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敗魏延,後拒諸葛亮,比起曹仁,他才是三國真正的守城狂人

先敗魏延,後拒諸葛亮,比起曹仁,他才是三國真正的守城狂人

01

公元228年冬,諸葛亮開始第二次北伐。

這一次,他選擇先進攻陳倉。

當時陳倉的守將叫郝昭,一個並不太出名的將領,他的手下只有一千多士兵,守衛力量非常薄弱。

在諸葛亮的用兵生涯裡,像陳倉這樣的小城,往往都是聞風而降;若不降者,只需要在強大軍事力量下,強攻取之即可。

但不久後,陳倉將成為諸葛亮一輩子的傷心地。

在聽聞諸葛亮向陳倉進軍的當天,郝昭興奮得一夜未眠。

他今年四十八歲,從軍已經超過二十年,卻還只是箇中級軍官,和他一同出道的張遼、徐晃、李典等人卻早已拜將封侯、名震天下。

郝昭每每想到此,心中便隱隱作痛:自己究竟何時才能揚名立萬?

郝昭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一種鳥,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而他,就是這種鳥。

02

半個月後,諸葛亮的大軍抵達陳倉腳下。

陳倉這座古城,在今陝西寶雞市東,是由漢中攻取關中的交通要道,兵家必爭之地。當年,劉邦想要奪取關中,韓信設計,表面上修棧道,暗中卻將兵馬偷過陳倉,給了章邯一個措手不及,隨後韓信兵至咸陽,很快佔領隴西、關中,威震三秦。

這一次,諸葛亮想學韓信,但郝昭卻不是章邯。

面對城下咄咄逼人的諸葛亮,郝昭露出了他的猙獰面目:守城狂人!

在整個三國中,論行軍打仗,有很多天才統帥;論臨陣對敵,也有很多萬夫不當之勇的將領;但若論守城拒敵,郝昭足以排得上第二位。

自他駐守陳倉以來,深溝高壘,遍排鹿角,城中的防守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條。

諸葛亮讓魏延率領大軍率先發起衝鋒,數萬將士圍著陳倉城一陣猛攻,戰況十分激烈。郝昭站在城牆上身先士卒,眾將士無不感動而奮鬥拼殺。

戰鬥持續了大半天,蜀軍卻沒有取得絲毫戰果,氣得魏延當場下令:敢有後退怯戰者,斬!

蜀軍士兵們在後退必斬的威逼下,再次陳倉又發動了衝擊,為鼓舞士氣,魏延親自披甲上陣,蜀軍士兵們像發瘋一樣猛攻。

雙方均以命相博,從早上打倒晚上,又從晚上打到第二天早上,持續了整整三天,蜀軍的屍體在陳倉腳下堆成了山,卻依然沒能前進一步。

面對眼前這固若金湯的陳倉,能征慣戰的魏延也沒辦法,他只好率領大軍撤了回去。

強攻不行,那就勸降。

諸葛亮帳下一個叫靳祥的人,自告奮勇要去勸說郝昭來降。

這位靳祥與郝昭是故交,他們倆都是隴西人,自小交情深厚。他認為憑著這份交情,郝昭一定會給他個面子。

但遺憾的是,靳祥信誓旦旦跑去,卻灰溜溜的回來。

郝昭的態度很堅決:要麼滾,要麼戰!

諸葛亮對郝昭的氣節非常欽佩,於是他讓靳祥再次走一趟,務必勸降這位忠勇之士。

這一次,郝昭二話不說,直接拉弓搭箭對著靳祥射出,嚇得靳祥落荒而逃。

諸葛亮這回真的很生氣:好心當做路肝肺!既然要戰,我就陪你一戰!

諸葛亮親自整點軍械,下令全軍攻城。

歷史上著名的陳倉攻防戰就此拉開帷幕。

當時的蜀軍,絕對是擁有世界最先進科技裝備的軍隊,各式各樣的攻城器械應有盡用。但郝昭駐守陳倉這段時間也沒閒著,他準備了大量的滾石、油脂、火箭等武器,還特意加高加厚了陳倉的城牆。

他要在這座城下,讓自己的大名傳遍九州。

在戰鬥打響之前,郝昭對著手下將領發表了他最後一次演講:血灑疆場,九死無悔!

“願追隨將軍,九死不悔!”臺下士兵齊聲喊道。

郝昭凝視著眾將士,眼中淚花閃爍,他用可能是一生中最溫和的口吻結束了這次訓話:諸位珍重!

說吧,他毅然決然的走上戰場,將士們也緊跟著走向各自駐守的崗位,不帶一絲猶豫。

來吧,諸葛亮!

先敗魏延,後拒諸葛亮,比起曹仁,他才是三國真正的守城狂人

03

攻城戰打響後,諸葛亮首先推出的是雲梯和衝車。

雲梯,傳說中由魯班發明創造,但經過諸葛亮的改後良,蜀軍將士所用雲梯的長度是普通雲梯的一倍,而且梯子盡頭有鐵製搭鉤,勾搭在城牆上則敵軍難以推卸。

衝車,是一種巨型裝甲攻城戰車,這種戰車在很多古裝電視劇裡經常看到,由強壯的士兵推著車身向前衝,車上支著一個碩大圓木,專門用來撞擊城門,而車的外表則用沾了水的牛皮包裹,使敵軍無法扔火把燃燒車下士兵。

諸葛亮下定決心要好好教訓一下郝昭,他下令:雲梯和衝車一齊上陣,上登城樓,下撞城門!一口氣拿下陳倉!

在蜀軍將士看來,他們人多勢眾,還裝配有這麼多精良的高科技武器,拿下小小的陳倉城,簡直容易得不要不要。

但很快他們就發現,事情遠沒有他們想象得那麼簡單。

因為他們遇到了傳說中的守城狂人——郝昭。

這一戰,註定將成為蜀軍將士們的集體噩夢。

蜀軍以最快速度架起百乘雲梯,將士們各把短梯軟索,進軍命令一下達,便蜂擁而上。

郝昭果斷地祭出了一項前所未有的武器——火箭。

所謂火箭,就是用油浸漬過的麻布等易燃物,綁縛在箭上,點燃後迅速射出。

郝昭令魏軍士兵各拿火箭,分佈四面;等待雲梯靠近城,一齊射箭,這一支支火箭猶如飛蝗一般迅速射出,火箭上的星星之火很快便蔓延到整個雲梯,梯上軍士多被燒死,城上矢石如雨,蜀軍的第一波進攻被硬生生打退。

諸葛亮並沒有氣餒,第二天,他果斷推出‘衝車’戰法。

蜀軍將士推著數十輛衝車一齊衝了上來,眼看形勢非常危急,郝昭卻臨危不亂,他命令守城士兵將石頭均鑿出一個眼,再用麻繩穿在磨眼裡,往下拋擲,狠狠砸在衝車之上。等砸完一下候,再拉回去,重新砸,如此幾輪狂轟濫炸之後,衝車基本毀折無用,蜀軍再次被擊退。

當晚,諸葛亮氣得當場掀了桌子,他決定三管齊下:

第一,命姜維率領一支隊伍將城池外的護城河填平,以便蜀軍可以從四面八方發動總攻。

第二,令廖化引三千鐵鍬軍,在夜裡掘地道挖地道,直通往城內以發動偷襲。

第三,讓魏延帶領部分精銳從正面進攻,以吸引魏軍的注意力,從而掩護廖化和姜維的行動。

此番進攻,蜀軍將士是下了必死的決心。

04

魏延率先發動攻擊。

這一次,他使用了一種新型的武器:井闌,又叫移動箭樓。

相傳它是戰國墨子所發明,全部由原木組裝而成,高數十米,底下有輪子,可以推動,內裡有樓梯,士兵可以向上爬,頂部有塔樓,士兵站在上面可以居高臨下移動掃射。

這種武器是專門用來攻擊城牆上的守軍,並保護正在爬越城牆的己方士兵。

在魏延的指揮下,蜀軍將士迅速攀登上井闌,並穩步向城牆靠攏,而塔樓上的士兵則用諸葛亮改良後的獨門秘器——諸葛連弩,不斷向城中掃射。

普通的連弩一次只能射出一支箭,即便是兩漢時期最強的連弩,也只是三連發的,可以同時射出三支箭,但諸葛連弩只需要輕輕一扣扳機,就可以一次發射出十支箭,殺傷力極大,可謂冷兵器時代的機關槍。

守城的魏軍士兵很快被殺傷無數,剩下的士兵不得不暫時撤離城頭。

這時候,在一旁等候許久的姜維立即下令讓士兵將早已準備好的土袋扔進護城河,眨眼之間護城河就已經天塹變通途。

接著廖化立馬行動起來,他帶領三千鐵鍬軍開始挖掘地道,試圖通進城裡。

戰鬥還在繼續,蜀軍似乎開始佔據優勢,現在就只等鐵鍬軍的最後逆襲。

諸葛亮臉上閃過一絲得意的笑容,蜀軍將士也都屏住呼吸等到城門被打開的那一刻,整個現場就像定格了的無聲電影一般,滿目瘡痍,卻而又充滿殺機。

忽然,城裡面傳來了一聲無比悽慘的喊叫聲,接著一聲接著一聲,頓時像炸開鍋似的,亂糟糟一片。

沒多久,廖化驚慌失措的跑了回來,原來郝昭事先在城內橫著挖了一圈又寬又深的壕溝,鐵鍬軍兵不明情況,全部掉進了壕溝裡,被魏軍用亂箭射死。

此時此刻,諸葛亮終於明白:眼前這位不太知名的將領,是一位實實在在的守城狂人!

但事已至此,只有硬著頭皮攻打,好在護城河已經全部填平,蜀軍可以全面發動圍攻。

諸葛亮親自督戰:給我往死裡打!

魏延攻東門、姜維攻南門、張嶷、廖化攻西門,馬岱、王平攻北門。

八萬蜀軍齊上陣,不破陳倉誓不還。

先敗魏延,後拒諸葛亮,比起曹仁,他才是三國真正的守城狂人

05

憑藉強大的兵力優勢,諸葛亮對陳倉開始進行全方位的狂轟濫炸。

這一場慘烈的戰役,雙方將領都親自上陣,從早上打到晚上,再從晚上打到早上,整整持續了二十多天。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郝昭要是識時務,就該開城投降了。

可這個倔強的老傢伙只認死理,硬是要抵抗到底。

苦!實在是苦!慘!實在是慘!

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郝昭和他的士兵們以驚人的毅力堅持了足足半個月之久,硬生生抗住了諸葛亮八萬大軍的輪番進攻,這究竟是多麼頑強的意志和戰鬥力!

饒是諸葛亮最後也不得不承認:郝昭真乃當世名將!魏國能有此人,甚幸!

在圍攻陳倉二十多天後,蜀軍出征所攜帶的糧草已然耗盡,曹真和張頜的增援部隊也陸續趕了過來,諸葛亮看著眼前的陳倉城,內心真的是很不甘心,但卻又無能為力。

最終,諸葛亮還是下達了撤軍的命令,蜀軍帶著無盡的遺憾撤回漢中。

陳倉保衛戰,自此結束了。

陳倉城中,滿身疲憊的郝昭終於鬆了一口氣。

這二十多天以來,蜀軍攻城的方法可謂層出不窮,也足足讓他大開眼界。

他麾下這千餘士兵早已死傷大半,剩下的也傷殘嚴重,至於城中的防守器械早已用盡,不但城中百姓家裡的農具被徵用一空,就連城中墳墓裡的棺材板都被挖掘了出來!

那場面,就是人間地獄也不為過。

此時的郝昭,沒有絲毫勝利的喜悅,有的只是身心俱疲。

他望著身邊滿面血汙和傷痕的士兵,第一次感覺到了戰爭的殘酷與可怕。

一將功成萬骨枯,他心裡忽然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傷。

能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活下來就已經是很幸運了,至於拜將封侯名揚天下,都不過是過眼雲煙一賠黃土而已。

“我再也不想打仗了!”我相信這是郝昭此刻最真實的想法。

06

公元229年年初,曹真和張頜的援軍先後趕到陳倉,郝昭連續二十多天高度緊張的神經終於鬆弛下來。那一刻,他只覺得渾身虛脫、精力耗盡,一陣天旋地轉後便暈倒過去。

等到他再醒來之時,作為陳倉保衛戰的最大功臣,郝昭不僅名震天下,朝廷裡的各種封賞也是接二連三的來到,魏明帝曹睿更是親自下詔嘉許郝昭的善守,賜爵關內侯。

多年心願,終於如願以償!

但郝昭卻已無緣享受,他在這次保衛戰中已然耗盡心力,很快便一病不起。

臨死前,他特意交代兒子:“我戎馬一生,到今天才知道戰爭的殘酷。等我死之後,你務必薄葬,一切從簡!”

封侯非我意 但願海波平,願來生不再打仗。

說完,年僅四十八歲的郝昭溘然長逝,一代名將魂歸故里。

(終)

先敗魏延,後拒諸葛亮,比起曹仁,他才是三國真正的守城狂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