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推荐〡从“后进生”到“示范村”——箐口村的发展进程

这些,外界听不懂,也看不见。因为它早已融入民众的动脉里,而且就在当前,别无替代。如果实在要找个证词,那就是“村企一体”为它拉开序幕,智慧与汗水,正在为幕布上的画面增光添彩。那幅气势磅礴的鸿篇巨制,悄然写在黔西北的闰土之上。

——写在前面

图书推荐〡从“后进生”到“示范村”——箐口村的发展进程

箐口之变

作 者:郭勇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定 价:68.00元

报告文学《箐口之变》主要介绍了大方县猫场镇箐口村自2017年初以来在各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书稿在内容上首先分析介绍了箐口村贫穷、落后的原因,并展现了该村在脱贫攻坚中的鲜活实践及取得的突出成就。全书文字流畅,思想内容积极向上。


【精彩试读】

导 言

农村,是孕育中国悠久文化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大的地方,是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国最基本的治理单元,是新时代最火热的辞藻。然而,这中间又有一些关键的节点、关键的时期。

1927年,历史会记下这个中国革命的关键时期。这一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地区的茨坪,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78年,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十八位衣衫老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以“托孤”的方式在一份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血红的指印。此举,想不到居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同一年,关岭县顶云公社率先实行“定产到组,超产奖励”的生产责任制,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时有“北有小岗,南有顶云”之说。

岁月在前进,农村及农民的命运,也在发生着惊心动魄的变革。1987年7月,毕节地区成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1990年6月,省委批准《关于贵州省农村单项改革试点县(场)试验方案的报告》,决定在全省开展省级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工作,拉开了全省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工作的序幕。

图书推荐〡从“后进生”到“示范村”——箐口村的发展进程

箐口村鸟瞰图(箐口村供图)

近三十年的改革试验,探索出了一批立得稳、叫得响、推得开、可复制的“贵州经验”,多项政策建议进入中央的决策……这些时间节点,标注着历史前行的足迹,让人心向往之,行亦趋之。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唯有弄潮儿能永立潮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唯有奋斗者能乘势而上。如今,农村改革的脚步依然前进着。这是2016年某个冬天的午后,大方县猫场镇的领导干部们齐聚一堂,在为一个名叫箐口的村庄“问诊把脉”。因为这个村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发展的步子越来越沉重。如果不及时治疗,恐怕会影响整个猫场镇乃至整个大方县脱贫攻坚的步伐。但是,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呢?这个话题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有人说,基层党建挺难,特别是村一级的党组织,不仅面临没钱办事的问题,更面临着“尖的不愿意干、憨的干不了、到尖不憨才去干”的困境。

从讨论情况来看,箐口几代人的“病灶”,没有一样不是指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其村“两委”的作风问题,就是干部长期养成的“慢性病”。不少村干部既不干事,也不想干事,不愿意为民思考,不愿意接触群众,遇事能推即推、能躲就躲。

此刻,寒冷的会议室里,领导干部的心也越来越冷,就像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一样很不安宁。接下来的发展之路该怎么走?这何止是箐口之问,这也是整个贵州乃至全中国之问。

毫无疑问,当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后,举国上下都在思考,都在苦苦寻找一套破题方法。苦思冥想过后,箐口人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走“不换思想就换人”之路,决定对箐口村的“两委”班子进行换血。

果然,这一换还真换出了新气象,换出了新作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后,坚持以大党建为统领,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带头作用,并通过开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和“农民夜校”等方式,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前后不到一年时间,箐口村摇身一变成了示范村,成功扭转了“后进生”的局面。

如今的箐口村,昔日“脏乱差”的现象消失了,村民从原来的“坐等救助”变为“主动突围”。曾经荒芜的山头,如今已全部变为“花果山”,到处生机勃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或许有人会问,箐口作为一个曾经穷、乱、差的小村,是怎样走向现在的富裕、文明、秀美的?不错,我也曾带着这个问题走进箐口,流连其中。宛如时光倒流,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向我涌来。当我最后一次离开时,这个问题解开了:箐口村的“变”化,是在村“两委”的领导和上级党委的支持下“变”起来的。

箐口村采取“党建引领、村企一体、抱团发展、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新型农业,以此让每一个老百姓在参与度中获得满意度,在付出感中获得回报感,在脱贫攻坚的战役中实现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如今,箐口人在出门时,头昂得高高的。箐口之变,从何而来?箐口经验,能否复制?解开变化背后蕴藏的神奇密码,唯有走进箐口,去看,去听,去感悟。


郭勇,1987年出生,贵州省赫章县人。作品散见《人民文学》《山东文学》《山花》《文学界》《文艺评论》《散文诗》《散文诗世界》《绿风》《福建文学》等刊物。在《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贵州日报》《当代贵州》等媒体发表理论、新闻作品若干,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