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茶,一壺酒,蘇軾這首詞是茶與酒的讚歌,是曠達的人生境界

元稹有一首以茶為題的寶塔詩《一字至七字詩•茶》,意蘊無窮,可堪稱茶道的一朵奇葩: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見,將至醉後豈堪誇。

一盞茶,一壺酒,蘇軾這首詞是茶與酒的讚歌,是曠達的人生境界

詩中賦予了茶的神韻,使人們在品茶吟詩過程中得到美的享受,領略六度萬行之意念:“遇水捨己,而成茶飲,是為佈施;葉蘊茶香,猶如戒香,是為持戒;忍蒸炒酵,受擠壓揉,是為忍辱;除懶去惰,醒神益思,是為精進;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為禪定;行方便法,濟人無數,是為智慧”。這種茶韻道味,優美、空靈,妙不可言,堪稱絕唱,蘇東坡《望江南·登超然臺作》的千古名句概括得恰到好處,“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一盞茶,一壺酒,蘇軾這首詞是茶與酒的讚歌,是曠達的人生境界

望江南·超然臺作

宋代: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寫作者為擺脫思鄉之苦,借煮茶來作為對故國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隱含著詞人難以解脫的苦悶,又表達出詞人解脫苦悶的自我心理調適。

“詩酒趁年華”,進一步申明:必須超然物外,忘卻塵世間一切,而抓緊時機,借詩酒以自娛。“年華”,指好時光,與開頭所說“春未老”相應合。全詞所寫,緊緊圍繞著“超然”二字,至此,進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

一盞茶,一壺酒,蘇軾這首詞是茶與酒的讚歌,是曠達的人生境界

茶與酒不僅能激起文人們泉湧般的才能,還最容易引發出人的各種情感。“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朋友離別之時,一杯老酒,最適合於離別時的愁緒滿懷。而茶,在表達友情時,適合無言的期冀。“茶閒煙尚綠,棋罷指猶涼”,茶也適合散淡不宜群聚,靠茶是不能求得歡聚氣氛的。就如蘇子所擬“從來佳茗似佳人”,欣賞志同道合的細談,彼此間的一切,似乎就在茶水中流轉。不過似乎也有例外,比如白居易的《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綠蟻、新酒、紅泥、火爐、白雪,有這樣多的色彩所構成的溫暖畫面,怡然自適、情趣盎然,其意境似乎更近於茶。飲茶與喝酒不同,它要的是在一種輕鬆優雅的氛圍中與茶的對話。人們常說的“茶須靜品,酒須狂放”,可能就是這個道理吧。

一盞茶,一壺酒,蘇軾這首詞是茶與酒的讚歌,是曠達的人生境界

生活,本身就是一趟心靈的旅遊,有些事只能自己懂,有些話只能給自己說。當一個人孤苦煩悶之時,茶與酒的關係就會更為有趣。豪爽的人會選擇借酒澆愁,文雅內向的人會喝茶解悶。在滾滾紅塵中,期盼的是能夠偷得半日閒,最好還是在細雨綿綿的天氣,關起房間的門,拉上窗簾,一副碗筷,幾盤小菜。酒,不在優劣;菜,不必精緻;人,無須優雅。卸下裝甲,放鬆精神,安安靜靜地聽聽雨聲,品嚐美酒的清香。那些風瀟雨悽的山高水長,已然模糊。只沉靜於一抹淺笑,獨品一人世界的清歡。然後踏著一地的碎片走出去,滿面春風地應對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