努力工作!尽情享受人生成为社会共识。

日本社会完善的养老制度与服务设施让老年人解除了后顾之忧。义工为老年人无偿服务成为这个国家的普遍善举!这就叫人口文化素质与软实力!

养育儿女是义务!不帮助子女带孩子是整个社会现象。而依靠子女养老的情况不存在。因为你年轻时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国家有义务为你养老送终。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今天发达国家几乎都这样,英国前首相撒切儿夫人老来子女没一个前来探视,很悽凉,到死都没获得亲情抚慰!也许这种缺泛人文情怀的社会体制还是存在瑕疵的吧!

村山富市老先生九十多岁了,与老伴住在自己家中独立生活。看上去挺好的,我倒觉得只要能行动,又有丰厚的养老金。不依赖子女倒是件好事。我楼顶上的郭英基已九十高龄(原山西省土地局长)至今像个小伙子,买菜,溜弯,下棋,做饭,洗衣服。找了个小他18岁的老伴还得他伺候人家。一个子女也不在身边。我倒觉得郭英基先生的老年生活有日本社会的感觉!

看来这种养老方式与潮流很难阻挡!也算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吧。

2018.5.20.创作于太原


晋A闲云野鹤


非但日本,在世界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养儿防老的意识都已成为过去。二战之后,在一些率先富裕起来的国家里,经过了70多年财富的原始积累,甭管个人,家庭,还是社会,所拥有的财富值,已远远超越了消费值。当一个人老了,失去了创收能力时,单凭个人的原始积累,与社会制度的保障,根本就不需要儿女的接济和照顾,也能够衣食无忧的安度晚年。在这样的国家里养儿育女,只是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而已。至于有没有儿子,对自身的需求已经没有多大依赖关系了,养儿防老的意识已经淡化,只是作为一种精神的需求而存在着。孩子小时侯当个宠物养着,孩子大了,分居另过,经济己能独立,自己有了自己的新家,有空了过来看看父母也好,没空来不来也没有什么关系,不用照顾父母什么,父母也不需要儿女再有什么付出,能过来与父母聊聊天,父母就很高兴,至于吃不吃饭走,带不带东西来,都已经无所谓了

。但在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就不行,养儿防老是唯一的出路,重男轻女也不可避免,在时下的中国就处在这种情况之下。虽说也有先富起来的一部份人,但毕竟是少数,尤其在当下农村,农民劳碌一生。最后也没有什么积蓄,干不动了,没有了收入来源,到死还得有一个时间和距离,这一阶段的生活怎么保障?虽说没有多大的花销了,但也得吃饭穿衣吧?电费水费还是要交的,都依靠社会的保障肯定不行,只有依靠子女真就没有别的办法了,现实的情况就是这样。若有个儿子还能维系一个家庭,若只有个女儿一嫁,真就成了鳏寡孤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