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停止放款的第57天,蓝瘦、想死|新流特写

公司停止放款的第57天,蓝瘦、想死|新流特写

从6月下旬开始,受资金及监管形势影响,P2P的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各P2P的资产端也受到严峻考验,抛开行业和未来走势不谈,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每一个具体的从业者身上时,感受到的是真切的失措和迷茫。

“别的也还好,就是不能买房了”

金子是南方某省会城市P2P系的车贷经理,说是经理,其实就是最基础的汽车抵押信贷业务员,在行业最红火的时候,94年出生、仅职高学历的他每月都能拿到手3-4万的收入,远超同龄的大部分白领。

但从6月18号开始,公司毫无预兆地停止了两款利率最高、返点也最高的产品,到了7月第一周,所有产品都停止进件了。“公司说暂停进件一周,正在调整产品”,金子告诉新流财经,这样的情况以前也不是没有过,一般都是在转换资金渠道或者调整产品的时候偶有发生,但持续时间都不长,是以虽然心里有点紧张,但也没有太当回事。

“但是一周之后完全没有恢复的迹象”,外界不断传来的P2P平台爆雷的消息让金子和同事开始担心,四处打听公司是不是出了问题,会不会爆,“一个总监告诉我们,公司有钱,绝对不会爆雷,马上就会恢复的。”

然而总监承诺不久之后,公司又下达了另一个通知,说将于八月初恢复进件。“现在八月过半了,我觉得悬”,金子苦笑,“但总得给个说法,不能就这样不上不下的啊。”

从7月开始,金子拿的就是1800元的基本工资了,本来他谈了一个女朋友,感情稳定,买房结婚也提上议程,去年还去看了几次房。“之前我一个月,起码能到手2万,爸妈出首付,房贷在七八千,甚至一万左右我都能接受,但现在这个情况,买房是不可能了。”

现在,金子早上起得越来越晚,接近中午时到公司打个卡,然后下去就跟同事或朋友麻将,有时候也做一下别的公司的单子。好在市面上别的车贷产品还很多,凭借之前积累的客户和同行资源,金子靠做飞单也能勉强接受。

“不是没有想过辞职,但是现在整个行业都这样,离开行业的话,我去哪里找这样收入的工作?”金子还是想再看看公司的情况,他盼望着八月暂停的业务能恢复。

“现在上班比之前还累,天天演戏”

跟金子的自由不同,大白被公司生生逼成了“影帝”。大白是某P2P平台旗下的信贷产品业务员,为用户提供纯信用借贷服务。从7月初开始,公司就停止放款了,但诡异的是,进件仍在继续。

现在大白每天的工作情况是这样的:每天上午准时到公司打卡,然后细致地泡好一壶茶,打开电脑,看看网页,微信群里聊聊天,觉得一天的资讯接收的差不多了,开始打王者荣耀。一上午就这样就过去了。

中午必须挖空心思找个地方吃饭,外卖现在点得很少。吃饭时,也是朋友圈转发文章的时间,在公司群或者同行群里,总有这样那样利好P2P的信息,这段时间最热的就是国家打击恶意逃废债了,配发的文字往往是“欠债不还马上上征信”之类。

下午上班,继续打王者荣耀,也有很多同事玩“吃鸡”,但大白觉得吵闹。临近下班,大白打开今天的进件页面,拍了一段小视频,镜头从进件页面起始,扫过整个办公室,最后定格在杂乱的办公桌,配文是“今天又要加班了”。

“我知道有同行讽刺我们天天在公司吃手指甲(形容无所事事)”,大白有些迷茫,“但是我们能怎么办?保持进件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公司要好吧?”

大白告诉新流财经,他知道有公司只发非常低的底薪,还经常找理由扣钱,变相裁员,还有的公司,所有的信贷员都需要参与催收,每天有任务考核,他有些庆幸自己公司底薪比别的要高些,也没有扣钱的事情,“要说是温水煮青蛙我也认,但是目前我们确实也只能观望,我觉得我们公司还是能撑下去的。”

“我没想到公司会这么对我们”

跟金子和大白相比,小叶的遭遇就要惨得多,他成为了向公司拉横幅讨薪的一员。小叶工作的P2P平台在业内蛮知名的,旗下资产端也比较多,他在一个信贷资产端子公司做信贷团队经理,手下有四五个人,算是个小领导。

从7月中旬开始,公司就开始停止放款和进件,小叶还积极安抚团队情绪,“我还说这么多P2P爆雷了,投资人有犹豫的情绪是很正常的,但我们要相信公司,要跟公司同舟共济。”

然而让小叶没有想到的是,同舟共济的结果是一纸要求前线人员全部自动离职的通知,“上面说了所有人必须主动离职,不离职的话下月必须完成多少多少的催收任务,不然就要倒扣钱”,小叶无法接受,“哪有这样简单粗暴的。”

不敢相信的小叶一遍遍与直属领导沟通,然而领导不是打哈哈就是说这是公司规定,他也没有办法,最终小叶同意离职,但是要求将之前的业务报销款和当月的绩效提成全部下发,“我觉得我的要求合情合理,其实公司就是裁员,本来还应该有N+1的工资补偿,我也不要求这个,把我该得的给我就行。”

但小叶的要求仍然没有被满足。8月初,在万般无奈和灰心丧气之下,小叶加入了公司被离职员工组织的抗议群,去公司拉了横幅,声讨公司。

“现在也没有太好的办法,申请劳动仲裁吧,也不知道时间要多久”,小叶打算离开P2P行业了,“我还是应该去正规的金融机构,以后也不会再考虑互联网金融了。”

行业的变革势必影响到一个个个体,在野蛮生长阶段,一定有大量资质不佳的企业和个体被行业裹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但在秩序重建的情况下,80%甚至以上的企业和从业者将被淘汰。何去何从的迷茫不仅是一线从业者才有,后端的风控等技术人员,从以前的待价而沽沦落到裁员边缘的也大有人在,这个时候,最需要处理的恐怕就是心理落差问题。

其实在新流财经跟一线业务员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除了被裁员的,主动离职的业务员其实不多,究其心理还是对以往收入的留恋,认为“就算要走,也得要点赔偿”,更令人唏嘘的是,不少业务员在收入大涨的同时,还养成了泡吧、赌博等坏习惯,一旦行业从飞速发展趋于冷静,这些业务员的出路就显得非常狭窄。

新流财经希望,行业内的企业在理性处理员工问题的同时,也呼吁从业者们调整心理预期,加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毕竟只要自身优秀了,去哪个公司都能闪亮。

(文中受访人物均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