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湖南省平江縣:搬不走的山 留得住的人

湖南省平江縣探索偏遠山區農村教師補充新機制——

搬不走的山 留得住的人

人口過百萬的“國貧縣”湖南省平江縣,連續幾年都在大量補充教師。“可還是不解渴。”該縣教體局局長劉日新說,平江的農村教師、尤其是偏遠山區農村教師補充,還面臨著一個繞不開的難題——教師流失。

「教育要聞」湖南省平江縣:搬不走的山 留得住的人

“必須解決,否則教育扶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乃至縣裡的脫貧摘帽,都將受到影響。”——這,成為平江從縣委、縣政府到教體局的共識。

現實缺人:搬不走的山,繞不開的題

“國貧縣”“山區縣”“革命老區”,提到平江,這是幾個重要標籤。尤其“山區縣”,是平江成為國家級貧困縣的重要地理因素。全縣4125平方公里土地中,只有不到10%為平原,其餘都是山地、丘陵。

山多地少,且地處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交界處,平江的農村學校呈現出幾個鮮明特點:分散、偏遠、規模小、在山裡。

“很難留住教師。”劉日新講了一段往事,2014年,位於三省交界處的虹橋鎮龍黃教學點招聘了一名女教師,工作兩天後便不辭而別,“學校在半山腰上,周邊就一戶人家,還時常不在家,一個女同志怎麼能不怕?”

怕的又何止這一名教師?平江有403所中小學(含教學點),按面積算,平均10平方公里有一所學校。而現實中,農村學校的服務面積要遠大於這個數字。比如地處湘贛兩省三縣交界處的泉水學校,就是方圓60餘平方公里內唯一一所村小。

雖然從2012年至2016年,平江縣招聘的特崗教師達到了1405人,再加上每年幾十人不等的免費師範生補充,較大程度上緩解了偏遠地區師資短缺情況。但缺口依然存在,尤其是農村教師補充的主渠道——“特崗教師”。該縣教體局2016年的調研報告顯示,近5年平江申報的特崗計劃是1810個,實際到崗與之相差405人。

許多報考特崗教師的,都是外地甚至外省人,人生地不熟,使得“設崗後無人報名,報了不來,來了沒幾天就走,服務期滿不留任”等現象在平江時有發生。以三墩鄉為例,該鄉2012年至2014年特崗教師服務期內離崗3人,期滿未留任6人。交通不便的虹橋鎮、石牛寨鎮,2012年至2014年共申報特崗計劃78個,有28個崗位無人報考。

另一方面,全縣88所村小、139個教學點,教師年齡普遍老化,未來5年退休的教師佔了絕大多數。“至少要補充301名教師才夠用。”劉日新說,絕大多數村小和所有教學點並不具備特崗教師的設崗條件,教師如何補充,也是一大難點。

問題擺在眼前,時間表上只剩幾年,怎麼辦?

“我們在問題中找到了一種思路。”劉日新說,這些即將退休的教師,大多一輩子紮根村小、教學點,“他們能夠在當地安心教書的重要原因在於他們都是本地人,家就在學校附近。”

受此啟發,仿照“特崗教師”、限招平江本地戶籍的“定崗教師”政策應運而生。

「教育要聞」湖南省平江縣:搬不走的山 留得住的人

定向進人:“特崗”補大面,“定崗”補難點

早在2014年,平江便在縣域內小範圍試行招聘定崗教師。“招了30名,全部安排在偏遠山區的一人校、兩人校。”縣教體局人事股股長鄭駢臻告訴記者,平江的定崗教師政策,模板來自特崗教師招聘計劃,“主要是填補特崗去不了、補不足的缺”。

試行效果得到多方認可後,2015年,平江縣政府指定縣編辦牽頭,與縣人社局、財政局、教體局一道,調研偏遠山區鄉鎮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問題。在這次調研後,縣內定崗教師招聘計劃大幅調整至每年100個。

100個計劃指標如何分配?參照系是當年某學區特崗計劃招聘情況。鄭駢臻向記者解釋,以龍門學區為例,2017年度該學區需補76人,其中60個崗位已申報特崗計劃,另16個崗位或因無法設崗、或設崗卻無人報名,將由縣內“定崗”補足。

報考定崗教師,需具備幾個條件:一要平江本地戶籍,二要考取教師資格證,三要專科以上學歷。一旦錄取,各項待遇與特崗教師相同,並享受五險一金,由縣財政統籌安排發放工資。“對年齡放得比較寬。”鄭駢臻介紹,有一年甚至放寬到40週歲以下。現在報特崗教師的,多是年輕未婚女性,待在山裡找不到對象,又如何安心在當地教書?年齡放寬些,讓成了家的人也能考,有利於隊伍穩定。

相對寬鬆的條件,吸引了一批平江籍大學畢業生返鄉報考。

從前派不進教師的泉水學校,一下子有了4名定崗教師。剛休完產假的何婷婷,2014年考上定崗教師。因是本地人,她將家安在了離校半小時車程的鎮上,“想娃了,隨時都可以回家看看”。校長王再興夫妻倆都是定崗教師,索性將家安在了校園裡。

“很羨慕他們。”同在泉水學校任教的特崗教師周蕾說,自己每次返回長沙家中,路上要花費7個小時,“如果錯過了每天僅有的一趟班車,就只能待在學校第二天再走。”

「教育要聞」湖南省平江縣:搬不走的山 留得住的人

配套留人:“五小工程”+“初任教師成長計劃”

“學校變化好大”“看著圍牆修起來的”“生活很方便”……

記者在距離縣城半個多小時車程的石坪學校採訪時,特崗教師宋佩、定崗教師伍奔芳對學校這一年來的“顏值”提升讚不絕口。

石坪學校總共有5名教師,除了校長王仁華,其餘4名都是90後特崗和定崗教師。“來報到時,因為搞建設,學校到處塵土飛揚。”宋佩說,現在住著舒服多了。

小廚房、小廁所、小浴室、小宿舍、小洗衣房,提升村小、教學點品質的“五小工程”,從2012年開始在平江分批次陸續推開。“每年500萬元,目前已基本完成。”縣教體局教育建設股股長劉滿平介紹,現如今全縣403所中小學還有30來所學校的旱廁改造沒完成,“但沒有一所村小、一個教學點沒改造完”。

房租、水電都不用交,一個月近4000元的收入,除了買些生活必需品,基本都能存下,本科畢業後在外漂泊幾年的王再興算了算,表面收入雖不比大城市,實際能存下的錢卻也差不多,“還能就近照顧父母,挺好的”。

除了生活配套,還有專業配套。為提升大部分非師範專業特崗和定崗教師的專業技能,平江制定實施了“初任教師成長計劃”。初任教師工作的前3年,縣裡為每10名學員配一名導師,“三筆字、備課、評課、教態等,導師都會指導。”教師教育辦主任李勇說,學員每期要寫教學計劃,當班主任的還要寫班主任工作計劃,小組內至少上一堂公開課,導師還會不定期下校指導。

平江自2014年實施定崗教師招聘計劃以來,至2017年全縣共補充330名教師,以低於3%的流失率,有效穩定了偏遠山區農村教師隊伍。

“2018年,我們的計劃是招120名定崗教師。”劉日新說。

「教育要聞」湖南省平江縣:搬不走的山 留得住的人

(作者:本報記者 賴斯捷 李倫娥 通訊員 盧超群)

《中國教育報》2018年08月08日第1版 版名:要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