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推薦〡從「後進生」到「示範村」——箐口村的發展進程

這些,外界聽不懂,也看不見。因為它早已融入民眾的動脈裡,而且就在當前,別無替代。如果實在要找個證詞,那就是“村企一體”為它拉開序幕,智慧與汗水,正在為幕布上的畫面增光添彩。那幅氣勢磅礴的鴻篇鉅製,悄然寫在黔西北的閏土之上。

——寫在前面

圖書推薦〡從“後進生”到“示範村”——箐口村的發展進程

箐口之變

作 者:郭勇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定 價:68.00元

報告文學《箐口之變》主要介紹了大方縣貓場鎮箐口村自2017年初以來在各個方面的重大變化,書稿在內容上首先分析介紹了箐口村貧窮、落後的原因,並展現了該村在脫貧攻堅中的鮮活實踐及取得的突出成就。全書文字流暢,思想內容積極向上。


【精彩試讀】

導 言

農村,是孕育中國悠久文化的搖籃,是中國共產黨成長大的地方,是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我國最基本的治理單元,是新時代最火熱的辭藻。然而,這中間又有一些關鍵的節點、關鍵的時期。

1927年,歷史會記下這個中國革命的關鍵時期。這一年,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來到井岡山地區的茨坪,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1978年,在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十八位衣衫老舊、面色飢黃的農民,藉助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以“託孤”的方式在一份土地承包責任書上按下血紅的指印。此舉,想不到居然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同一年,關嶺縣頂雲公社率先實行“定產到組,超產獎勵”的生產責任制,在全國引起較大反響,時有“北有小崗,南有頂雲”之說。

歲月在前進,農村及農民的命運,也在發生著驚心動魄的變革。1987年7月,畢節地區成為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1990年6月,省委批准《關於貴州省農村單項改革試點縣(場)試驗方案的報告》,決定在全省開展省級農村改革試驗試點工作,拉開了全省農村改革試驗試點工作的序幕。

圖書推薦〡從“後進生”到“示範村”——箐口村的發展進程

箐口村鳥瞰圖(箐口村供圖)

近三十年的改革試驗,探索出了一批立得穩、叫得響、推得開、可複製的“貴州經驗”,多項政策建議進入中央的決策……這些時間節點,標註著歷史前行的足跡,讓人心嚮往之,行亦趨之。

時代潮流,浩浩蕩蕩,唯有弄潮兒能永立潮頭;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唯有奮鬥者能乘勢而上。如今,農村改革的腳步依然前進著。這是2016年某個冬天的午後,大方縣貓場鎮的領導幹部們齊聚一堂,在為一個名叫箐口的村莊“問診把脈”。因為這個村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發展的步子越來越沉重。如果不及時治療,恐怕會影響整個貓場鎮乃至整個大方縣脫貧攻堅的步伐。但是,該從什麼地方入手呢?這個話題引起了人們的熱議。有人說,基層黨建挺難,特別是村一級的黨組織,不僅面臨沒錢辦事的問題,更面臨著“尖的不願意幹、憨的幹不了、到尖不憨才去幹”的困境。

從討論情況來看,箐口幾代人的“病灶”,沒有一樣不是指向基層組織軟弱渙散的。其村“兩委”的作風問題,就是幹部長期養成的“慢性病”。不少村幹部既不幹事,也不想幹事,不願意為民思考,不願意接觸群眾,遇事能推即推、能躲就躲。

此刻,寒冷的會議室裡,領導幹部的心也越來越冷,就像是漫天飛舞的雪花一樣很不安寧。接下來的發展之路該怎麼走?這何止是箐口之問,這也是整個貴州乃至全中國之問。

毫無疑問,當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決策後,舉國上下都在思考,都在苦苦尋找一套破題方法。苦思冥想過後,箐口人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走“不換思想就換人”之路,決定對箐口村的“兩委”班子進行換血。

果然,這一換還真換出了新氣象,換出了新作為。新一屆村“兩委”班子上任後,堅持以大黨建為統領,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示範帶頭作用,並通過開辦“新時代農民講習所”和“農民夜校”等方式,不斷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前後不到一年時間,箐口村搖身一變成了示範村,成功扭轉了“後進生”的局面。

如今的箐口村,昔日“髒亂差”的現象消失了,村民從原來的“坐等救助”變為“主動突圍”。曾經荒蕪的山頭,如今已全部變為“花果山”,到處生機勃勃,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或許有人會問,箐口作為一個曾經窮、亂、差的小村,是怎樣走向現在的富裕、文明、秀美的?不錯,我也曾帶著這個問題走進箐口,流連其中。宛如時光倒流,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向我湧來。當我最後一次離開時,這個問題解開了:箐口村的“變”化,是在村“兩委”的領導和上級黨委的支持下“變”起來的。

箐口村採取“黨建引領、村企一體、抱團發展、共同富裕”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新型農業,以此讓每一個老百姓在參與度中獲得滿意度,在付出感中獲得回報感,在脫貧攻堅的戰役中實現黨與人民的血肉聯繫。

如今,箐口人在出門時,頭昂得高高的。箐口之變,從何而來?箐口經驗,能否複製?解開變化背後蘊藏的神奇密碼,唯有走進箐口,去看,去聽,去感悟。


郭勇,1987年出生,貴州省赫章縣人。作品散見《人民文學》《山東文學》《山花》《文學界》《文藝評論》《散文詩》《散文詩世界》《綠風》《福建文學》等刊物。在《光明日報》《中國教師報》《貴州日報》《當代貴州》等媒體發表理論、新聞作品若干,系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