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非纏、禪非禪,枯木龍吟照大千(二十一)

夫世間虛言,無外於執一為一。一,或道、或理、或易、或心、或物、或主、或空、或幻、或無極等,皆妄心分別也,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萬物,即此模式矣。有這般獅子蟲,雲“萬法歸一,一即空而生萬物”,實不知何之為空,以空為造物主之臆測物,誠可嘆也。空,即假名即中道也。世人多以離兩邊之執中為中道,不知中道即空即假名矣。

世界上不真實的話,無外乎於把一端作為正確的。一,或者稱之為道,或者稱之為理,或者稱之為易,或者稱之為心,或者稱之為物,或者稱之為主,或者稱之為空,或者稱之為幻,或者稱之為無極,所有這些都是虛妄不實的分別心在作怪。所謂道家的由道產生一,由一產生出二,由二產生出三,由三產生出萬物,就是這種模式。有這樣一些披著袈裟而不照戒律修行的人,講“萬種法門歸為一種,一就是空相而產生萬物”實際上,他們並不知道什麼是空相,用空相作為造物主的臆測的東西,實在是可嘆。空,只是一種虛假的稱謂,是離開兩邊之極端、邪見,為一種不偏於任何一方之中間路線。世界上的人都認為離開兩邊,執中間路線為中道,不知道中間路線就是空相,是一個虛假的稱謂。

【中道】 梵語madhyama^-pratipad,巴利語majjhima-pat!ipada^。即離開二邊之極端、邪執,為一種不偏於任何一方之中正之道,或觀點、方法。又作中路,或單稱中。中道系佛教之根本立場,於大、小二乘廣受重視,故其意義雖各有深淺,但各宗以此語表示其教理之核心則為一致。中道之意義稱中道義,中道之真理稱中道理。中道教(三時教之一)即指中道之教說,以中道為旨之立場稱為中道宗(法相宗主張唯識中道,並自稱為中道宗),觀中道稱為中道觀(全稱中道第一義諦觀,為三觀之一)。又因中道乃表示宇宙萬有之真實相,故就中道即實相之意義而言,稱為中道實相。

斷滅空者,意之妄想,以斷滅空為能斷滅空、所斷滅空者,痴人也,依非“空無所有”之空性而斷滅此斷滅空者,以盲引盲而自不知矣。緣起即性空,性空即緣起,豈緣起外有性空、性空外有緣起哉?復緣即起即性即空、緣非起非性非空,空即緣即起即性、空非緣非起非性,緣起、性空,即空即假名即中道也。

纏非纏、禪非禪,枯木龍吟照大千(二十一)

眾生死後完全斷滅成空,意識的非份之想。用斷滅成空作為能夠斷滅成空,可以被斷滅成空,痴迷的人。依照不是空無所有的空性,而斷滅這種斷滅成空的人,就是用盲人引導盲人,而自己卻不知道。緣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緣起,哪裡有緣起之外有性空,性空之外有緣起呢?還有緣就是起,就是性,就是空;緣不是起,不是性,不是空;空就是緣,就是起,就是性;空不是緣,不是起,不是性。緣起、性空這些概念,就是空,就是假名,就是中道。

【斷滅】又作斷見。即主張眾生死後完全斷滅,不復再生。

【緣起】任何事物皆因各種條件之互相依存而有變化。

【性空】而眾緣合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沒有真實的自體可得。

西方思維,好論所謂現象、本質,東方之儒道、易學、印度教、祆教、伊斯蘭教等,何嘗能脫此思維模式,五十步之於一百步而已。現象、本質,而有上帝之創世與救贖,印度教之歸於大梵、儒道易之歸於各自之道,紛爭之面貌不同而模式不異也,獅子蟲以愚人之見為見,胡言禪自老莊,三教無異、五教合一,出佛身血而不自知矣。

西方的思維喜歡談論所謂的現象、本質。東方的儒學、道學、易學、印度教,祆教、伊斯蘭教等等,何曾能夠脫離這種思維模式,五十步笑百步一樣。現象、本質這些東西,同時存在上帝創造世界與救贖的說法。印度教歸之於大梵,儒教、道教、易學都歸之於各自的規律。紛爭的面貌不一樣,而模式是一樣的。披著佛教外衣而不按佛法行事的人拿著愚昧人的見解作為見解,胡說禪來自於老子、莊子,儒、釋、道三教本來就沒有什麼不同,儒、釋、道、伊斯蘭、天主教五教合一,出佛身體血罪,而自己不知道。

【出佛身血】又作出佛身血罪。五逆罪之一。據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七、俱舍論卷十八等所載,若傷害佛之身體以致出血者,則犯此罪,將墮無間地獄。如提婆達多以石投佛,傷佛足趾,以致出血,遂犯出佛身血罪。於禪宗,轉指於清淨佛身中生一念之執著;蓋佛性清淨,凡夫之人以愚痴無明之故,妄生執著,纏縛不解,闇冥不明,猶如出佛身血。

老莊之流,不離意之測度,豈知何之為禪?今老莊之書俱在,其中所見皆非正知正見,何以論禪乎?以老莊為禪,如理學、心學竊禪般,皮毛尚不得,惟顯其陋矣。後有內丹一派,竊禪而論性命雙修,反誣禪修性不修命,其終不知何之為性、何之為命,唾雲自汙之輩,何足道哉?儒學、易學、印度教、祆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亦不出妄心分別,貪嗔痴疑慢之業所顯,不足道矣。

老子、莊子這類人,不離開意識的臆測,哪裡知道什麼是禪?現在老子、莊子的書籍都在,其中所見都不是正確的知識,正確的見解,拿什麼來講述禪理。拿老子、莊子作為禪的,就像理學、心學偷竊禪理一樣,皮毛還不能得到,只能顯示他們的簡陋。後來有練內功的一派,偷竊禪理而談論性和命同時修練,反而誣陷禪門只修性,不修命。他們終究不知道什麼是性,什麼是命。唾沫如雲,自己罵自己之類,哪裡值得談起呢?儒學、易學、印度教、祆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等,也不超出虛妄的分別之心,貪、嗔、痴、慢、疑的行為的顯象,哪裡值得談起呢?

詩曰:

無酒飯無味,無詩酒無趣。吸盡千江水,何能說一句。

作首詩表述一下:

沒有酒,吃飯沒有味道。沒有詩,喝酒沒有情趣。

一口吸盡千江的水,哪裡能夠說出一句來。

(如果能夠說得出,都不是第一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