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撤诉,终结“国酒”商标之争,茅台要将“竞合”带向何方?

主动撤诉,终结“国酒”商标之争,茅台要将“竞合”带向何方?

昨夜茅台公告申请撤回“国酒茅台”商标注册,今日开盘茅台股价不降反涨,这已经说明茅台注册“国酒”与否并不影响人们心目中的国酒形象。与其把“国酒”商标揣进自己口袋,不如把国酒茅台植入国民脑袋,把国酒市场做实,把注册认定做虚,茅台这回又成了大赢家。

昨晚22点正,茅台集团宣布将申请撤回“国酒茅台”商标行政诉讼案件起诉,并对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复审决定表示充分尊重和乐于接受。

主动撤诉,终结“国酒”商标之争,茅台要将“竞合”带向何方?

2017年1月,茅台向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复审申请,今年5月被驳回。8月10日,在“商评委”两度对茅台注册“国酒茅台”商标申请驳回后,茅台集团起诉商评委,要求撤销“国酒茅台”不予注册的复审决定,并将五粮液、剑南春、郎酒、汾酒等对“国酒茅台”的商标申请提出异议得31家机构和企业列为第三人。

主动撤诉,终结“国酒”商标之争,茅台要将“竞合”带向何方?

在申明中,茅台集团表示,起诉是因为内部工作衔接的问题,而历经多年发展,茅台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品质与品牌被广泛认同,企业影响力正向国际市场延伸,同时希望与广大兄弟企业和衷共济、同心携手,尽心尽力维护好白酒行业来之不易的竞合发展生态,维护好数代茅台人铸就的良好发展局面,努力推动白酒行业不断向好。行业人士对此纷纷点赞。

主动撤诉,终结“国酒”商标之争,茅台要将“竞合”带向何方?

(昨夜,山西吕梁市白酒行业协会会长侯清泉通过糖酒快讯客户端获知茅台主动撤诉,给予高度赞扬。)

01

“国酒”商标从放到茅台的“口袋”到消费者的“脑袋”

所谓“国酒”,其实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中国白酒的品类标签,二是有着“国家级”的隐身意义,茅台一直以红色文化来立企扬企,以新中国第一位总理周恩来的关怀赋予了“国酒”之美誉,这样根深蒂固的品牌地位成为了“事实上的国酒”,注册与否其实并不重要,这也是《新食品》杂志社社长、 糖酒快讯网CEO向宁曾经撰文讲过的观点,今天看来,茅台的“放下”其实是真正的“得到”,即已经占据了国民心智的国酒茅台,植入消费才的“脑袋”比独自占有在“口袋”更重要,最坚固的“城墙”在人们的心理是无形的,是人们长久以来一致认可难以改变的习惯,茅台已经做到了。

所以,不管是从体量和行业销售规模因素,还是从茅台消费层次因素,亦或是政治与外交因素,行业认不认可茅台的“国酒”之名已经不重要了。

从行业销售规模和体量来看,近20年来,茅合集团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800亿元、上缴税金1400亿元、实现利润1900亿元。2018年上半年,茅台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同比增长 45.8%;利润总额 235亿元,同比增长51.4%;上交税收 238亿元,同比增长 67.5%,傲然居于中国白酒业的龙头位置,几乎占到贵州省GDP七成。

从消费者认知来看,“国酒茅台”已经在社会上使用多年,仅凭“国酒茅台,为您报时”这句国人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就早已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国酒=茅台”心理认知了,更重要是的茅台酒已经形成了稳固的消费群体。而十二五”以来,在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环境保护、支持地方政府改善交通环境等方面,茅台集团已累计投入90亿元,尤其是近年来积极回馈社会、不遗余力做公益,成为了行业内唯一连续十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连年被评为“履行社会责任五星级企业”,更是获得了最广泛人群对于“国酒”定位发自内心的认可。

从政治和外交来看,国酒之名自然更加实至名归。一直以来,茅台举着是政治酒、外交酒、文化酒,代表着中国文化出现在国际重要舞台,盛名多年沉淀,“国酒茅台”不仅是国人喜欢的民族精品,也是国际友人称道的国家名片。

02

注册与否,不会影响茅台继续推广“国酒茅台”

主动撤诉,终结“国酒”商标之争,茅台要将“竞合”带向何方?

主动撤诉,终结“国酒”商标之争,茅台要将“竞合”带向何方?

纵观中国白酒还是世界酒业巨头,茅台的市值、规模与地位已经超过了帝亚吉欧成为了“世界酒王”,这好比唯一的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全世界只有一个,而三山五岳有几个,其它名山就更多了。从竞争的角度,在其他一线名酒还尚是三山五岳之时,国酒茅台已经是国内唯一的珠穆朗玛峰了。因为,一骑绝尘的茅台不但是中国白酒NO1,还已经拥有了世界第一蒸溜酒品牌桂冠,而未来十年,茅台还渴望将成长到你无法想象的高度。

由此看来,快讯君推测,茅台挑战的已经不再是国内的白酒兄弟企业,而是更加关注世界级酒业巨头与格局。

所以,未来茅台竞争的是世界舞台,注册“国酒茅台”商标对茅台而言并非是必须干的事,此次主动撤诉不过是以退未进的手段,同时,国外消费对产品的政治属性反而是越淡化越好,茅台在国内已经完成了“国酒”之实的品牌使命,接下来就是固化消费心智认知并强化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来深度国际化。

从股票总市值来看,从去年以来,贵州茅台总市值就已超越帝亚吉欧,跻身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烈性酒公司,贵州茅台不仅稳居全球酒类上市企业第一位,也是A股市场中第一个破万亿的酒企,排名A股第7位。

从品牌价值来看,茅台早在1915年就拿过巴拿马金奖。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第一届评酒会评选就名列榜首,此后每届全国评酒会上蝉联国家名酒称号并获金质奖。2017年,茅台酒第11次上榜胡润品牌榜,位居酒类品牌榜首;同年的“全球烈酒品牌价值50强”排行中,茅台高出第二位尊尼获加70亿美元;并以高达212.43亿美元的品牌价值成为了唯一入选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的蒸馏酒品牌,实现了茅台酒单品销售额和股票市值位居全球酒业第一的新业绩,它充分展现了贵州茅台走向世界的品牌实力。

从社会效益来看,撤诉之后,茅台看似失去了“国酒”商标的纸质法律许可,却收获了社会认可和绝佳的影响力。此前茅台之所以不断申请,也只属于保护性注册,主要是为了不让其他酒业注册成功。此次主动撤诉,这就意味着以后任何白酒企业都不能再申请国酒商标,显然,茅台以退为进深耕品牌战略的真正目的已经达到。

从对外扩展角度而言,作为优秀的民族品牌,茅台并未止步于国内市场,“让世界爱上茅台,让茅台香飘世界”已经成为了茅台发展的新方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茅台也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抢抓“中国品牌,世界共享”的战略机遇,分享民族品牌走出去的政策红利,制定合乎世界的品牌发展战略,围绕文化融合做布局,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目前,茅台已经拥有海外经销商104家,遍及五大洲6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球重要免税口岸。

所以,换个视角看“国酒茅台”是否得以注册,因为茅台注册不了,其它企业也必然注册不了,这样“国酒”成为了大家的公共资源,然而,对于公共资源在中国酒业来说又是茅台最先喊出,也最先使用并沿用至今,这样的公共资产已经成为了茅台的事实独占性,并且不影响未来继续推广。

03

放下商标之争,茅台欲以竞合融天下

主动撤诉,终结“国酒”商标之争,茅台要将“竞合”带向何方?

从2001年起茅台,17年来茅台曾先后申请注册“国酒茅台”商标达9次。为什么茅台现在要选择放下呢?

对此事件,茅台表示:第一、茅台“起诉”属正常行政流程和商业手段;第二、茅台充分尊重国家机关意见,尊重行业和民众意见,彰显企业胸怀;第三,茅台一直在加强与各酒企合作,以“做好酒文章,扩大酒天地”观念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第四、分歧在于商标文字理解上,国家层面“国酒”更加偏向于意指中国生产的白酒,这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烈性酒,而“国酒茅台”更多强调的是茅台作为一款中国生产的白酒能够蕴含着酱香白酒的历史文化和工匠精神。

主动撤诉,终结“国酒”商标之争,茅台要将“竞合”带向何方?

但快讯君认为,茅台此时放下商标之争,还有另一层未曾宣之于口的,就是再次释放竞合的信号,传递茅台要引领中国白酒一起走向世界。

从一年半前圈定赤水河流域酱酒兄弟企业们和邀约川酒企业茅台聚首,到近一年前策动川酒举行了东北行,建起了大佬朋友圈,到半年前“作东”组织贵州酒企发展圆桌大讨论,再到最近的筹划酱酒天团集体拜水、茅洋会、茅泸会、茅五会和茅古会等,这一系列连环拳不仅彰显了茅台集团当家人李保芳的“战略远见”,也透露出茅台当下已然不是基于一家企业发展的“小我”,而是立足于中国白酒与民族产业发展的“大我”,秉承着“大品牌大担当”的社会责任观,将行业健康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而茅台自身在引领和带动白酒行业格局焕然一新的同时,也在交流中扩大了自身品牌的影响力,建立起了业内公认的“带头大哥”的形象。

茅台曾言,之所以在业界力推互访互动互促的和谐竞争局面,就是想站在更高层面审视和谋划,抓住历史机遇,定位全球市场,发挥企业优势,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引领和带动更多的白酒企业加入进来,在全球范围内做好中国产品、做响中国品牌、做出中国形象,共同把“中国酒”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占有率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与文明。对此,快讯君深以为然。

换个角度想想,当中国白酒能在茅台老大哥的带头示范作用下,摒弃内耗,和谐发展,共同做大中国白酒的品类蛋糕,共同做强民族产业,那国酒茅台之名还有谁能与之争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