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稳坐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交汇之处,保佑来往船只平安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坐落于四川省乐山市,地处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交汇处,为弥勒佛坐像,高71米,是国内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据统计,乐山大佛于唐代开元元年开凿,直到贞元十九年才完工,历时约九十年。

据了解,乐山大佛是海通禅师为了减杀水势,普度众生而发起开凿的,也就是说为了减少水患对人们的危害,比如行船、洪水这些。图为游客们乘坐游船从江面上观赏大佛。

乐山大佛造型庄严,而且依山势而建,因此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乐山大佛头与山齐,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6.7米,鼻和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9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据悉,在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发现窟窿,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所以历经悠长岁月的自然侵蚀,大佛依然保存完好。

据了解,乐山大佛未曾建成之时,此地由于地处三江汇流之处,水势汹涌,经常发生船毁人亡之惨事。在山上结茅的海通禅师目睹惨剧,于心不忍,认为水下必有妖怪,遂发愿开凿大佛,以佛法保佑百姓行船安全。于是,海通禅师出外募化钱财以建佛像。

海通禅师募集到钱财后,就雇请石匠来开凿,谁知道当地一名地方官却乘机来勒索,要求其缴纳所谓私自开凿佛像的罚金,不然就要自挖双目。海通禅师称,“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地方官不相信海通禅师真会这样做,居然叫他自挖双目。海通禅师毫不畏惧,竟然真的挖去双目,还用托盘放着拿给地方官……


在海通禅师发起之下,大佛历时约九十年建成,据悉,建成之后,此地果然很少发生行船事故。而且,民间还有关于大佛不少堪称神奇的传说,比如大佛闭目、大佛流泪等等,最神奇的一个传说是,曾经有一个小孩子从大佛头部附近的栏杆掉下来,眼见就要摔到几十米的地下,大佛竟然伸手将其稳稳托住了……当然,这些都是传闻,大家可以作为民间故事听听,还是要相信科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