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麼不好,要做保險?

斷斷續續,在做保險已經有兩個月了,一直也是不管不顧的,昨天終於鼓起勇氣,嘗試著跟親近的朋友們聊一聊。

我說我是個內斂的人,朋友們都不信。呵呵,試一下做銷售就知道了。

做什麼不好,要做保險?

三言兩語的問候,很快就引入了正題。

出乎我的意料,比起保險內容,他們更關心我的近況。畢竟,我是個發朋友圈都會一語雙關的人;畢竟,我是個發正面照都要“高斯模糊”一番的人;畢竟,我是個內心慌亂得一塌糊塗也要強裝高冷的人。

“ivy呀,從高中的時候開始,我就覺得你是那種應該會混得很好的人……但是,怎麼看起來你的工作,好像不怎麼……順利?”

問我這句話的,是我高中的死黨。我能感受到,拖沓的語氣中隱含的委婉。

“額……你指,我‘淪落’到賣保險嗎?哈哈哈哈哈……”我用近乎誇張的語氣,掩飾著我的尷尬。

做保險,並不是無路可走

跟那些初出茅廬、找不到工作而迫於無奈從事保險的小鮮肉不一樣,我從瞭解保險、認同保險、加入保險代理人的行列,這一連串的動作,都是發自內心主動進行的。

在此期間,我有正式又體面的工作、有過得去的收入。

做什麼不好,要做保險?

曾經有人問過樑朝偉,是不是劉嘉玲改變了他,他說“沒有人能改變我,除非我自己想改變。”

我是個不願意接受洗腦的人,任何有向我灌輸信息的端倪都會被我敏感地察覺出來,避而遠之;我想做的事,自然也會念念不忘。

一個內斂而高冷的人,為什麼要選擇做保險呢?

有了責任,便有了擔當

生在80/90的邊緣,和90後的小朋友一起讀書,玩著80後大朋友玩的遊戲,聽著70後在90年代唱的流行歌曲,按照50/60後家長的教育方式成長……一眨眼,已經結婚生子了。

很多人說,我們的愛情很堅貞,不需要用一張紙(結婚證)來證明。

其實,結婚證的莊嚴,來自於雙方對於婚姻承諾。

“我們自願結為夫妻,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共同肩負起婚姻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互敬互愛,互信互勉,互諒互讓,相濡以沫,鍾愛一生!

今後,無論順境還是逆境,無論富有還是貧窮,無論健康還是疾病,無論青春還是年老,我們都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同甘共苦,成為終生的伴侶!我們要堅守今天的誓言,我們一定能夠堅守今天的誓言!”——結婚宣誓詞

做什麼不好,要做保險?

既然選擇執子之手,便要約定與子偕老。

保險保的不是自己,而是你的家人。買保險最基本的目的是,萬一當您發生風險時(大病、意外、身故)時能有一筆錢,能讓您的父母安享晚年,讓您的愛人繼續享有幸福生活。無論在與不在,都是一種責任。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60歲前身故只有幾千元。因此,在保持身體健康的前提下,保險是規避風險的理想選擇。

有了孩子,便有了軟肋

給孩子的保險,在2016年的大年廿七生效。在收到保險紙質合同的當天下午,我安心地帶著老公孩子,拎著大包小包坐上了大巴,踏上了春節回家的征途。

做什麼不好,要做保險?

我應該是保險銷售們最理想的客戶了:自己找上門,兩天內確定下單,要求一週內拿到保險合同。保險條款,當然是考慮得儘可能周全的;保費,即使超過當月收入也要去投的。歸期將近,只有在出遠門的時候,才會擔心前路茫茫,風險未知;只因為對孩子的愛與牽掛,才會將風險與未知,想象成洪水猛獸;只有找到保障的法子,才能安心。

有了孩子,便有了軟肋。

能讓你缺乏安全感的,不再是自己飽不飽,而是孩子過得好不好。

不能倒,要活得好

說起做保險的原因,不提收入是虛偽的。

三十年前,一個人工作就能養得起全家十口人,現在十個人也難以養得起一個老人。不是我們不努力,不是我們掙不到錢,而是我們掙錢的速度遠遠落後於經濟增長的速度。

做什麼不好,要做保險?

掙得到錢還是好的,怕的是忽然間丟了飯碗,在你最需要的時候。

中年危機,不是發生在你40歲那一年,而是發生在全家都指望著你吃飯、上學、住房、養老,而你卻拿不出錢來的時候。無論多少歲,作為家裡的“頂樑柱”一定不能倒。

一方面,成為“斜槓”青年,賺錢幫補家計,讓身邊的人有更多的選擇。

常常幻想,希望有一天能成真:

“孩子可以選擇學舞蹈還是學畫畫,而不是坐在家裡選擇湖南衛視或tvb;老人可以選擇去杭州還是泰國,可以選擇跳廣場舞還是去喝早茶,而不是坐在家門口看鄰居又從哪裡捎來了特產;太太可以選擇用資生堂還是DHC,選擇吃中餐還是意大利麵,而不是看著米缸苦苦發愁;丈夫可以選擇在私家車裡多呆一會,還是在樓下抽一口煙,而不是滿身臭汗擠著地鐵,身上沒有一塊零花錢……”

另一方面,讓更多的人及早認識到保險的重要性,在經濟能力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儘早合理地配置保險,更像我是推己及人的“使命”。

做什麼不好,要做保險?

當風險或不幸到來的時候,能做好充足的準備,能獲得足以支付醫療費用的補償,能不因病返貧,過上上述的生活。無論你多富有,一場重疾,很可能奪走你的所有積蓄;一場意外,很可能讓你一無所有。從貧窮到富裕很難很難,但從富裕到貧窮也許就是那麼一瞬間。

沉默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拒絕

打開微信的好友列表,掂量著那些好久不曾聯繫的好友,會不會有這樣一個需求。

“嗯嗯,好的,我先看看”

“要不我跟家裡人商量一下?”

“這樣,要是我買就找你。”

……

做什麼不好,要做保險?

對話框再也沒有響過。有些乾脆沒有迴音,看著只有自己在說話的消息,有種自言自語的錯覺。我明白,沉默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拒絕。

“人生最重要的是樹立一個遠大的目標,並下定決心去實現它。”——歌德

____________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