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误解,谈谈“黄色”的前世今生(科普)

最近古装剧大热,在感叹里面精彩的各派斗争时,我们也注意到了那皇家特用的黄色。黄色”在古代是很高贵的颜色,从唐代开始黄色就是纯血贵族的专属颜色。黄色代表着尊贵、吉利、财富。这种被后世历代皇帝所推崇的赤黄色,很接近太阳的颜色,太阳代表着天,是古人顶礼膜拜的神物,自然尊贵得很,皇帝又是人间天子,至尊无上。太阳的黄颜色自然是皇帝的最爱。这皇家御用的颜色,平民百姓是不可染指的,否则便是欺君犯上,轻则流放,重则杀头。

消除误解,谈谈“黄色”的前世今生(科普)

然而,现在一提到黄色就让人产生一番遐想。在中国当代社会,用黄色来代表成人世界“不可描述”的事情已成为了一种惯。暴露图片是是“黄色图片”,色情网站是“黄色网站”,政府“扫黄打非”的口号更是随处可见。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黄色从帝王象征变为现代最污色?

消除误解,谈谈“黄色”的前世今生(科普)

消除误解,谈谈“黄色”的前世今生(科普)

黄色在我国人民心中的变化来源于外国的一场斗争。美国的普利策创业时,正是美国南北战争前。就是在这个非常时期,普利策意识到老百姓才是报纸的吸金主力。所以为了迎合普通百姓,特意请来漫画家为《纽约世界报》打造出一个漫画明星——黄孩子。

消除误解,谈谈“黄色”的前世今生(科普)

连载漫画《黄孩子》凭借贴近平民生活这一特点,击败了当时那些妖艳的精英报纸,获得了群众的追捧。《纽约世界报》的销量疯狂飙升,成为当时美国报业风头的当红炸子鸡,普利策也因此声名大噪。

消除误解,谈谈“黄色”的前世今生(科普)

《黄孩子》的成功,引来了初入传媒行业的威廉-赫斯特的嫉妒。短短几年时间,他凭借自身的经营能力和家里的财政支持,创办了《纽约日报》。挖走了《纽约世界报》里的骨干新闻记者和创造《黄孩子》的漫画家。

消除误解,谈谈“黄色”的前世今生(科普)

正因如此,普利策的《纽约世界报》销量一落千丈,而赫斯特的《纽约日报》却开始爆红。受到打击的普利策,很快他请来另一名漫画家继续连载《黄孩子》专栏。为了吸引更多的看众,色情、暴力、犯罪什么吸引人就刊登什么。

消除误解,谈谈“黄色”的前世今生(科普)

《纽约日报》赶紧作出还击,这场传媒界的争斗,虽然让美国报业的销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但却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背离了新闻人员的职业操守,让新闻成为捉眼球的低级趣味,拉低了整个行业的水准。眼红的传媒界同行们则趁机落井下石,把这两家报纸的报道风格戏称为“Yellow Press”,讽刺他们的低俗和肤浅。

消除误解,谈谈“黄色”的前世今生(科普)

在民国初期,中国一批先进的东学西渐学者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个传媒界的大事件,也开始研究“Yellow Press”。简单粗暴地把这个词翻译为“黄色新闻”,再一知半解的一本正经地解释:报纸上所记载关于盗窃、风化及其他一切足以迎合一般人低级趣味的新闻,就是“黄色新闻”!于是,不明原委的老百姓开始将“黄色”理解为低俗趣味。

消除误解,谈谈“黄色”的前世今生(科普)

1949新中国后,“黄色”一词继续广泛使用。1952年出版的《新订新名词辞典》写道:“西洋习惯,黄色象征卑鄙污浊,故带低级趣味的淫秽书刊,就叫黄色书刊”。

就这样,黄色在人们心中被变污了。现在一说到黄色,大家便会面露娇羞,第一反应不再是尊贵的代名词,而是成人世界的“不可描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