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怎樣紀時的?

用戶61404424


先說時間的概念。

古人為了計時,最早將一天的時間劃分為十個時間點。

大概因為計數是採用十進制,所以長時間也用了十進制。

《隋書》上說,這十個時間點是:白天:朝、禺、中、晡、夕;晚上:甲、乙、丙、丁、戊。

這種時間劃分太過粗疏,所以很快就被十二時辰取代了,但晚上的這個五個時間點,逐漸演變為後來的五更。

十二時辰就是大家熟知的,但最初的名字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這些名字在許多古詩詞裡還可以見到,但後來人們就專用十二個地支來表示:

再說計量用的工具。

最普遍的工具是日晷。

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並劃分時刻,通常由晷針和晷面組成,除了觀察時間還可以根據影子的長度來確定節氣。但這種方法最大缺陷是晚上不能用,陰天不能用。

所以古人又用壺漏。

這種方法就是根據水的均衡滴落來觀察壺的刻度,從而判斷出時間。最早用的是水,後來由於水在冬天容易凍住,所以又改成了沙子。但這種方法的缺點就是容易受到空氣的溼度溫度等影響,造成精度不準。

中國一代一代的科學家們總結經驗,也在不斷創新,例如張衡發明了大型計時儀器渾天儀,在密室中用漏水驅動,儀器指示的星辰出沒時間與天文觀察的結果相符。後來唐朝的僧一行也做過類似發明,有趣的時這上面還有兩個木人,到了某一時辰,就出來報時,堪稱古代的自鳴鐘。可惜這種東西只能在博物館看到了。

最厲害的被國際承認的計時器應該是大明殿燈漏了。

這個工具名字上有大明,實際上是元朝人郭守敬發明的。


這個發明被李約瑟稱為歐洲自鳴鐘的鼻祖。



錦翼


借用我頭條上的一篇文章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國古代計時單位分為時、刻、更、鼓、點。

時:即時辰。古代把一晝夜分為12時辰,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從子時(夜間23點到1點)開始,接下來是丑時(晚上1-3)、寅時(晚上3-5)、卯時(凌晨5-7)、辰時(早7-9)、巳時(上午9-11)、午時(中文11-13)、未時(下午13-15)、申時(下午15-17)、酉時(傍晚17-19)、戌時(晚上19-21)、亥時(晚上21-23)

刻:古達用漏壺計時,一晝夜共100刻,一刻相當於現在14分24秒

更:古人講一夜分為五更,從晚上7點開始算起,一更約兩小時,三更就是半夜11點到1點之間

鼓:古達夜間擊鼓報更,所以用鼓作為更的代稱,四鼓相當於夜間一時至三時

點:古人將一更分為五點,一點合現在24分鐘。三更四點,就是半夜12時36分

從這些看來,沒有手錶手機的古人的智慧,絲毫不弱於現代人!


悟空望月


古代或説中國古人採用地支一一十二支計時法,具體順序如此: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一一子時=現代夜間11點至凌晨1點;醜時=凌晨1點至3點;寅時=凌晨3點至5點;卯時=凌晨5點至7點;辰時=早晨7點至9點;巳時=上午9點至11點;午時=中午11點至下午1點;未時=下午1點至3點;申時=下午3時至5時;酉時=下午5時至7時;戌時=傍晚7時至晚9時;亥時=晚9時至11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