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一生中的辉煌战绩

众所周知,左宗棠是清朝一代战神,湘军代表之一,拥有超前的战略眼光,更为重要的是:他有铮铮铁骨!

在历史评价上,将他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一起,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但从真正战绩上看,这四人中左宗棠才是第一!

因为其他三人中,曾国藩不敢和列强打,张之洞从未和列强打,李鸿章送日本成为“准列强”。

唯有左宗棠,和列强打了两仗,基本上都打赢了,称他为近代中国第一战神,一点都不夸张!

那么,左宗棠一生中的两大霸气战绩,究竟是哪两个呢?概而言之,一场在东部,一场在西部。

至于在西部的战争,想必大家都知道,即:左宗棠收复新疆!左宗棠一生中的两大霸气战绩:一场在东部,一场在西部!左宗棠的西部战绩左宗棠的西部战绩,也就是收复新疆。

(1)抬棺出站,(2)私下借钱1500万两白银出战,(3)面对李鸿章的阻扰,依然力主收复新疆。这三点凸显左宗棠战神本色。

左宗棠出战前,李鸿章的行为不太光明。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李鸿章就趁机要求重“海防”,削减塞防经费,放弃新疆。左宗棠看到了丢掉新疆的威胁,所以强调中国“海防”和“塞防”同样重要!

客观的说,李鸿章为什么要求放弃“塞防”,全力海防呢?主要有两个原因:(1)原本就和左宗棠有矛盾,(2)朝廷如果要收复新疆,必然削减李鸿章的经费。清廷同意了收复新疆,但却没钱,只能提供一部分,大部分要让左宗棠自筹。

随后,左宗棠私下借钱,主要筹款人就是胡雪岩。后来,左宗棠抬棺西出嘉峪关,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平定叛乱,打击沙俄,最终收复了新疆。

如果没有左宗棠的坚持,那么新疆就不属于中国的了,西部局势就变得非常危险了。

直到抗战时期,沙俄还对新疆念念不忘,因为这是战略要地。所以说,左宗棠的这一战绩,可谓是功在当代。

左宗棠的东部战绩

对于左宗棠的东部战绩,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客观的说,左宗棠的东部战绩不耀眼,主要有三个因素:(1)最终不败而败,(2)镇南关大捷掩盖了左宗棠的战绩,(3)左宗棠主要是防守,不精彩。

这就是清法战争!清法战争爆发在1883年12月—1885年4月。但在战争爆发之前,左宗棠发现越南局势恶化,就奏请朝廷招募军队,准备作战。

然而,清廷只是同意了少部分,大部分不同意。1884年1月,法军不宣而战,突袭并全歼驻扎福建马尾的中国海军。

对此,坚决主战的左宗棠,奉旨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闽海军务,积极布防,并组成“恪靖援台军”东渡台湾,挽救战局,有效防守了法军对福建和台湾的进攻。

1885年3月,清军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夺取了谅山。然而,清政府的政策是“乘胜即收”,令前线各军停战撤军,与法国议和。

对此,左宗棠非常不满,强烈要求趁胜追击。然而,却被清廷言辞拒绝!客观的说,在清法战争中,左宗棠看起来没什么战绩,其实不然。

换一个思路看,如果没有左宗棠的备战和防守,当时台湾和福建,就可能被法军攻击,甚至台湾会被法军占领。

所以,左宗棠的功劳非常大,只是不太为人知道!

在晚清中国,如果要说谁能“铁肩担道义”、“铁骨卫国家”,唯有左宗棠!

因为,曾国藩不行,李鸿章不行,张之洞更不行,慈禧、鬼子六等之类满洲统治者,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当人们评价李鸿章,说他是东方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就忍不住让人无语。李鸿章的铁血是对国内,对国外何曾铁血?

被捧为一代圣人的曾国藩,和李鸿章一样,对列强软弱对同胞强硬!

然而,左宗棠却不一样,铮铮铁骨的他,对外极为强硬。所以,如果说晚清中国有铁血宰相,那么也应该是左宗棠。

但可惜的是,1885年9月,清法战争落下帷幕的第五个月,左宗棠去世了。如果他还在,日本估计很难崛起!

因为,相比李鸿章的对外软弱,左宗棠一直对外强硬。对列强都不怕的他,会害怕小日本吗?

左宗棠死了之后,大清就此没有真正铁骨了,剩下几乎都是软骨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