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运动为什么会逐渐衰落?

珵素

每当遇到大的足球赛事,中国人就会想起来这么一件事:中国是足球的起源地,如果古人能够将这项运动坚持下来的话,现在中国的足球该有多强?

足球最早在中国出现,这一点似乎不需要怀疑。不过现在大家看到的都是现代足球,现代足球最早出现在英国,比赛规则也是在西方逐渐形成的。鉴于现代足球与中国的蹴鞠之间巨大的差异,中国的蹴鞠运动即便没有在明清时期衰落,估计也不会让国人更容易地学好现代足球。不过有一个问题终究需要一个答案:蹴鞠运动为什么会逐渐衰落呢?

蹴鞠据说是黄帝发明的,用于军中练武。不过这只是西汉刘向的猜测,完全没有证据,甚至刘向本人都未必相信。也有学者主张蹴鞠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不过现在来看,可能是一些人对甲骨文中的一些字的解读出现了错误。

蹴鞠运动为什么会逐渐衰落?

蹴鞠究竟发明于什么时候,至今难以确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战国时期,蹴鞠就已经是齐国临淄的百姓所热衷的一项运动,当时被称为“踏鞠”。到西汉时,蹴鞠这项运动就更火了,据说刘邦的父亲就是蹴鞠爱好者。

汉朝时,蹴鞠比赛已经有了一系列规则,包括比赛方式、比赛场地的设置,甚至对比赛裁判也有一定的要求。从有限的资料看,当时蹴鞠比赛的得胜方式与现代足球有一些相似,但双方究竟如何比赛,我们还是无从得知。

蹴鞠比赛对参赛者的身体素质、规则意识、竞争意识以及攻守意识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蹴鞠比赛就逐渐引起了军方的注意。古时军队中经常举行蹴鞠比赛,借此练兵。战士们也喜爱蹴鞠,在士气低落的时候举办一场蹴鞠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士气。蹴鞠作为军队的练兵项目,保持了很长时间,以至于不少人都认为蹴鞠原本就是用来练兵的。但从古人的记载看,蹴鞠在当时是一种极为流行的运动项目,练兵未必是它的主要作用。

蹴鞠运动为什么会逐渐衰落?

蹴鞠比赛的对抗性强,也最受大家喜爱。但蹴鞠比赛对场地、人员的要求较高,因此并不是随时都能进行。更多的时候,是三五个人聚在一起玩。水平高的人能够拿蹴鞠完成一些难度较高的动作,这些动作极具观赏性与娱乐性,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最关键的是,这种非对抗性的蹴鞠表演对参与者及场地的要求不那么苛刻,因此流传极广。

到唐宋时期,对抗性的蹴鞠比赛依旧存在,但热度已经不及以往,相反具有表演性质的蹴鞠运动成了人们的最爱。上至百官,下到百姓,人人都能够参与。当时的蹴鞠比赛方式很多,比如比赛踢高,比如众人围在一起颠球、传球,将蹴鞠落在地上的算负。

竞技性的蹴鞠比赛也加入了不少观赏的成分。当时的蹴鞠比赛和现在的足球比赛完全不同。比赛场地中间立两根竹竿,竹竿上接上网,网的上部留一个大小合适的洞。比赛双方站在网的两侧,一方持球不让球落地,最终将球传给主将,由主将将球从网洞中踢到对面,对面选手接过球传递数次,再将球踢回去。比赛过程中,将球打在地上或者未能将球从网洞中传给对面的队伍算负。这种比赛避免了双方队员的直接对抗,竞技性不足,不过观赏性提高了不少。

蹴鞠运动为什么会逐渐衰落?

唐宋时期这种观赏性的蹴鞠运动十分流行,一些喜爱蹴鞠的官宦人家也喜欢招纳一些蹴鞠高手,一些人就瞅准机会投其所好。靠踢蹴鞠谋得官职,并不是小说作者的想象,而是宋朝时存在的真实现象。

到了明朝,蹴鞠的地位逐渐下降。先是朱元璋废弃了已经丧失了对抗性的蹴鞠比赛,下令军队不允许再拿蹴鞠练兵。之后,士人、官员也不再热衷蹴鞠,视蹴鞠为下层人的运动。蹴鞠地位的下降,主要是因为明朝之后,知识分子认为蹴鞠这种娱乐方式与理学观念不符,因此不像唐宋时期的文人那样喜爱蹴鞠。其次,军队不再拿蹴鞠练兵,势必会降低蹴鞠的号召力。再者,到明清时期,人们的娱乐方式很多,可供选择的不只蹴鞠一种。最后,丧失了对抗性的蹴鞠更像是一种表演,擅长这种蹴鞠的往往是女子与少年,而明清时期,普通女子最多在后宅中自娱自乐,怎么可能出门与旁人比赛?缺少了参与者,蹴鞠也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