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不会走上日本上世纪货币先升值后大幅贬值的道路?

中国会不会走上日本上世纪货币先升值后大幅贬值的道路?

如果去看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日本,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也就是国内现在议论最集中的房价,房价是导火索,股票、汇率是爆发点,先房价涨,接着股票和汇率涨,然后是暴跌,我们现在跟日本那些年发生的金融危机的前期现象一模一样,所以才必须去抑制。现在基本是采用一种锁死成交量的方法,即中国的大量的高价房产其实是无法在市场上高位交易的,买进容易卖掉难,谁卖谁知道其中的辛苦。股市跌已经基本跌无可跌,只能阴跌,只要防守住房市,经济稳住,那么汇率就没有大幅贬值的基础,所以大家大可不必去换取美元。

房价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会大涨,中国现阶段房价不对应现在中国的老百姓,七成人接受不了现在的房价,只有三成人可以接受。三成人里又只有一类人可以接受现在的房价,即便现在的房价下跌他不会有损失,他是巨富暴富,他可以继续享受现在的享乐生活,他不会因为房价暴跌而影响生活质量。其他的人如果房价是下跌,他惨透了,为什么?这些人是节衣缩食的投机行为,他是把所有的血汗钱都去买房,期待房价有回报率,甚至是出租房,如果房价跌了卖不出去,或者他赔本了,他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要大幅度下降,从富人变成穷人。那这么一看,你要解决的应该是什么问题一公平。而现在中国定位,是解决居住问题,不是解决投资问题,这是中国的国情,中央的各类政策也来源于这个基础。从西方的经验哪一个发达国家的崛起是靠房地产带动的?没有这样的国家可以靠制造业,也可以靠轻工业,但没有说只靠房地产拉动经济崛起的。

我国金融危机的跟国外关系不大,由于金融没有完全开放,现在的所谓危机基本都是国内制造的。这个基本的套路是没有改变的,先推高你,然后打压你。在价格高涨的时候,你一定要警惕,在这个价格低迷的时候也一定要警惕,我们是看到今天的高涨,忽略了当时的低迷的时候主力就开始坐庄,开始做局,它就制造一种舆论要把它推高,这个推高是虚假现象,不是真正的繁荣。汇率也好,A股也好,都证明不了中国经济真实的指标指数,它的虚拟性、它的被炒作性、它的被规划性是非常明显的,但又是非常隐蔽的。大家觉得A股2015年5000点的生活和2018年2600点的生活有什么区别吗,并没有。

亚洲国家当年遭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创伤严重,但危机之后的恢复也相当迅速、有效,这一方面来自亚洲国家自身的改革发展效应,各国应对现实的机制有效,效率也很高;而另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条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金融态势和市场态势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例如,欧元启动,并由此引起美欧之间货币竞争扩大,国际货币体系发生变化,导致国际关系的调整与重组;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急剧上升引出美国经济变数,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导致美元利率、汇率演变发生实质性变化。

三足鼎立原来是美元、欧元、日元,2008年以后,英镑的储备地位、结算地位、交易地位大大地超过了日元。所以能够看到的结果是英镑不加入欧元了,英国还打算退出欧盟,它是在帮助英镑恢复大英帝国。世界上有两个石油价格,伦敦一个价格,纽约一个价格,通常伦敦的价格高于纽约。美国人在玩什么呢?美国人就是让伦敦的油价高,这样所有的投机对冲都跑伦敦去了,伦敦的量就会上去,伦敦的量上去,用英镑的人就会越来越多,那谁还要用欧元?德国人、法国人现在都看清楚了,英镑没有加入欧元,是受益的货币。日元和英镑是美国的战略同盟,欧元是美国的货币竞争对手,人民币是美国的货币竞争对手,这个事实关系美国人分得很清楚,谁是伙伴,它就让伙伴受益。美国的货币贬值,其他所有的货币都要升值,跟美国好的国家美国就让它升值慢一些,跟美国不好的国家就让它升值快一点,可以看到瑞郎、加元升得很慢很慢,它们为什么跟所有货币的走向不一样啊,所以千万别低估了美元,美元这只货币是有板有眼,短线、中线、长线,它的目标是谁?它的对手是谁?它的伙伴是谁?分得非常清楚。美国1992年推出全球化,2002年推出美元贬值的策略,这是一个长线的、成体系的国家战略。人民币可能才刚刚加入这个世界货币体系大混战中,一定的贬值对我们是利好,而不是利空,而美国如果认为我们是对手,也必然会让人民币升值而不是贬值的。如果人民币大规模贬值,那除非是有人卖国投敌,这个可能性实在太小,可以忽略不计。人民币兑美元的有效防守区间在6.8-7.3,这个不会轻易突破。

中国会不会走上日本上世纪货币先升值后大幅贬值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