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半年,數億流水,網易的吃雞手遊爲何只有它成爲了最大贏家?

從去年3月份以來,“吃雞”一詞的熱度一直呈上升狀態,“大吉大利,今晚吃雞”這句話至今仍然為大眾津津樂道。戰術競技遊戲市場的火熱吸引了國內各大廠商紛紛入局,截止去年底,僅在TapTap品臺放出預約消息的“吃雞”手遊就有十幾款。

然而市場競爭是殘酷的,實力強勁的產品才能在激烈的“吃雞大戰”中站住腳,從而將用戶沉澱下來。在這場戰爭中,騰訊的《刺激戰場》《全軍出擊》以及《穿越火線:荒島特訓》,網易的《荒野行動》《終結者2:審判日》等作品基本瓜分了國內吃雞手遊市場這塊蛋糕。

短短半年,數億流水,網易的吃雞手遊為何只有它成為了最大贏家?

(《荒野行動》)

騰訊兩款獲得藍洞正版授權的手遊,主要針對玩家的遊戲樂趣和真實需求,在運營上強調補足絕地求生的競技性和刺激性,從而保持玩家的新鮮度。

網易則不一樣,它在運營方面最大的特色,就是逐步脫離絕地求生大逃殺的基本模式,將遊戲打造出自己的特色,《荒野行動》就是這麼做的。此外,網易還深耕吃雞的細分市場,先後推出了《迷霧求生》和《孤島先鋒》等上帝視角(2.5D)的吃雞手遊,希望打通更多的用戶。

短短半年,數億流水,網易的吃雞手遊為何只有它成為了最大贏家?

短短半年,數億流水,網易的吃雞手遊為何只有它成為了最大贏家?

短短半年,數億流水,網易的吃雞手遊為何只有它成為了最大贏家?

(從上往下依次是《孤島先鋒》《迷霧求生》《荒野行動》)

其他廠商的作品暫且不說,我們今天主要的目的,是來分析《荒野行動》為什麼能在網易的眾多吃雞手遊中脫穎而出,在國內和海外都吸引了超高的人氣,從而獲得巨大的市場份額的。

出海不到半年,《荒野行動》首奪日本iOS暢銷榜第一

根據gamelook的最新消息,《荒野行動》6月份在日本appstore的排行榜上正式奪冠。值得一提的是,《荒野行動》在《刺激戰場》的海外版——即《PUBG mobile》在日本正式發行後實現奪冠是非常難得的,它頂住了後者帶來的壓力,進一步獲得了用戶和收入。

短短半年,數億流水,網易的吃雞手遊為何只有它成為了最大贏家?

(日本6月appstore暢銷榜)

短短半年,數億流水,網易的吃雞手遊為何只有它成為了最大贏家?

(日本6月appstore免費榜)

免費榜單上,《PUBG mobile》位列第四,《荒野行動》排在第6位。而在氪金方面,早先在日本市場領跑近半年的《荒野行動》顯然更具優勢。此前,第一款奪得日本暢銷榜第一的國產手遊是《碧藍航線》,時間是去年12月末,但這一成就是得益於多樣化的促銷活動。

可以預見,鑑於《荒野行動》在日本市場的優異表現,網易在出海中國手遊公司裡的收入排名還將繼續提升。

短短半年,數億流水,網易的吃雞手遊為何只有它成為了最大贏家?

(《荒野行動》很受日本用戶歡迎)

為什麼《荒野行動》成功了,網易的其他吃雞手遊卻偃旗息鼓

前面談到,網易希望拓展吃雞的細分市場,推出了數款2.5D吃雞手遊,但是它們的表現顯然不盡人意,《孤島先鋒》和《迷霧求生》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前者公測不久就迅速銷聲匿跡,唯一大區變為鬼服,後者更是在幾次封測期間就流失了大量的玩家,結果胎死腹中。兩者在玩家群體中的反響顯然和《荒野行動》差了太多。

同樣是“吃雞”,它們之間的差距怎麼這麼大呢?筆者姑且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他們的差別之處。

第一,用戶情感認知。既然都是吃雞手遊,跳傘、撿裝備(包括空投)、跑毒、對戰這幾個部分是沒法避免的,即使這些2.5D吃雞在玩法細節上面做了一些微創新,但是內核還是吃雞,只不過換了一種風格而已,不客氣地說,就是換了一層皮,骨骼和血肉還是老樣子。因此上帝視角給人的遊戲體驗感是不如傳統吃雞遊戲的視角的,許多玩家在經歷了短暫的新鮮感之後必然會迴流到傳統吃雞上,甚至有玩家表示:“既然已經在第一視角和過肩視角體驗到射擊快感和策略性,為什麼要去玩閹割版的吃雞?”

短短半年,數億流水,網易的吃雞手遊為何只有它成為了最大贏家?

(《孤島先鋒》)

短短半年,數億流水,網易的吃雞手遊為何只有它成為了最大贏家?

(《迷霧求生》)

短短半年,數億流水,網易的吃雞手遊為何只有它成為了最大贏家?

(《荒野行動》)

第二、市場大環境。對於絕大部分玩家來說,“吃雞”遊戲的認知是建立在《絕地求生:大逃殺》和《H1Z1》之上的,大家都默認了只有準確繼承以上游戲特點的吃雞手遊才是“真吃雞手遊”,像《孤島先鋒》和《迷霧求生》這種動漫風格的“吃雞”,說好聽點是劍走偏鋒,說不好聽就是歪門邪道。在2017年吃雞手遊紛紛亮相的大環境下,尋求細分市場的初衷是值得鼓勵的,但是對於策劃的要求也是出奇的高,稍有不慎就會兵敗如山倒。

第三、內部資源傾斜。騰訊的“養蠱”戰術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兩款正版吃雞手遊都想搶奪更高的市場份額,最後《刺激戰場》略勝一籌,不論是口碑還是遊戲性都優於《全軍出擊》,那麼各種宣傳、資源的扶持肯定是前者優先。再看網易這邊,《孤島先鋒》和《迷霧求生》在幾次封測的時候情況就不太理想,後來修修改改也沒有很大的起色,於是前者拖到了上線,不久之後玩家大量流失,成為鬼服,而後者甚至都沒有進行全平臺上線。優勝劣汰法則放在哪裡都適用,既然玩家都認可《荒野行動》,那麼網易對於其的支持肯定是源源不斷。

《荒野行動》的成功,七分的功勞在運營上

除了以上原因,《荒野行動》的成功還要歸結於優秀的運營手段。運營團隊很清楚,再好的東西時間長了也會膩。

絕地求生的魅力在於大逃殺模式能夠滿足不同水平玩家的需求,不管你是菜鳥還是老手都能在遊戲裡找到自己的樂趣。但是這種模式有一個致命弱點:缺乏深度,文化元素稀薄。

即便你的用戶再多,時間久了,沒有新玩法和新元素,玩家對遊戲的新鮮感和熱情必然會消退,這也是藍洞做得不夠的地方——太過於相信大逃殺的魅力。在《PUBG》在線人數大幅下降的同時,國內幾款吃雞手遊卻活得有滋有味,不免令人唏噓。

來看看《荒野行動》是怎麼運營的吧。

其在今年2月份已經是全球收入1.6億,現在肯定已經不止這個數字。在同類吃雞遊戲已經漸冷的情況下,它依然保持著紅火的態勢。《荒野行動》雖然誕生於吃雞熱潮,但是它卻在逐步打造著自己的特色,意在將自身和大逃殺的基本模式剝離開來。

短短半年,數億流水,網易的吃雞手遊為何只有它成為了最大贏家?

(槍械皮膚,是不是有種熟悉的感jio~)

遊戲在高度還原了大逃殺經典特色的同時還不斷開發出屬於自己的東西,給與了玩家更多的選擇,實際上是淡化戰術競技玩法,增添了射擊遊戲的樂趣,這表現出對用戶心理的精準把控。

遊戲在上線一個月之後推出5V5模式,滿足用戶聯機需求,隨後又推出50V50的戰場模式,在這一刻,《荒野行動》成功地將自身拉回到射擊遊戲的範圍中,大戰場對戰的爽快感無疑是給足了玩家驚喜。

短短半年,數億流水,網易的吃雞手遊為何只有它成為了最大贏家?

(新模式)

除了這些,遊戲還在細節展現和文化元素方面下了功夫,比如具備中國特色的防水補漏麵包車(這一形象甚至在日本火了起來)、五菱宏光,後面還更新了國產95式突擊步槍等等,這些元素在豐富遊戲內容體驗的同時也加深了用戶的情感認知。

短短半年,數億流水,網易的吃雞手遊為何只有它成為了最大贏家?

(這是一位日本玩家的推特,看樣子是很喜歡這車了~)

值得一提的是時裝方面,運營團隊也是做足了功課,在緊張刺激的競技遊戲中加入輕鬆活潑的元素,光鮮亮麗的時裝瞬間吸引了一大批女性用戶,時裝設定將遊戲的角色產生了價值,活脫脫將競技遊戲變成了一個養成遊戲。試想如果一個玩家有著大量漂亮的時裝,他的遊戲黏著度必然是較高的,不會輕易拋棄自己的賬號。

短短半年,數億流水,網易的吃雞手遊為何只有它成為了最大贏家?

(叫做“荒野暖暖”是有原因的~)

綜上,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瞭解到,《荒野行動》的成功並非偶然,它的運營技巧值得學習,並不是單純的去經營一款吃雞遊戲,而是通過加入新模塊和新元素,使其逐漸脫離“吃雞手遊”這個概念,成為受眾更廣更獨立的熱門I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