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失傳的5件「奇技淫巧」,2件讓人爲之惋惜,1件被雍正禁用

身處21世紀這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大家都追求各種各樣的高新科技來獲得便利,包括軍事、醫藥、日常生活等各個領域。但其實這不是現代人才有的專利,早在中國古代,我們的先人們就利用他們無窮的智慧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技術產品。雖然這些技術很多都已失傳,也只在一些紙張上有著寥寥數語的記載。但是即便僅有這些,我們依然可以見出古代勞動人民偉大的智慧和創造力,甚至有些發明放到現在也會讓人們覺得不可思議。那麼古人是如何創造出這些所謂“奇技淫巧”的呢?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盤點一下古代失傳的五件“奇技淫巧”,感受一下古人的無盡智慧。

一、木甲藝伶
已失傳的5件“奇技淫巧”,2件讓人為之惋惜,1件被雍正禁用

想必對古代技術有所瞭解的人應該都知道“機關術”,但早在那之前幾百年,就已經出現了比“機關術”更加巧妙的“木甲術”了。《列子》中就有詳細記載:一日周穆王出外狩獵,在回途中遇到了一位神秘的匠人——偃師。他身邊站著一位全身彩色的人,周穆王就問偃師那是何人。偃師回答說此非真人,而是他用木頭做的木甲藝伶。這個木甲藝伶舉手投足與真人毫無差異,就連唱歌跳舞也樣樣在行。周穆王欣喜地叫來侍妾們一起觀看奇物。結果這個木製人居然對著他的愛妾眨起了眼睛。周穆王大怒以為是偃師在欺騙自己,所謂的木甲藝伶只是真人塗抹假扮。於是偃師為了證明自己把木甲藝伶全部拆除,眾人發現其所有的內臟、身體部件都是木製的,不禁感嘆偃師的“木甲術”就如同天神造人一樣神奇、偉大。只可惜後來這一技術卻在人間失傳,著實可惜啊!

二、雙翼飛車
已失傳的5件“奇技淫巧”,2件讓人為之惋惜,1件被雍正禁用

現代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除了高鐵就是飛機了。而早在清朝就有官方記錄一種類似於飛機的發明,它就是《墨餘錄》裡記載的“雙翼飛車”。這種飛車由奇肱氏發明製造。飛車兩側裝有翅膀,內裡包含機輪。裝有風帆,要使這個飛車升降自如、凌空翱翔只需轉動這個機輪、調整風帆,借風力飛行,最遠一天能飛行四百公里。要是現在這樣的飛車還存在的話,一定會成為很多滑翔和空中運動愛好者的必玩項目。

三、象牙席
已失傳的5件“奇技淫巧”,2件讓人為之惋惜,1件被雍正禁用

故宮內藏有一張象牙席,據傳是清代皇帝雍正的御用涼蓆,因為比草蓆和竹蓆更加涼爽沁人。明清時期的廣州有編織象牙席的傳統。但更早的據說漢代已有此技藝。象牙藝師們利用象牙的紋理與韌性,用藥水浸泡,然後劈成均勻的薄片,編織成涼蓆。另外,象牙席的加工製作十分費材料,象牙的利用率卻不足10%。這也是象牙席名貴的原因之一。製作象牙席不僅用料昂貴,工序也十分複雜。向來勤儉的雍正帝隨即下令禁止再製作象牙席,這項技藝隨之失傳。現在看來,這種工藝還是失傳為好。畢竟捕殺大象取其象牙實在是太殘忍和沒有人道了!

四、陌刀
已失傳的5件“奇技淫巧”,2件讓人為之惋惜,1件被雍正禁用

陌刀是唐代長柄刀的一種,雖是一件冷兵器,但是它的威力卻十分大甚至可以說是血腥,在當時只有身強力壯的士兵才能使用。在戰場上陌刀主要用來對付敵人的騎兵,彌補自己的騎兵不足。該刀可劈、可砍、可削,一般在戰場上講究集團作戰互相配合。只是後來因為製作成本太高所以逐漸被其他兵器取代。因其珍貴,唐代朝廷禁止陌刀陪葬。所以在今天很難見到,更不要說還原它的製作工藝了。實在是一大遺憾啊!

五、牛皮舟
已失傳的5件“奇技淫巧”,2件讓人為之惋惜,1件被雍正禁用​元朝至正年間,有一個匠人發明了一種用牛皮製作的皮舟,最多能載20餘人。而且因為這種皮舟底部是軟的,所以即便不慎撞到了水底的礁石或堅硬之物也不會有破損漏水沉舟的危險。而且使用完畢還可以摺疊放在箱子裡隨身攜帶,十分便利。只是現在這種牛皮舟的製作工藝也已失傳,不然肯定是旅遊愛好者的出行必備單品。

以上這五件“奇技淫巧”若放到現在,“雙翼飛車”和“牛皮舟”一定大受歡迎。但是“象牙席”還是失傳的好,生靈塗炭實在讓人感到痛心。總之,盤點完這些,我們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無敵,讓現代人也為之折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