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馬潭區創新引才政策 吸引各方英才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棲。人才能不能引進來留得下,取決於一個地方“發展容器”的大小。

近年來,瀘州市龍馬潭區立足“為國家試製度、為四川建窗口、為瀘州謀發展”的需要,深入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全面吹響人才集結號,加快人才發展改革體制機制創新,在全省率先成立首個招才引智工作組、全省首個人才工作局、全市首個人才服務站,並出臺系列人才政策,搭建多個人才服務平臺,著力打造區域性人才高地。以寬闊的胸懷、超前的思維和全面市場化的用人機制,為優秀人才打開了事業發展的快速通道。

創新引才政策

政策是人才工作的生命線,也是人才引進的“吸金石”。龍馬潭區不斷創新柔性引才政策,出臺激勵措施,營造良好環境,吸引各方人才來瀘。

作為龍馬潭區先行先試的前沿陣地,川南臨港片區率先推出《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集聚高層次人才十二條措施》(試行)(簡稱《十二條措施》)和促進措施全面落地的 12 條配套政策,其中對全職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給予300萬元的資助資金,對全職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提供人才公寓,或按最高每月4000元的標準提供住房補貼,給予高層次人才每人每月最高1萬元的崗位激勵等諸多保障政策,成為該區招才引才的“吸金石”。

龙马潭区创新引才政策 吸引各方英才

空天專家社區項目

7月4日,川南臨港片區重磅人才政策再度出臺:在原有《十二條措施》的基礎上,擴大人才認定範圍、設置人才服務線上線下單一窗口、簡化認定程序、加大獎勵支持力度、簡化外籍人才停居留手續、實行市場化引才機制,和自貿區企業籤合同給予10萬元資助, 給予人才科技成果轉化最高100 萬元補貼……

以開放合作的氣度面向全世界招攬人才,以周公吐哺的胸懷向各界精英拋出橄欖枝,龍馬潭區繼續推進人才強區戰略。

按照“招得來、留得住、用得好”的思路,龍馬潭區大力實施人才發展“雙基金”戰略,即建立“三區”人才基金和瀘州人才創新創業基金。其中“三區”人才基金不低於財政收入的1%,創業創新基金由港投集團和省高層人才投資基金聯合出資。

2017年,龍馬潭區投入“三區”人才基金 1500萬元,2018年擬投入2000 萬元。10億元的瀘州人才創業創新基金首期已投入2億元,首筆2000萬元已投入項目運營。

“我們正在啟動制訂急需緊缺和適用人才激勵政策,將根據用人單位給予人才薪酬的高低,制訂分梯次的激勵機制,切實解決某些崗位人才緊缺的問題。”龍馬潭區人才工作局主要負責人介紹說,截至目前,該區已引進和儲備各類專業人才800餘名。

完善工作機制

6月12日,四川省首個統戰人才服務中心——瀘州市統一戰線人才服務中心在龍馬潭區正式掛牌成立。展示牆上,各民主黨派、知聯會、新聯會、工商聯等取得的榮譽和成就,讓前來參觀的各黨派人士稱讚不已,感嘆有了歸屬感。

龙马潭区创新引才政策 吸引各方英才

統戰人才中心成立後,將積極開展人才服務、人才交流、人才培育、人才就業等綜合性服務,實現統戰人才管理從“平面管理”轉向“立體管理”的新目標。

統戰人才中心只是落戶龍馬潭區的中國酒城國際人才港的一小部分。7 月4日開港的酒城國際人才港,位於西南商貿城17區,總面積1萬平方米,由2000平方米的高端人才之家和8000平方米的人才產業園構成,是全省 21 個市州除成都外建設的人才產業園,不僅 是瀘州的人才港,還是集創新、科研、產業、服務於一體的人才綜合性服務平臺,可以提供人才孵化、培育、交流、服務、就業等綜合性服務,這裡,將成為人才集聚的“強磁場”。

除積極為人才搭臺,龍馬潭區還堅持黨政“一把手”統抓三區人才工作,做到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完善區委常委會聽取人才工作報告制度、領導聯繫人才制度、“龍馬英才”評選制度等十餘項制度。

另外,龍馬潭區還建起了川南航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 等2個市級院士專家綜合站,建成市區級創新創業園區(孵化基地)3個,新建三區人才公寓150套,通過搭平臺、強機制、加大扶持力度、健全要素保障等舉措,積極為高層次人才搭建幹事創業、 科研創新的舞臺,讓每一個引進的人才創業有機會、幹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

拓寬多方引才渠道

2月24日,重慶大學高級公共管理人才培訓計劃瀘州班在川南臨港片區開班,60名學員參加了開班典禮。

這是龍馬潭區落實“聚智聚才開明開放”“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工作要求的新舉措,也是繼去年 11月24日與重慶大學簽訂“校地合作”協議以來,雙方落實協議的具體體現。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暢通人才入口,不斷引進“源頭活水”,提升人才隊伍質量。立足做大增量,著眼盤活存量,打造一支多門類、高技能、善實踐的“金字塔型”人才隊伍,龍馬潭區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引才、育才、用才工作。

藉助自貿區之間的合作,龍馬潭區先後與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等自貿試驗區達成人才工作專項合作協議;與人才服務網站等加強合作,藉助各大招聘平臺招引人才;實施“招商與招才同頻共振”戰略,通過各招商組及招商會招引人才;加強校地合作,通過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啟動項目合作、招引高校院士、博士等人才參與建設的同時,聘請相關專家定期與不定期對區內人才開展培訓。

目前,龍馬潭區已累計接收400餘名博士、碩士簡歷,100人達成就業意向;並先後邀請了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等6位專家作自貿區建設方面的專題講座,累計參學人數有4000餘人;幫助川南航天能源 科技有限公司引入中科院院士1人,博士3人,助推我國智能完井技術產業化開發。

姚艾青

文章關鍵字: 瀘州 人才 龍馬潭區 編輯:劉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