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派禮部尚書何瑭到江南當主考人,這一年誰也未能金榜題名

有一年,嘉靖帝派禮部尚書何瑭到江南當主考人。這一日,何瑭乘船過江後被一群官員迎到驛館。一進驛館大門,官員們便將何瑭往廂房裡讓,可何瑭根本不理他們那一套,(一直向堂屋走去,官員們大眼瞪小眼,乾沒辦法,倒是有個膽大的拽住何尚書的衣襟說:“大人止步,實不敢瞞,這裡的規矩是大人只配住廂房,不能住堂屋。

嘉靖帝派禮部尚書何瑭到江南當主考人,這一年誰也未能金榜題名

為啥?”何大人停步問道。“因為大人是江北人。”官員們幸災樂禍地答道。“江北人為啥不能住堂屋?”因為江北人讀的是《四書五經》,我們江南人讀的是《九經八書》。”“誰能從《九經八書》中抽一段背背?”何瑭回過頭來高聲問道。有個文舉出身的縣令想在何尚書面前露一手,就跪到尚書跟前,流水般地背了起來。背了半晌,何大人喝道:“停!背得倒也怪熟,能倒背嗎?”“小人不會倒背。”

嘉靖帝派禮部尚書何瑭到江南當主考人,這一年誰也未能金榜題名

縣令老老實實回答。何大人臉色一沉:“不會倒背還逞啥能?聽我背來”!說完,將縣令剛背過的那段倒背如流,一字不差一群官員扎耳細聽,一個個驚服得直吐舌頭,趕緊將何大人讓進堂屋。當晚,何瑭命人找了一套《九經八書》,憑著過目不忘的才能,閱過一遍,全都背會,同時也準備剎一剎江南才子們的威風。頭一天,天不亮,何主考就指揮手下人在驛館門前的空場中央堆了一個大土堆,土堆上高高豎起一根旗杆,旗杆頂端掛著一張簸箕。

嘉靖帝派禮部尚書何瑭到江南當主考人,這一年誰也未能金榜題名

大早,驛館門前的空場上便擠滿了前來應試的秀才們,他們焦急地等著主考大人出題。可是一直等到日頭落山,主考大人連面也沒露。第二天,秀才們又等到日頭落山,還是沒見主考大人出題。第三天,秀才們等到日頭偏西,才見何主考倒背雙手從驛館裡慢騰騰地踱出來。

嘉靖帝派禮部尚書何瑭到江南當主考人,這一年誰也未能金榜題名

何主考面對滿場的江南才子,高聲說道:“諸位,論文寫得可好?交卷時辰已到,請交卷吧!這一問非同小可,秀才們亂哄哄地高喊:“人至今未出考題,怎能交卷!”何大人臉色一沉:“胡說!考題三天前就出了,這麼多人都沒帶眼嗎?”說著,指了指秀才們中間那根掛著簸箕的旗杆。秀才們在旗杆下往上一望,如夢方醒,“,“旗尖簸墓’!啊!“旗尖簸墓!”

嘉靖帝派禮部尚書何瑭到江南當主考人,這一年誰也未能金榜題名

然而三天考期已過,秀才們個個灰溜溜地離開了“考場”,誰也未能金榜題名。自此,江南的官員和才子們才真正曉得了何瑭的厲害,暗地裡稱他“何老虎”。幾天後,何主考要回大都復旨,驛館門前圍了一群落榜秀才,他們高喊:“山在虎不在!”何瑭一揮手:“三載虎還來!”

嘉靖帝派禮部尚書何瑭到江南當主考人,這一年誰也未能金榜題名

據說,三年後,何瑭真的第二次到江南當主考,多數秀才聽說“何老虎”又來了,估不透他又要耍啥把戲,就乾脆不去試了。誰知道這一次皇上要何瑭務必加倍錄取考生,以補齊前三年的缺額,這樣一來,凡參加考試的全都皇榜有名,甚至幾個過路的拾糞老漢找人代筆寫了幾句也中了舉人。就這,仍沒湊夠皇上規定的數額。

嘉靖帝派禮部尚書何瑭到江南當主考人,這一年誰也未能金榜題名

且說何瑭辭別眾位官員,來到江邊,乘著一隻小船,直向江北駛去······船到江心,何瑭一陣噁心,“哇”的一聲,一口黑水吐入江中,將背會的《九經八書》忘得一乾二淨。據說江南的《九經八書》是無論如何帶不到江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