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于上朝的嘉靖皇帝为何要南巡承天府?

Wenziying


明朝的皇帝大都喜欢荒废做皇帝的主业整点副业,比如有蛐蛐皇帝宣宗朱瞻基,有将军皇帝武宗朱厚照,有木工皇帝熹宗朱由校,或者直接罢工啥都不做等等。今天讲的是著名的道士皇帝世宗朱厚熜,即嘉靖,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四十五年,其中二十多年都只专注于炼丹 、斋醮。

嘉靖的幸运古今难有,本是兴献王朱佑杬次子,兄长夭折袭了爵位,堂兄正德死后又继承龙位,十五岁时就实现了人生的顶级飞跃。自此,他离开了生长于斯的承天府(今湖北钟祥),直到公元1539年(嘉靖十八年),才重回故里。



据《明史》和《明世宗实录》记载:嘉靖十八年(1539年)二月十六日,嘉靖帝率文武百官15000余人“南巡”。

事件的起因是嘉靖十七年(1538年),嘉靖生母蒋太后病逝于北京,死前留下遗诏要求陪葬献皇帝左右。于是嘉靖帝下诏在天寿山(今明十三陵)修建陵寝,拟将葬在承天府的生父朱祐杬(后被嘉靖御赐睿宗献皇帝)梓宫(正德十四年病故,葬松林山。后赐名为纯德山)迁到北京与母亲合葬。



但迁陵合葬在朝廷内外又激起讨论。这也涵盖在著名的“大礼仪”之争,即关于嘉靖是“继统”还是“继嗣”的讨论。一切源于嘉靖继承的是堂兄的皇位,以杨廷和为首主张嘉靖尊正德父亲孝宗为皇考,嘉靖自然坚持称生父兴献王为皇考,不承认过继孝宗,只承认继承皇位,既符合人伦孝道也使自己的皇权更加名正言顺。所以貌似简单的“大礼仪”之争在嘉靖朝影响深远。

因此,当嘉靖提出要把生父灵柩迁到北京自然引发争议。于是,他提出要南巡故里,再作决断。 其实,嘉靖自身也对故里非常有感情,毕竟是发迹之地。他登基后把安陆州升格为了承天府,府城所在地为钟祥县。后来,还在此设立了兴都留守司,重兵驻扎以保护故里和他父亲的陵寝,赐名“兴都”。承天府实际上升为陪都,明朝也从南都南京,北都北京,中都凤阳 “三都”变成了“四都”。此外,还下令编撰了《兴都志》和《承天大志》,详细记载自己和生父在承天的言行事迹及风土人情。



特别是生母蒋太后临终时交代,务必与夫君葬在一起。嘉靖非常孝顺,谨记母亲遗愿,并且当时承天奏报生父显陵玄宫渗水,搬迁北京有难度。嘉靖更是坚持要南巡亲自查看后再决断。 于是,便有了称帝后唯一的一次故乡行。

这次南巡声势浩大,耗费三十万两白银,在钟祥十三天,活动内容丰富,并且

按帝王等级扩建了生父陵墓,最后下诏将母亲蒋太后的丧梓迁来建成合葬墓,诏定陵号为“显陵”。


俳语杂说


嘉靖皇帝,全名朱厚熜,是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朱祐杬是明宪宗的第四子,明孝宗朱祐樘的异母弟,明武宗朱厚照的叔叔。其于弘治二十三年被封为兴王,就藩于湖广安陆州。正德十四年,朱祐杬薨逝,12岁的朱厚熜继承王位。两年后,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武宗无嗣,明廷围绕皇位继承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讨论。最终内阁首辅杨廷和以《皇明祖训》为据,提出“兄终弟及,谁能渎焉。兴献王长子,宪宗之孙,孝宗之从子,大行皇帝之从弟,序当立。”随后,朱厚熜被确立为新帝的继承人,从藩地赶到北京继承皇位。

杨廷和

作为从藩王继承皇位的皇帝,朱厚熜对他的父母有着深深的感情,即位之初,便积极为其父母争取地位。经过艰难的角力之后,朱厚熜于即位之初便追尊其父朱祐杬为“兴献帝”,嘉靖十七年将朱祐杬追尊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升袝太庙。同年,嘉靖皇帝的生母蒋太后去逝,嘉靖皇帝非常伤心,开始召集大臣商议蒋太后的入葬之事。当时有的大臣主张将蒋太后与朱祐杬合葬,也有大臣主张“奉睿宗皇帝遗衣冠与章圣皇太后合葬于大裕山,又以章圣皇太后遗冠帔奉以合葬于显陵”,即南北分葬,各伴衣冠。嘉靖皇帝对此也十分纠结,最中他决定将蒋太后与朱祐杬合葬于显陵,并派遣官员前去考察,结果显陵地宫渗水,嘉靖皇帝就决定要亲自前往显陵。

嘉靖皇帝

嘉靖十八年,嘉靖皇帝率领大量官员并万余名护军启程南下,嘉靖皇帝一行浩浩荡荡,地方官员忙于接待,且疏漏甚多,并且还有平民于銮驾附近喊冤。在嘉靖皇帝南巡期间,火灾多发,其中最大的一次火灾烧毁了大量的物品,也有很多官员宫人丧生,嘉靖皇帝本人都差点被火灾所殃及。其后,嘉靖皇帝一行没有遇到大的变乱,平安抵达承天府。

明显陵

这是嘉靖皇帝在即位之后唯一一次返回故乡,他十分高兴,率随从游历了很多他幼时成长的地点,并且居住在兴王府。在休整之后,嘉靖皇帝开始着手制定显陵的规制以及地宫设计,并且对于显陵的装饰也都重新制定。在祭告显陵时,嘉靖皇帝还制作《再谒显陵之歌》,“茂茂兮,纯德山葱葱兮;王气接云霄小兆,允兹吉且豊屡视襎察慎秋毫。恭惟皇遂既孔安,伊何必复嘈嘈袛有思,亲独苦心几番血泪洒黄袍”。随后,嘉靖皇帝接受百官的朝贺,并减免湖广、河南等地的赋税。其后,嘉靖皇帝还召见了承天府本地的父老乡亲,讲明自己的看法,并且赐给酒肉。在祭告父母的神位之后,嘉靖皇帝率众返回北京。

1. 周珍珍,试论1539年嘉靖皇帝南巡,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7期

2. 邓涛,明世宗南巡湖广承天府述论,硕士论文

3. 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郑成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